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功能檢查的眾多指標里,轉氨酶和膽紅素是關鍵的兩項,它們的數值變化就像是肝臟健康的晴雨表,而且這兩者之間差值越大,往往意味著肝臟問題可能越嚴重,今天就來詳細聊聊這背后的奧秘。
一.轉氨酶
轉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它們是肝細胞內的 “員工”,負責一些氨基酸的代謝工作。當肝細胞受到損傷,比如因為病毒入侵、藥物刺激、過度飲酒等,這些 “員工” 就會被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轉氨酶數值升高,像是肝細胞在向我們 “呼救”。膽紅素呢,則是衰老紅細胞分解后的產物,它需要在肝臟里經過一系列處理,變成結合膽紅素后,通過膽汁排泄出去。如果肝臟的代謝、排泄功能出現障礙,膽紅素就會在體內堆積,讓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上升,表現為黃疸癥狀,皮膚和鞏膜發黃就是膽紅素升高的外在信號。
二.膽紅素
正常情況下,轉氨酶和膽紅素在肝臟有條不紊的工作流程中,維持著相對穩定的數值范圍,各自履行職責,又相互配合。一旦肝臟出現較為嚴重的病變,比如急性肝炎向肝衰竭發展,或者是肝硬化、肝癌等情況,肝細胞大量受損且肝臟的代謝排泄功能嚴重受阻。此時,轉氨酶會因為肝細胞的持續破壞而持續升高,膽紅素也會由于無法正常代謝排出而急劇上升。而且,由于肝臟整體功能的崩潰式下滑,膽紅素升高的幅度可能遠超轉氨酶,兩者的差值就會越來越大。這就如同一個工廠的生產車間和運輸通道同時癱瘓,產品堆積(膽紅素升高)比生產環節的混亂(轉氨酶升高)更嚴重且難以挽回,預示著肝臟病情的危重程度在不斷增加。
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看到肝功能檢查單上這兩個指標差值拉大,絕不能掉以輕心。這是肝臟在發出強烈的警報,需要進一步深入檢查,如進行肝臟超聲、CT 等影像學檢查,以及肝炎病毒標志物等各類相關檢查,以便準確找出病因,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比如抗病毒治療、停止肝損傷藥物、進行保肝利膽的對癥治療等,盡可能地挽救肝臟功能,阻止病情的惡化。關注轉氨酶和膽紅素的差值,就是抓住了肝臟健康的關鍵線索,守護好我們身體的 “解毒工廠”,為整體健康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