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湖南省邵陽市轄縣,全縣人口僅百萬左右,曾是國家級貧困縣。在湖南真是個沒有存在感的小縣,但近年也火過一把。
對!就是拜《早安隆回》那首歌之賜。
“你是那夜空中最美的星星,照亮我一路前行……”
雖然有點口水歌嫌疑,但2022年《早安隆回》畢竟火遍大江南北,還登上了2023年春節晚會。這首歌讓國人知道在洞庭之南、雪峰山麓下還有個山區小城隆回。據說人到中年的創作者袁樹雄也因為這首歌結束草根歌手的生涯在家鄉文化館之類的單位謀到一份體制內的工作。
僅靠一首歌,肯定火不久。這不,兩年后隆回又火了一把。
這次上熱搜隆回是托他們兩任縣委書記的福。這兩個家伙在國家級貧困縣隆回孩子們的校園餐里前赴后繼辛勤扒了七八年,今年終于在“國檢”中東窗事發。
2024年12月25日,國家監察委員會公布的工作報告顯示,原隆回縣委書記王永紅收取配送公司好處費,讓劣質大米堂而皇之進入校園食堂。
王永紅書記調走之后,劉軍接任隆回縣縣委書記。沒多久劉軍就被校園餐供應商賄賂,收錢后同樣睜只眼閉只眼,任由配送公司繼續送劣質大米給全縣學校。
隆回全縣每年享受營養餐的孩子大概在12萬人,孩子在學校吃飯除了自費少許,國家每天還給補貼4元,后來漲到5元。每年營養餐方面的農副產品采購量有3億元左右。在隆回這種窮地方,國家財政給孩子營養餐的補貼款自然而然成為“唐僧肉”。米飯作為主食,每天的消耗量巨大,好米和劣米之差,在一個孩子身上可能不那么顯眼,但若放大到12萬倍,那就是一筆不菲的差價。于是孩子們就受苦了。只能當豬食料的陳米,進了他們的餐盤。
國家監委在報告稱,校園食品安全直接關系學生健康,不法人員從孩子口中“奪食”,群眾有切膚之痛。2024年依法查處貪占學生餐費、插手招標采購、收受回扣等問題3.8萬件,處分2.3萬人。已整改問題涉及資金40.39億元,完善制度248項,處理處分1200人。
隆回的兩任縣委書記忝列其中。
很多網友都看過這樣一張照片。
網上對照片的說明是:西康省義敦縣縣長彭勛在縣政府門前(孫明經/攝)
網友們的驚訝于當年一個縣政府衙門,儼然一個牛圈;當年一個縣長,更樸素得像個老農;如果有大風或暴雪襲來,那像“牛圈”似的縣衙坍塌下來會壓死縣長和他的同僚嗎?
彭勛是哪里人?已不可查。他為什么到了貧瘠的義敦當縣長我們也不知道——這是照片給后人留下的不解之謎。惟照片上的彭勛縣長換上他的當家衣服后,目光沉穩地直視鏡頭,不躲閃、不回避,可知這是一個內心坦蕩而強大的人,不然他在窮鄉僻壤的義敦守不下去。
但西康的府衙雖破敗,學校卻是當年西康省最好的建筑。西康的校舍大都寬敞明亮,學生們更是朝氣蓬勃、精神抖擻,和當地惡劣的自然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令人耳目一新。
1939,西康某小學的棒球隊和教師們。校舍和衣著比彭勛的好。
這一切的原因都在當時西康省的省主席四川籍軍閥劉文輝那里,劉文輝主席當年放了一句話在那里:“若縣府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
1930年代的民國西康,2024年的湖南隆回,80多年過去了,我們這塊土地上還有若干的縣太爺甘背斷子絕孫下油鍋的罵名從學生的嘴巴里搶食。不怕貨比貨,就怕人比人啊!
這種現實真的讓人無語,讓人憤怒。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曾經是全社會的共識!國家搞這個營養午餐計劃實行的短短七年間,已經讓同一個地區的孩子各年齡階段平均身高均長了將近兩厘米。這是功德無量的兩厘米啊!
孩子們正是長身體、正需要補充營養的時候,這些人是撬開孩子的嘴巴硬搶。
更絕望的是,這不是一地一校的問題。在接受調查的縣份中,違法違規的比例竟高達70%以上。
也許,隆回廣播電臺每天播放《早安隆回》時,可以改改詞兒,《早安!隆回的校園餐》,時刻提醒某些人等:莫伸手!手莫伸!
-----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