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出市民“家門口”的幸福
長期以來,西安在積極優化社區商業網點布局,改善社區消費條件,創新社區消費場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把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打造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復和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帶來的生活幸福感在不斷具象化,西安老百姓正在感受15分鐘的“圈里”溫暖。
西安再添50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我們樓下的這個社區公園太洋氣了,下樓既能悠閑逛逛,喝杯咖啡約個朋友也非常方便。”家住翠花苑的蘇女士說的是RUYUN社區公園,這個在舊址上改造而成的“小天地”,已經引入了西安特色小吃、咖啡輕食、時尚買手等店鋪,成為附近居民和年輕人的好去處。
2021年,西安市作為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開始積極探索;2022年,西安市印發了《西安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這些年來,西安市在快速城市化中堅持實用為要、保留原有、以新改舊,通過一個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為市民“圈”出了“家門口”的幸福,這些“幸福圈”涵蓋了社區商業中心、超市、菜市場、早餐店、各類維修點等多種業態,讓市民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許多便民服務。
上個月,西安市2024年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名單公布,50個社區榜上有名。RUYUN社區公園所在的翠華北路社區正是新公布的2024年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之一。記者了解到,翠華北路社區轄區內共有18個居民生活小區,近年來社區秉承“和衷共濟、服務為先”的工作宗旨,利用社區服務中心功能架構,打造了一站式黨群服務大廳、綜合文化活動室、黨員活動室、“雙心”歸巢工作室、退役軍人服務站、電子閱覽室、居家養老服務站、警務室等,讓轄區居民15分鐘內可以享受到購物、養老、閱讀等多種生活便利。RUYUN社區公園更是為附近居民增加了生活配套,進一步完善了社區“15分鐘便民圈”的休閑功能,不僅吸引了外部客流,也為社區周邊業態聚集了人氣。
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各種時尚小店引人注目。
“西安經驗”在全國得到認可
提起“老菜場”,周圍居民感受非常深。
“這里以前就是老舊廠房,改造后大變樣了,不僅保留了原有的菜市場和傳統店鋪滿足生活需求,新的元素和新的商業還大大提升了老社區周邊的活力。”建國路周邊小區居民周女士表示。
近年來,建南社區正是通過“微更新、輕改造”,最大限度保留原有老舊廠房建筑外立面及主體建筑結構,將信義巷、市井天臺等多處墻面注入時尚藝術涂鴉元素,激發老舊建筑獨特魅力,增設天橋、連廊、戶外樓梯、空中廣場等,將閑置的工業廠房和戶外樓臺打造成全新打卡點和消費聚集地,打造出了老菜場市井文化創意街區,建設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去年8月23日,商務部對外發布第一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優秀實踐案例,包括15個城市案例、5個街道社區案例,西安市“惠民生擴消費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典型做法和西安市碑林區建南社區“老菜場更新改造打造新煙火街區”案例入選,這也是西安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成果和經驗在全國獲得的認可。
讓更多居民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務
家住三橋鳳凰城小區的劉女士一家,閑來最愛去的地方就是“家門口”的萬象金街了。“白天老人去買菜、買肉、買水果,我們下班遛娃,不管是甜品店還是游樂場,真的是啥都有,連日常需要給褲子裁個邊都能找到店鋪,不用跑遠。”劉女士說。
“我們通過調查和分析,對商業網點進行了優化布局,逐步增加了便利店、日常維修等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商業網點,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購物方式。”萬象金街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團隊對標全國各類商業街區,打造亮化商業街區,豐富商業街社區娛樂場所,包括休閑座椅、宣傳舞臺等,為居民提供多樣化的娛樂方式,提升群眾生活品質。
