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周末好啊~快期末考試了,大家準備的怎么樣?
如果需要考前資料復習,可以回顧我之前的期末復習資源大全:
回顧:
昨天陪四年級的Eric和六年級的Joshua復習期末考試,深刻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簡直是大BOSS!
雖然倆孩子現在都是病號,但他們對期末復習還是挺認真的。不過,每次我覺得復習得差不多了,現實卻總能迅速打臉——總會冒出一堆隱藏的“坑”等著他們去填。
但正如《老人與海》里的一句話所說的那樣: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
但不能被打敗
今天我就趁熱打鐵在語文學科上,陪孩子復習的一些思考和提醒整理出來,分享給大家。
總結起來就是三大關注和對應的三大破局法:
1. 語基的培養,決定語文學習習慣的質量
2. 閱讀量和精讀能力的提升,為高階語文保駕護航
3. 積累深度思考能力,為文學鑒賞鋪墊
希望這些經驗,能給正在陪孩子做期末復習的你,帶來一些啟發和幫助!
第一關注
語基的培養
決定語文學習習慣的質量
什么是語基?
語基是指孩子語文學習的基礎,包括漢字識記能力、詞匯積累、語法運用、句子表達能力等。
▲拼音與詞語的結合▲
這些基礎能力決定了孩子在閱讀理解和寫作中的表現。
比如小小的詞語,無論是在閱讀理解中對文本隱藏義的準確把握,還是在寫作中的正確使用,都起著關鍵作用。
▲根據上下文判斷含義▲
那么語基要如何培養呢?以下三個方面尤為重要:
1. 拼音與漢字書寫的規范性。
拼音基礎扎實,書寫工整準確,是語文學習的第一步。
如果孩子在字跡方面有困擾的話,可以回顧這篇文章:
2. 詞匯積累與運用。
通過積累優美詞句和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表達,讓孩子更自然地掌握語言。
小學階段還需要注意一些成語、字詞的含義及表達運用,用在作文中也能加分不少。
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給孩子普及一些字詞的來源,尤其是常用字詞的演變過程。
例如,講解“春”字的構成和象征意義,或“愛”字如何從“心”和“受”組成,或者是介紹漢字的趣味故事,都是可以幫助孩子理解字詞的深層含義。
3. 語感的形成。
通過朗讀經典、背誦古詩詞,幫助孩子建立對語言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在固定時間讓孩子朗讀/背誦十分鐘,感受語言的情感。 不少學校也會有早讀和午讀,這也可以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語感。
晨讀的書籍可以首選語文課本,其次是文史相關的經典誦讀書籍,例如:
● 《日有所誦》 (親近母語)
● 《小學生半小時晚讀/晨讀》 (一本語文)
● 孩子喜愛的 名著選段 、文學中的 經典篇章
這些書籍不僅能夠幫助孩子鞏固語言基礎,還能引導他們深入了解文學和歷史的魅力。
另外,在語基培養階段,孩子的任務相對來說不會那么難,時間比較靈活且自由,所以建議這段時間也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什么是語文學習習慣呢?我總結了三點,這三點不在于要花多長時間,而在于是每天、每次都堅持。
◆精讀與泛讀的結合:讓孩子既能深入分析一本書,也能廣泛了解不同類型的作品。
◆積累與總結的意識:閱讀后用讀書筆記、口述總結、思維導圖等方式歸納要點。
◆語文小測和錯題本:定期回顧錯題,明確薄弱點并加以改進。
這段時間,我特意為孩子準備了配合期末復習的語文教輔,包括:
● 《積累與默寫》 (教育科學出版社)——專門攻克積累和默寫難關,幫助孩子穩固基礎。
● 《句式訓練大全》 (53天天練)——加強句式結構的掌握,提升寫作能力。
● 《黃岡達標卷/53測評卷》 ——經典的模擬試卷,幫助孩子熟悉考試形式,進行有效的鞏固練習。
此外,還有一些真題卷子,想要最新年份的可以在洋蔥學園上下載,覆蓋了多個省市的試題,幫助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練習。
如果用小猿學練機,也可以利用其自帶的測評專項和真題試卷,進行針對性訓練,舉一反三,效果也非常不錯。
第二關注
閱讀量和精讀能力的提升
閱讀量與精讀能力如何結合?
