財政沒錢了,這話已經說了好幾年。我原本是搖頭不信的,總覺得體制內人在夸大其詞、在放煙霧彈。直到今年身邊不知不覺出現了諸多案例,才明白財政是真沒錢了。
第一個案例,政府大樓晚上不“亮了”。以前的縣政府大樓及前面的大廣場、后面的小公園,晚上那是“三步一小燈、五步一大燈”,逢年過節時,大樓上還有五顏六色的彩燈。現在除了路口幾個必要的路燈外,都是黑漆漆的,連停車場上都不開燈了。
第二個案例,鄉鎮開始“拖欠”干部公積金。以前鄉鎮上沒錢,就會把干部們的績效獎緩一緩,等到有錢了再發,但“五險一金”還是堅持給大家按時交上的。今年開始,已經有多個鄉鎮開始拖欠干部的公積金了——單位部分的公積金無法按時打款給公積金中心。
第三個案例,越來越多干部用私車下鄉。原來財政再沒錢,公車還是養著一大堆的,即使說過緊日子,每年還是添置新車的,平日里也保養得亮堂堂??h直單位的干部們,天天都坐著公車下鄉調研指導,好不威風。
現在沒錢了,新車自然買不起了,舊車也只能湊合著用,聽說有些壞了一時半會都沒錢去修理。所以能用的公車是越來越少,司機離職后也不再新招了。于是,單位申請要車時,能不派就不派,只保障重點單位和領導。一般干部要下鄉,經常只得用私車去。
第四個案例,政府邊上的飯店、酒店生意一落千丈。以前政府樓旁的飯店、酒店,憑借各種接待、會議、培訓用餐,生意非常紅火。現在呢,接待費、會議費和培訓費都被大幅壓縮,特別是開會、培訓,主辦方是能不安排就不安排,經常是開到11點半散場,讓大家各回各家。
身邊的種種案例,都在釋放一個強烈信號,財政已經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同時,這些案例也反映出,財政沒錢了之后,苦的還是一線干部職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