2024年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名單中,萬象金街隸屬的西安二十四城社區榜上有名。繼2022年西安首批創建27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2023年全市新增40個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后,2024年全市又新增一批名單。至此,全市高品質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數量總計已達117個。
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帶動下,西安的社區商業在快速發展,新增及改造各類社區商業服務網點3500個、面積30余萬平方米,帶動社會就業1.8萬人,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和修理、文化娛樂等行業新增個體工商戶數量均實現10%以上的增長。( 首席記者 軒轅楊子)
為城市持續增添澎湃動能
在古城西安,2024年行政審批領域的改革,如春風般輕輕拂過城市每個角落,萌生出新的希望與生機。“高效辦成一件事”與“幫代辦”等一系列政務服務的深入推進,讓企業與人才在這座城市里找到歸屬感,更加安心地“扎根”和“生長”,為西安持續發展增添澎湃動能。
雁塔區“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專區。
“歡暢奔跑”的數據讓服務更高效
“在雁塔區行政審批部門的幫助下,我們一次性領取到了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和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真是太方便了,為這樣的辦事效率點贊。”2025年1月4日,西安嘉萊創影影院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他辦理業務時享受到雁塔的政務服務和西安辦事的“加速度”,讓公司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2024年,西安大刀闊斧地探索‘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改革新路徑,就像一位智慧的棋手精準落子,通過巧妙整合部門資源,優化信息系統,將以往辦事過程中部門之間頑固的‘信息孤島’和‘數據壁壘’一一打破,讓數據開始‘歡暢奔跑’,主動為群眾‘跑腿’,群眾辦事更便捷。”西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自豪地說。
現在,不管是企業注冊登記,還是項目建設審批,申請人只需準備好相關材料,便可享受“一站式”服務。
“服務大餐”讓便民利企的措施更溫暖
作為西安市30件為民實事中的關鍵一環,2024年全市新建并投入運營的40個政務服務驛站,提前超額完成“新建32個政務服務驛站建設”的既定任務。同時,全市新增10個“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場景,讓享受政務服務“大花園”美景的人感受到更多溫暖。
截至目前,西安市圍繞企業和個人兩個“全生命周期”,精心烹制了開辦餐飲店、企業信息變更登記以及出生、入學、退休等一系列“服務大餐”,累計推出66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服務場景,其中59個已實現便捷的在線辦理。平均算下來,辦理時間減少了60%,“跑腿”次數銳減89%,所需材料精簡了45%,就像給辦事流程做了一場精準高效的“瘦身運動”。
“幫代辦”服務讓政務服務更貼心
“我年紀大了,沒有智能手機,也不會操作電腦。本來以為辦理執照會很麻煩,沒想到大廳有這個‘幫代辦’窗口,很快就給我辦好了,太感謝了!”1月2日,提起辦理營業執照的經歷,臨潼區的趙大爺對“幫代辦”服務贊不絕口。
群眾的感受是對西安推行“幫代辦”服務最好的詮釋。一個又一個“幫代辦”服務項目在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迅速崛起,如同雨后春筍般茁壯成長。它們不僅為重點項目的快速投產按下“加速鍵”,也讓“幫代辦”這個政務服務新品牌聲名遠揚,成為西安營商環境中的一張亮麗名片。
西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代辦機構共受理委托代辦重點項目823個,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遇到的607個難題被逐一攻克。為破除企業辦事的難點、堵點,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規模以上企業上門代辦和特殊群眾上門幫辦服務。
2024年,全市為有需求的規模以上企業提供上門代辦服務達2600余件次,受理全市 80歲以上老人、殘障人士及行動不便人員等特殊群體上門幫辦事項8.2萬余件。
此外,2024年,西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將政務服務驛站建設作為落實“為民實事”的關鍵一步棋。“目前,全市已建成149個政務服務驛站,它們如同散落在城市各處的珍珠,串聯起了便民利企的服務網絡,讓群眾和企業辦事實現了就近辦、輕松辦。”西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驛站還能實現“在線幫辦、授權代辦”以及“全程網辦”,這就像是給辦事效率裝上了翅膀,提高了群眾和企業的獲得感。(文/圖 記者 王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