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初期,外界看好俄羅斯,認為他會速戰速決,結果打成了持久戰。很多人又看好烏克蘭,認為他有西方支持,戰斗意志強,結果大反攻失敗。
拉鋸戰打了一千多天,俄軍逐漸適應了戰場節奏,反觀烏軍相繼丟了馬琳卡、阿夫杰耶夫卡等重鎮,之前頓巴斯戰役那種血戰到底的頑強意志也沒了。
現在俄軍又在哈爾科夫開辟了新戰場,很明顯局勢對俄越來越有利,烏軍缺人缺武器,士氣低迷。雖然老美批了600億美元的援助,但實際給烏的軍援滿打滿算能有200多億,且不說還沒到位,能維持多久也是個問題。即便如此,還有人說俄必敗。其實,俄羅斯不可能敗,注定的最大輸家,一定是烏克蘭。
認為俄羅斯必敗的,主要有3個角度,一是認為對戰線報道不靠譜,二是認為戰斗民族公布的GDP數據不可信,三是認為烏克蘭人民有戰斗意志,會一直跟俄羅斯對抗。
首先,看第一種認為戰線不靠譜的。這種觀點的依據是戰線可以反復拉鋸,不能用戰線推進來判定雙方的優勢和劣勢。應該講,有時候為了宣傳效果,俄烏雙方會夸大戰報,像雙方公布的傷亡人數就有很大出入,俄軍說烏軍傷亡達幾十萬,烏軍堅稱自己傷亡只有3萬多,俄軍傷亡有十幾萬。不過,戰線騙不了人,即便戰報里把敗退寫成勝利推進,但也改變不了城池失陷的事實,尤其是戰略要地的失陷,瞞是瞞不住的。最明顯的就是目前俄軍節節勝利,接連拿下幾個戰略重鎮,戰線不斷向前推進。
所以,對于咱們大多數人,每天有很多事情要做,休息的時候看一下,完全是個吃瓜看客,這個時候就看戰線,哪一方在進攻,哪一方在防御,一目了然。要說烏軍占據優勢,那為啥它節節后退呢?連阿夫杰耶夫卡這樣的軍事重鎮都丟了?
其次,看第二種認為俄方GDP存在虛假成分的。這種觀點的依據是他明明在打仗,這個時候經濟數字還那么漂亮肯定不真實。事實上,戰爭開打后他的經濟確實嚴重下滑,外界都預測還會持續萎縮。不過,去年他的經濟并沒有像預期那樣持續糟糕,而是奇跡般的復蘇了!今年,不止俄方自己,連歐委會、摩根大通、世界銀行都上調了俄經濟增長預期,甚至有機構表示,俄經濟增速會是歐元區的3倍!俄羅斯自說自話有可能是假的,但是國際各大機構都看好俄羅斯經濟,這總不至于是假的吧?
不少人想不明白,一直打消耗戰,俄經濟為啥還能保持增長?他有兩大引擎拉動經濟,一個是能源,一個是軍工。
說起能源,非常戲劇,美歐忙活一通,不僅沒有摧毀俄方的外匯,反而使得原油漲價,讓人家大賺了,當然賺的都是人民幣和盧布。為了切斷俄歐能源貿易,打擊俄方能源收入,北溪管道都給炸了。但是人家的能源客戶可不只有歐洲,全球其他客戶的訂單不降反增,尤其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甚至歐洲也轉道從一些國家手里買二手俄能源,當然價錢要高很多,所以,老美處心積慮打壓俄羅斯,結果重傷的是歐洲。
老美不甘心,又出一招,壓低國際油價,規定一桶油價格不得超過60美元,想重擊俄方外匯。不過,沒多久沙特領著歐佩克站出來,表示自愿減產,結果油價不降反升,老美又沒得逞。
再說軍工,很長時間以來,俄軍工賺錢主要靠出口,甚至研制出一些新武器,會優先出口賺外匯。現在情況不同了,戰時狀態,前線打廢了15輛坦克,那后方軍工就要生產20輛、30輛。軍工產能擴大,生產線自然也會增加,就能吸納更多的就業,失業率也隨之下降。不僅如此,能源賺了錢投入軍工,軍工大量招工,工人有了工資,就會增加消費,這樣投入-擴大生產-消費刺激了經濟流動,又增加了稅收,經濟增長也就順理成章了。
美歐不是撤走了跨國企業嗎?俄本土企業頂上來了,國民基本生活沒受啥大影響,至于其他消費品,亞洲企業補上,絕對物美價廉。實際上,戰爭開打后,俄羅斯跟亞、非、中東等地區的貿易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潛力巨大,這是美歐企業扎根的時候,從沒有過的情況。
再者,看第三種認為烏克蘭人民戰斗意志強的。這種觀點認為,戰斗民族最后打贏了,占了烏全境,烏克蘭人也會抗爭到底的,像搞暗殺、打游擊,就如同當年蘇聯在阿富汗的處境一樣,俄軍也會深陷烏克蘭游擊戰的泥淖。其實俄烏跟當年的蘇阿還是有區別的,他們是蘇聯解體后才分家的,此前一直是一鍋吃飯,而且兩國人都是斯拉夫族,信仰東正教,語言、文化、習俗都接近,蘇阿之間沒有這種聯系。
而且,戰爭初期還有很多烏克蘭人跑到俄羅斯,現在俄軍控制的烏東四州也沒見有起義的,有人會說那里是親俄的,親西方的烏西就會反抗。不過,直到現在,俄方從未表示要占領烏全境,那樣成本太高,代價太大。所以,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
此外,還有一種俄必敗的觀點,認為俄羅斯一直靠賣能源為生,發展太粗糙,太落后,不夠現代化。這個所謂的“現代化”,可以理解為西化。實際上,獨立后,俄羅斯精英一直尋求加入西方,葉利欽不用說了,普京也一度把向西看定為優先政策,甚至還提出過加入北約。老美始終沒松口,原因很簡單,北約的存在是為了抓住歐洲,要讓北約合理存在,老美就必須制造一個假想敵,繼承蘇聯衣缽的俄羅斯再合適不過了。要是潛在敵對目標俄羅斯跟歐洲和解了,那北約就沒得玩了,他就沒辦法控制歐洲了,當然不干了。
