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2025年1月5日
預計閱讀
2分鐘
晚安栗子
一代大師漸漸隕落,送故迎新的時代中,什么是藝術設計前進的基石?這樣一個困擾業界數十年的問題,隨著AI浪潮的到來,眾多實踐者在其中尋求答案。AI到底是工具?還是媒介?每位實踐者有自己的答案??v然將2024年稱為人工智能年,具有代表性的解題方案還要留待2025年來回答。
·建筑大師原廣司逝世
·藝術家皮帕·加納逝世
·杰夫·昆斯稱不用AI創作
·13世紀隱藏壁畫首展
·法國蓬皮杜游客增長22%
建筑大師原廣司逝世
1月3日,日本先鋒派、未來派建筑師,知名建筑理論家、建筑教育家,被評為“世界最具代表性的20座建筑”的大阪梅田藍天大廈、JR京都站的設計者原廣司逝世,享年88歲。他與磯崎新、槙文彥并稱為東京大學建筑系“三巨頭”,由于項目多在日本國內,他的名字鮮有中國人知道。
原廣司曾說:“每個人看到建筑時的感受各不相同,但建筑師可以憑借設計上的引導創造一些共同的觀感。”注重觀念的他,將聚落感和未來感,以及豐富的層次淋漓盡致地呈現在建筑中,創造了堪稱藝術品的建筑。
“反射與反轉”一直是原廣司設計的重點,他提出的“反射性住居”來自對世界聚落的研究,其核心在于“住宅中埋藏著城市”;在“地球外建筑”提案中,他提出“宇宙太空站”計劃,探尋在廣闊的宇宙空間中創造更多建筑的可能性,并把這一理論實踐到地球上的建筑中。
藝術家皮帕·加納逝世
2024年12月30日,以詼諧犀利地諷刺消費文化而聞名的藝術家皮帕·加納(Pippa Garner)在美國病逝,享年82歲。作為大器晚成的藝術家,她的創作挑戰傳統,通過改造家用電器、汽車以及自己的身體,揭示美國消費主義的荒謬與性別傳統觀念的局限性。
身體是加納的創作媒介之一,她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變性,并稱之為“性別駭客”。她表示,這一變化并不是因為對性別的覺醒,而是源于對藝術創作的渴望。直到2010年代中期,她才在洛杉磯和紐約的畫廊舉辦一系列個展,并于近年在惠特尼雙年展、慕尼黑藝術協會等展覽中獲高度認可。
杰夫·昆斯稱不用AI創作
在AI浪潮中,每位藝術家都有自己的處理方法。杰夫·昆斯近日表示,盡管他使用人工智能(AI)探索不同材料效果,但目前不會將其直接用于藝術創作。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可能會使藝術偏離人類性,他更專注于生物學在創作中的作用,并認為能夠從物中創造更多可能。
13世紀隱藏壁畫首展
歷經9個世紀,一幅隱藏款壁畫終于露出真面目。法國昂熱大教堂內隱藏的13世紀壁畫首次以完整色彩呈現,揭示了牧師圣莫里爾生平與奇跡的場景。經過10年努力,英國哈密爾頓·凱爾研究所團隊將8000張照片拼接,并重現了壁畫原貌。壁畫自15世紀火災后被白灰覆蓋,直至1980年偶然被發現。
· 5 ·
法國蓬皮杜游客增長22%
即將于2025年關閉的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在2024年迎來大量訪客。蓬皮杜2024年游客總數達320萬,同比增長22%。如果說未來5年的修繕是訪客暴增的原因之一,那么更大功勞應該歸功于多個重要展覽的舉辦。例如康斯坦丁·布朗庫西回顧展、慶祝超現實主義百年展覽,以及每層樓的漫畫等文化活動,重要藝術家重要展覽以及藝術項目,才是真正吸引游客的原因。
文字|藝術栗子
圖片|合作機構及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