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久都沒出過10萬+的文章了,閱讀量最大的還是12月25號關于解決國內問題的那篇,那篇文章意見很多,大部分人都覺得很妙,但是也不乏其他的聲音。
有人說關鍵在分配。
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怎么解決呢?
總不能再來一次土改吧,你自己爽了,但是會嚇死很多人的,這樣不是好的改革,這是改革的災難。改革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更需要智慧,盡量用平滑的手段達到目的,如果改革會產生巨大的動蕩,那改革有什么意思。
昨天我說國家隊不會輸,又有人說國家隊就知道割散戶。
這個想法就真是把國家隊看癟了,如果國家隊想要收割民眾,還要搞這么復雜嗎,直接印錢不就行了。
國民黨最后幾年就是瘋狂印金圓券,一下子就把民眾的財富都收割了,哪里還需要搞什么稅收改革,體制改革,多麻煩啊。
前幾年美國人也搞過一次啊,直接印錢,給美國民眾發錢,美國人爽了一兩年,隨后被高通脹折磨得死去活來,占美國人口60%的中產階級財富還不如1%的富人財富。
國家想要收割民眾,不用搞那么多的花招,直接印錢發給每個人就行了,這些錢只能讓民眾爽一時,但是會增加貨幣總量,推高通脹,稀釋國家債務,最終這些錢還是流到該流的地方,而民眾的財富更加縮水,這就是吸鴉片。
一個決策者如果沒有經驗,對整個團隊來說就是災難,不管他想的多么美好,最后可能朝著完全相反的方向走,決策者能怎么辦,學老蔣罵娘希匹?
王安石的改革和張居正的改革,結果完全不同,就是王安石幼稚,張居正成熟,他們都想為百姓謀福利,可是王安石沒有拿到權力,沒有想到改革的措施被地主利用,變成他們牟利的工具,而張居正充分考慮到了政策到基層會怎么變化,不給地主階級留下空間。
最 近《歐盟市場禁止強迫勞動產品條例》被歐盟理事會通過了,這個條例的本意是保護歐盟的產業,因為現在歐盟的生產力低下,完全無法阻擋國外商品的競爭,歐盟的議員認為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主要來自于對勞動者的壓榨。
這個條例規定產品制造的環節中如果有強迫勞動行為,就不能出口到歐盟,什么是強迫勞動呢,就是產業線上工人的薪酬,休息,福利,安全只要達不到歐盟制定的標準,就可以視為強迫勞動。
這個法案很妙啊,妙就妙在歐盟那些議員又來幫我們解決問題了。
歐盟這個法案的初衷是要打壓中國產品,特別是新疆,前幾年他們不是一直在說新疆在強迫勞動嘛。
但是這個法律最后可能會幫了我們大忙。
中國的很多制造業其實已經度過了勞動密集型階段,開始大量使用自動化機械,比如說立訊精密。
2022年營業額2140億,員工總數236932人;
2023年營業額2319億,員工總數232585人。
再比如說寧德時代:
2022年營業額3286億,員工總數118914人;
2023年營業額4009億,員工總數116055人。
我之前說中國的失業率走高,很大一個原因是生產力快速提高,導致很多企業營業額走高,但是需要的員工數量下滑。就拿寧德時代來說,2023年總員工人數同比下降了2859人,但是生產員工的數量下滑了7263人,非生產線員工增加了4404人,生產崗位都是被自動化設備取代。立訊精密同樣如此,生產線的員工在大幅減少,非生產線員工反而在增加。
再過幾年,中國工廠都成了黑燈工廠,到時候歐盟的這個《禁止強迫勞動條例》能夠針對誰?總不能說我們強迫機器勞動慘無人道吧。
無法針對中國,反而把中國的競爭對手打死了,比如印度,越南,墨西哥,土耳其這些,這些國家的制造業本來就是靠著廉價勞動力生存的,歐盟這么一個強迫勞動條例,讓這些國家怎么活,也就是歐盟想要針對我們,結果是幫了我們,也不知道歐盟那些議員是在想什么。
其實這些年發生了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2018年特朗普制裁華為,他以為這么一搞我們就要投降,結果恰恰相反,以前無法推進的半導體國產化被提速,內部反對聲音都沒了。
2018年以后誰敢反對半導體國產化?
誰反對誰就是漢奸,也就是說特朗普幫我們消除了內部阻力,這一點非常直觀的體現在北方華創的業績上。
2019年以前,每年凈利潤在1億左右徘徊,求爺爺告奶奶的送機器給半導體代工廠試用,很長時間收不到貨款,但是特朗普這么一制裁,業績飆升。
以前機器用的少,研 發迭代很慢,現在機器用的多,問題暴露的快,研發改進的也快,設備不斷迭代升級,越來越好用。
所以中國半導體企業要好好感謝特朗普,就是他想當然的決策,才促使了半導體產業的飛速發展。
北風和太陽打賭,看誰能讓行人脫下大衣,北風吹得越猛,行人的大衣裹得越緊,而太陽什么都不做,只是暖洋洋的把陽光照在大地,行人自己就脫下了大衣。
《道德經》說:弱者道之用,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歐美越是這樣搞針對,我們國內就越是讓他們失望。如果哪一天特朗普公開說愿意無條件和中國合作,反而會搞得我們很被動,因為我們不好拒絕,一旦拒絕,國內就會有很多反對的聲音。這些年我們不斷分化瓦解美國各派勢力,已經可以慢慢看到成果了。
同樣,如果德國是魏德爾上臺,全面倒向我們,我們反而要想辦法給德國汽車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間。如果魏德爾跑到中國來,希望中國汽車未來在歐洲的市場份額不能超過30%,為此制定相關的法律,希望我們能諒解,我們會不會同意?
我估計會同意。
但是歐美的決策者不明白這些道理,總是想用錯誤的方法達到正確的目的,這都是沒經驗的表現,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他們既不知道中國的情況,也不知道他們自己的情況,所以很多政策制定出來挺搞笑的。
可能他們都是看BBC和法新社的報道獲得中國信息吧。
結束
請關注并點贊+在看。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我創作路上的動力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由荊棘阿甘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