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人被烏孫人打敗后逃到阿姆河流域,但仍能輕而易舉的碾壓當地的部族,據《史記·大宛列傳》載:“過宛西,擊大夏而臣之?!边@個“大夏”是個古老的中亞國家,又稱為巴克特里亞,最早由斯基泰人(塞種人)建立,后來被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王國統治,羅馬帝國建立后,伊朗高原上強盛的安息帝國崛起,阻擋了羅馬帝國向東的擴張步伐,大夏也因此得以獨立發展。大月氏西遷后,很快就征服了大夏、康居等西域諸國,建都監氏城,部眾有四十余萬,皆“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控弦十余萬”,司馬遷則說“控弦一二十萬。”成為中亞霸主。
月氏人滅掉大夏后,將其屬地一分為五,由大月氏的五大部落分別管理,每個部落派往屬地的首領,被月氏王封為翕侯,他們分別是休密翕侯,治和墨城;二曰雙靡翕侯,治雙靡城;貴霜翕侯,治護澡城;肸頓翕侯,治薄茅城;髙附翕侯,治高附城。就這樣過了一百五十年,大致到公元1世紀,中國已進入東漢帝國的統治,匈奴帝國早已土崩瓦解,退居到鄂爾泰山北麓一帶,伊朗高原的安息帝國,也已不復往日輝煌,羅馬帝國則忙于向西歐擴張,被高盧人、日耳曼人所牽制,沒有東進中亞的計劃,大月氏內部也矛盾重重,首先是大月氏北境附屬部族康居人崛起,據說有“勝兵十二萬人”,大月氏疲于應對,國勢漸衰。其次是大月氏南境統治原大夏故地的五翕侯的獨立性日益明顯,尤其是貴霜翕侯丘就卻,此人雄才大胸,英武果敢,先是臣服于喀布爾的希臘王,希臘王被安息王滅掉后,丘就卻趁機宣布獨立,并滅掉了其他四個翕侯國,北上取代了大月氏王室,南下占領喀布爾河谷,于公元50年前后,自稱“王中之王”,建立了貴霜帝國,丘就卻就是貴霜帝國的締造者——迦德菲塞斯一世。
迦德菲塞斯一世死后,其繼承人威瑪·閻膏珍尚且年幼,由其庶長兄威瑪·塔克圖暫時攝政,公元90年,威瑪·塔克圖求取漢朝公主,遭到西域都護班超拒絕,于是派副王謝率兵七萬進攻漢朝,班超率領西域諸國聯軍,使用堅壁清野、靈活機動的戰術應對,最終以少勝多,挫敗了貴霜帝國的進攻,從此貴霜帝國向漢朝進貢。公元105年,威瑪·閻膏珍正式即位,稱為卡德菲茲二世,此人也是一代梟雄,他在位時期(公元105—127年),向西擴張至花拉子模,吞并了錫斯坦地區,向南占領了印度河流域的天竺諸國,并將勢力伸入恒河流域。
卡德菲茲二世去世后,貴霜王朝陷入內亂,其中鎮守天竺的將領迦膩色伽脫穎而出,經過多年的征服戰爭,最終成功統一了整個貴霜帝國。迦膩色伽是威瑪·塔克圖的孫子,威瑪·塔克圖雖曾做過攝者王,但畢竟是庶出,卡德菲茲二世繼位后,威瑪·塔克圖的子孫便無緣王位,迦膩色伽奪取王位后,稱為迦膩色伽一世(公元128—144年在位),開啟了貴霜帝國迦膩色伽王朝的統治。迦膩色伽一世統治時,先是將統治中心南移,將都城從中亞的巴克特里城,遷到印度河稍北的白沙瓦城,隨后不斷向恒河流域的天竺諸國擴張,兵鋒直指華氏城下。
恰在此時,貴霜帝國西鄰的安息帝國,再次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圖拉真打得落花流水,大片的疆域淪陷,為彌補損失,安息帝國轉而進攻貴霜帝國,迦膩色伽一世也不是省油的燈,于是輕而易舉就打敗了安息帝國,成為獨霸中亞、南亞的強盛帝國,不僅保護絲綢之路貿易,而且大力發展大乘佛教,被印度佛教尊為法王,成為和阿育王齊名的印度著名君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