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當然不能。但有錢了,確實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比如比亞迪,它選擇做的是——捐資30億助力中國智造教育和傳承。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風起云涌的2024年,比亞迪全年累計銷量達到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再次蟬聯了中國汽車市場車企銷量冠軍、品牌銷量冠軍、以及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
但是比亞迪沒有被這一系列榮耀沖昏腦子,仍然保持了人間清醒,它知道輝煌背后靠的是對強大的人才隊伍和對技術創新的長期堅持。所以比亞迪在人才培養和引進上下了大功夫。從1997年開始,它就年年都去高校招應屆大學生,到現在都28年了沒斷過。這幾年更厲害,一下招了超5萬名應屆大學生,其中碩士博士占比近70%,研發人才占比近80%。
同時比亞迪還注重培養博士后,據說至今已經累計培養了近1600名博士后,在站人數近1400人,規模全國第一。并且還通過設立高額獎學金和科研項目資助,吸引大量國內外學霸大咖加盟。這些招聘進來的人才,不僅有深厚的學術背景,還有將理論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能力,甚至還帶來了國際先進的研發理念和管理經驗。
這些大學生啊、學霸啊、博士/博士后天團、超11萬的研發工程師加在一起,就成為了比亞迪科技創新的底氣。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超過一半的高管和技術骨干都是從應屆生一步步成長起來的,這也側面反映了員工對比亞迪的認可和忠誠,以及比亞迪對人才的重視和關愛。但我覺得,能讓年輕人看到拼搏奮斗的希望和機會,這點是很重要的。
有了人才之后,搞技術創新就如虎添翼了。比亞迪光2024年上半年研發投入就超過兩百個億,同比增長42%;累計投入更是近1500億了。取得的成果大家也有目共睹的,什么刀片電池、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易四方、云輦系統、第五代DM技術、天神之眼等等等等,實打實地成為中國車企里面的技術大咖。這也讓比亞迪旗下的車型在性能、續航、安全等方面都有超強表現,當然得益的都是消費者。
既然人才這么重要,比亞迪也不吝嗇,這就出現了文章開頭說的事兒。比亞迪拿出30億作為教育慈善資金,主要用于設立高校獎學金及新能源技術科普,助推中國科教事業的發展。
其實也不止這一件事,像馳援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向西藏無電地區捐贈綠色家庭能源系統,資助貧困學生完成學業,幫助腦癱兒等等,比亞迪連續做了27年的社會公益。從中我們能看到比亞迪作為大企業的格局和擔當。企業就該這樣,享受時代人才紅利、取得巨大商業成功的同時,不忘感恩和回饋社會,才是真正大企業風范。
正如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說,如果沒有科教興國戰略,就不會有比亞迪的今天,也不會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今天,比亞迪感恩國家科教興國戰略,感恩各大高校培養卓越人才,所以他們要回饋社會。
如果說人才和技術是比亞迪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那么社會責任和公益慈善則是比亞迪能夠持續發展的源源動力。不用說,接下來比亞迪肯定還會繼續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社會責任這些方面發力。那就讓咱們來期待它帶來更多驚喜和感動,也期待它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事業、科教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