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節氣,“小寒不排寒,一年都白談”,記住“吃1樣做1事”習俗,排寒暖身又滋補,安康度寒冬
今日,2025年1月5日,小寒節氣,小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三個節氣,也是倒數第二個節氣,可別看小寒有個“小”,實際上小寒比大寒還要冷。這是因為小寒離三九最近,俗話說:“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
“小寒不排寒,一年都白談”,在寒冷的小寒節氣中,除了穿暖,還要吃暖,順應時節,多吃有利于增強體質、驅寒暖身又進補的溫熱性質食物,幫助我們驅寒暖身過寒冬。智慧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傳統習俗,今日小寒節氣,記住“吃三樣,做一事”習俗,排寒又進補,安康度寒冬!
小寒吃三樣
第一樣,羊肉
羊肉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最適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益腎氣、養膽明目、治虛勞寒冷、五勞七傷”。天冷時常吃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溫暖身體,增強御寒能力。
1,羊肉切成小塊,用冷水浸泡1小時,泡出血水。冷水下鍋加蔥姜料酒去腥,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
2,放電飯煲中,加入足量熱水,放入姜片蔥段紅棗,選擇煲湯料,默認時間2小時,出鍋前半小時放入蘿卜塊。蘿卜燉熟后,加鹽調味,加點枸杞補充營養,撒上香菜,即可盛出享用了。
第二樣,山藥
俗話說,冬吃山藥賽過補藥。山藥是藥食兩用之佳品,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長肌肉,久服耳聰目明”,可見其滋補性強。
1,排骨提前用清水浸泡1小時,泡去血水,冷水下鍋,加蔥姜料酒去腥,大火燒開撇去浮沫,撈出用溫水沖洗干凈。
2,放砂鍋中多加一些熱水,放姜片蔥段,小火慢燉1小時,再放入山藥塊、胡蘿卜、玉米燉熟,出鍋前加鹽調味。
第三樣,枸杞
枸杞富含胡蘿卜素、多糖、維生素、氨基酸以及鋅、鐵、鈣等微量元素,其鐵含量甚至比牛排還要高出許多。《本草綱目》中指出枸杞具有滋陰補腎、明目益氣、潤肺止咳等功效。
有句耳熟能詳的網絡流行語,“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杯枸杞泡水,不僅能夠溫暖身體,還能補血補氣、強身健體。但只用來泡水那就太浪費了,還能煮湯。今天這個枸杞酒釀荷包蛋,尤其是,女性朋友千萬別錯過,營養又好喝,滋補暖身又養顏。
枸杞酒釀荷包蛋:紅棗清洗干凈放入鍋中,根據個人口味加適量紅糖,再根據家人飯量放清水,大火燒開轉小火,打入雞蛋慢慢煮熟。放入酒釀再次煮開,關火加入一勺枸杞,即可盛出享用啦。
小寒做一事:驅寒保暖
“小寒”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節之一,流感、心腦血管疾病、風濕類病等處于高發期。除了吃暖,還要穿暖、適當鍛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疾病。
1,穿衣應當以保暖為第一原則,關鍵是要注意保護頭、頸、背、腰、腹、手足等易受涼的部位。千萬不能“只要風度不要溫度”,外出時應穿戴合適衣物,如棉襖棉褲、圍巾、帽子、棉鞋、手套等。
2,適當鍛煉,在天氣暖和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慢跑、散步太極拳等,也可以室內做瑜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抵抗力。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我是小鵝美食,二胎寶媽,帶娃之余分享家常美食和節日民俗食俗,喜歡我的文章,可以動動您發財的手指,點贊或分享出去,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不同的美食,不知道吃什么就常來看看哦,我在這里等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