在提升閱讀能力時,很多家長會糾結于“刷閱讀理解真題”還是“名著精讀精講”。
事實上,這兩者并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
◆刷真題: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應試能力,掌握閱讀理解中的技巧,短期內提升考試成績。
◆精讀名著:從長遠來看,通過深入閱讀名著、經典文章,培養孩子的文學素養和審美能力,為未來打下深厚的語文功底。
長期來看,語文學習應以素質培養為主,應試訓練為輔。
素質教育幫助孩子積累深厚的文學素養,應試教育則為其提供考試中的競爭力。
兩者結合,才能真正保證孩子的長遠發展。
那么在這一階段,特別需要關注以下三項能力:
1. 閱讀速度。
不少孩子在日常進行閱讀的時候,閱讀效果還不錯,可一上了考場,閱讀能力直線下降。
因為考試都是有時間限制的,時間的限制就意味著孩子不能隨心所欲、按照舒服的方式來進行閱讀。
所以在日常閱讀時,可以通過定時閱讀訓練,提升孩子的閱讀效率,尤其是面對較長文本時的處理能力。
這個道理語文、英語、數學都適用,堅持下來對孩子的提升會相當有幫助。
2. 文章歸納與總結。
在閱讀過程中,還要有意培養孩子用思維導圖、關鍵詞提取等方式,抓住文章的主旨與核心內容。
校內考試就有不少是利用思維導圖這一題型來進行考核。
3. 信息提取能力。
這是在文章中找到關鍵信息,并能夠快速整合與表達的能力。這一點對于語文和英語的學習尤為重要。
在語文閱讀中,通常是在一大段文字中提煉出核心字、詞、句,下圖是這類能力考察的題型之一:
這些能力盡量在小學階段就讓孩子養成習慣,3-5年級是關鍵培養階段。
3-5年級是孩子閱讀能力發展的黃金階段。
所以這一時期,不僅要讓孩子多讀書,還要注重培養精讀的深度,幫助他們形成扎實的歸納能力和閱讀習慣。
第三關注
深度思考能力
為文學鑒賞能力鋪墊
為什么深度思考能力如此重要?
語文學習的最終目標之一是文學鑒賞,而文學鑒賞的基礎是深度思考能力。
深度思考不僅僅是對文章表面意思的理解,更是一種內在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深度思考能力的底層邏輯——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深度思考的核心,怎樣自我檢驗孩子是否有思辨能力呢?思辨能力要求孩子做到以下三點:
◆ 能質疑和反思:不僅僅只是聽新聞、看評論等簡單的輸入,而是要學會辨別觀點的對錯、挖掘事實的深層邏輯。
◆ 能構建自己的觀點:在面對不同的信息時,形成獨立見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 能用語言表達:將思考的成果通過文字或語言有條理地表達出來。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閱讀就是一條很好的培養途徑。閱讀不單單只是文字的認識、淺層意思的理解,更關鍵的是孩子是否有思考更多的東西。
具體可以這么來做:
1. 通過經典作品引發思考
比如在閱讀《童年》《西游記》等名著時,可以引導孩子分析角色的性格和行為背后的動機。
比如之前我和哥哥弟弟三人一起討論過《西游記》中鐵扇公主這一形象:
鐵扇公主是《西游記》中的重要人物,孫悟空前來借芭蕉扇,為什么鐵扇公主不借呢?
站在鐵扇公主的角度,如何評價這一人物呢?
站在孫悟空的角度,又可以怎么評價這一人物呢?
我給孩子們提了三個問題,第一問是幫助孩子進行故事情節的回顧,第二問和第三問是從不同的人物角度立場上讓孩子思考,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人物的多面性,讓孩子對角色的理解更豐滿。
2. 通過問題引導孩子討論
除了基于文本上的思考,我還會給孩子提一些能體現孩子自身想法的問題,比如,
《西游記》中,老龜因唐僧沒有幫它問壽命,把師徒四人弄下河,誰對誰錯?
你認為這個舉動合理嗎?如果是你,會怎么處理?
這些討論都是開放性討論,沒有固定的答案,形式靈活,關鍵是要打開孩子的思維,讓孩子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
3. 通過寫作訓練思維
最后可以讓孩子嘗試寫小短文,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
如果在小學階段,孩子能做到這一步,對于語文學科才算是理順了,孩子學起來才不會迷迷蒙蒙,而是一條清晰可見的成長之路。
我前段時間陪孩子上奇趣讀書的《我要做個好孩子》的文學鑒賞直播課,也圍繞這本書整理了一個精讀資料。
如果想寒假跟孩子一起做精讀練習的姐妹,不妨把資料下載下來,打印出來帶孩子做一次。
總而言之, 語文學習不僅是學會答題,更是一種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全面培養。
從語基、閱讀到思辨,三大關注點環環相扣,語基是基礎,閱讀是進階,實現思辨是能力達成的階段,也是語文學科的高階階段。
三個階段大家可以自查孩子目前處于哪一個階段,然后可以以高一階為目標,努力成長。
在陪伴孩子學習語文時,咱們還是要堅持從打牢基礎、培養閱讀習慣、提升深度思考能力入手,讓孩子在語言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互勉!
最后附上《我要做個好孩子》的精讀資料下載方式:文末點贊和在看,公眾號后臺回復“好孩子”,就可以獲取資料啦,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啟發。
1月上旬直播預告
干貨講座
校內科學課和科學思維培養
升級首發直播
賽先生科學課(小班直播)
退則物化生,進則特長生
提前鎖定福利
添加小助理不失聯
2025年更多驚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