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作為太陽系絕對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它維持著太陽系的穩(wěn)定運行,同時還會放出光和熱,給周圍天體帶去源源不斷地能量。地球和太陽的位置剛剛好,不遠也不近,合適的距離之下讓地球擁有適宜的溫度,一切都剛剛好!
不久前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還完成了近距離的飛越太陽之旅,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人類探索太陽接近太陽的紀錄,610萬公里的距離幾乎是挨著太陽的“皮膚”劃過。
太陽系以太陽為核心,周圍有八大行星在繞著它公轉,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小行星、彗星以及一些天體碎片等,但是很少有人聽說過太陽的伴星在哪里!
恒星作為宇宙中最為基本的天體單元,當我們夜晚仰望星空的時候,會看到點點繁星,除了那幾個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恒星,并且都是銀河系內和我們距離較近的恒星。
天文學家不僅研究距離我們最近的太陽,對于那些太原的恒星也是非常感興趣。科學家可以通過大型的太空望遠鏡來觀測這些恒星,他們發(fā)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實,那就是太陽孤獨地像單身狗一樣,是宇宙中占少數的另類。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研團隊,曾針對太陽系周圍3000光年范圍內的大量恒星進行研究記錄,發(fā)現至少有100萬對雙星系統,由此可以說明宇宙中的雙星系統甚至是三星系統都比較常見,唯獨像太陽一樣的單恒星系統比較少見。
太陽屬于非常特別的那一類恒星,一直在孤獨帶領著太陽系內天體在銀河系內狂奔,甚至很多科學家們都曾發(fā)出過疑問:太陽真的沒有伴星嗎?如果太陽伴星存在,那么它又在哪里?
宇宙中的雙星系統很多,占比甚至要超過60%以上,而一些三星系統也比較常見,都是較為穩(wěn)定的恒星系統。例如距離我們最近的恒星比鄰星,它就是三星系統中的一個成員,另外兩顆恒星相互繞著重心公轉,而比鄰星繞著這兩顆恒星公轉。
如此看來,太陽是很特別的,它干干凈凈無牽無掛,從來都是獨自運行,那么真相真是如此嗎?
有一種說法認為太陽其實并不孤獨,它有屬于自己的伴星,并且還有名字涅墨西斯星,或者是復仇星以及黑暗伴星等等,總之是比較偏向于暗黑系的。
這種假說認為太陽的伴星復仇女神星是存在的,它和太陽的距離在5萬-10萬天文單位之間,每隔2600萬年兩顆恒星就運行到彼此比較接近的地方,因為引力的干擾作用,會導致太陽系外圍的天體系統崩潰,大量的長周期彗星以及天體碎片會沖向太陽,而地球同樣會遭受地外天體的洗禮。
這種假說認為地球上曾經出現的規(guī)模較大的物種滅絕事件,都是因為太陽伴星的回歸所致,人類目前之所以沒有發(fā)現它的存在,是因為人類文明的崛起也恰好處在太陽系的安全期。
當然了,這種只能算是沒有被認證的假說,科學家們其實也經歷了很多次的搜尋過程,但是沒有任何收獲,也許傳說中的太陽伴星復仇女神星它并不存在。
目前來看太陽處于一種非常穩(wěn)定的運行狀態(tài),它也并不需要一顆伴星來充門面,正因為太陽的穩(wěn)定發(fā)光發(fā)熱,地球生命人類文明才有充足的時間去發(fā)展崛起。
類似于太陽質量的恒星,它們普遍壽命都在100億年左右,到今天為止太陽已經持續(xù)發(fā)光發(fā)熱50億年,其實也正是處在當打之年,未來隨著太陽內部核聚變的持續(xù)進行,會經歷紅氦閃洗禮以及巨星時代,屆時將是整個太陽系走向終結的開端。
但其實我們應該給人類文明足夠的信心,畢竟留給我們的時間還非常充足,人類這個物種的崛起之路本來就是非常迅速,如果真的可以延續(xù)到太陽終結的那一刻,我相信一切挫折都無法阻擋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