老美不松口,既不明確答應,也不明確拒絕,有一陣子,還邀請戰斗民族出席北約會議,傳遞給普京一種曖昧信號,讓他殷殷期待著。這種欺騙普京嘗過很多次,像北約承諾不再向東擴張,結果一直東擴。可以說,一次次的欺騙讓戰斗民族斷了念想,才有了2014年之后的徹底清醒。
嚴格講,說俄羅斯落后并不準確,他的輕工業是落后,但重工業和軍工,尤其是航空航天、核能、裝備制造等的尖端科技,可一點不落后,甚至領先英德法等西方國家。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戰斗民族雖然地盤最大,但氣候受限制,再加上多年來人口一直維持在1億多,勞動力不多,輕工業和重工業齊頭并進也不現實。這種情況下,犧牲輕工業,以重工業優先,也是無奈之舉。
以高鐵為例,需要有研發、設計實驗、生產、建設等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還需要企業間的配合協作。一條高鐵線牽涉的合作企業,可能多達幾萬家,甚至十幾萬、幾十萬家,這種規模就放在全世界也沒幾個國家能做到。更關鍵的是,搞出來之后產品要能賣出去,不像咱們國家人口多,市場夠大,國內訂單就可以緩解成本壓力,俄羅斯國內市場太小,建幾條就夠用了,技術和設備還得能出口才行。要是外國沒人買,燒錢搞出來的技術和設備,前期研發成本都收不回來,那就虧大了。
此外,俄羅斯家里有兩樣寶,一個是糧食,一個是資源。他是世界重要糧食出口國,他的油氣資源豐富就不說了,礦產也豐富,他是農業三大肥料主要生產國,還有黃金,探明儲量有40000噸,妥妥的全球第一。一句話,賣資源,躺著數錢,真是上天的寵兒!
那么問題來了,光靠賣資源過日子是不是就落后?咱們看西方國家,一個加拿大,一個澳大利亞,也是靠賣資源過日子的,他們照樣是現代化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呢。所以,既然俄羅斯資源那么豐富,既然賣資源就能過得很滋潤,那為啥不呢?
另外,還要講一點,那就是俄羅斯不僅不會敗,他也不能敗。為啥?他背后站著的是一群被美西方長期壓迫的國家。俄烏戰爭打到現在,已經不單純是兩國之間的戰爭了,即便雙方都不想打了,也得打下去。戰斗民族不贏沒關系,但無論如何不能敗,因為他要是敗了,那西方很可能會進入他的后院,中亞五國外加蒙古很可能會轉向西方,要知道,這些國家也是咱們的鄰居,西方滲透對咱們也是極為不利的。
想想看,戰斗民族被西方各種制裁,為啥亞非拉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還要跟他做生意?老美壓低油價的時候,歐佩克為啥不配合?邏輯很簡單,大家都在想,要是戰斗民族倒下了,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呢?
再看加沙沖突,全世界都知道老美力挺以色列,都知道沒有老美的支持,他根本打不下去。為啥國際社會還一致譴責以色列?為啥巴西站出來,點名批評以色列惡行?為啥南非會站出來,把以色列告上國際法庭?表面上是針對以色列,實際也是給老美上眼藥呢。這要是放10年前,有人敢這么干嗎?就是5年前,恐怕也沒人敢真這么干。多年積攢的怒火在這個時候爆發了。看清了眼前這個形勢,你說戰斗民族能敗嗎?
樂觀看,當前國際力量對比在逐漸發生改變,南北方力量差距在縮小,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發展潛力已經爆發出來,甚至有反超美西方的勢頭,世界權力格局可能要大洗牌了。烏克蘭打不贏,北約如何自處?以色列打不贏,老美如何自處?美西方要爭面子,哪怕輸了里子。
這樣已經預示著西方說一不二,躺著收割全球發展紅利的時代結束了。戰爭的背后是一場博弈,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個機會,終結被西方PUA的單極時代,真正邁進多極化時代,真正獲得公平的發展機會。
戰場之外,是一場意識的覺醒,還記得前陣子圭亞那總統怒懟傲慢的BBC記者嗎?那位記者準備指責他們碳排放過量,結果沒給他傲慢提問的機會,直接回懟,說什么時候輪到你拿氣候問題對我說教了?你們的體制通過工業革命破壞環境,是我們的人民保護了森林!他的話振聾發聵,他的勇氣讓人振奮。所以,什么壓迫,什么剝削,什么PUA,第三世界國家都懂,只是沒有機會反駁而已,現在機會來了。
現在到了博弈關鍵期,第三世界集合一塊兒,捅破西方紙老虎的面具,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在這個時候,你說戰斗民族能敗嗎?當然不能!
王者榮耀里有一句旁白很應景:就要變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