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指導公眾科學防護
有效預防冬季傳染病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
1月公眾健康提示
提醒公眾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目前我省正處于流感流行的高峰期
優勢流行毒株
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為主
2024年12月27日,國家疾控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所所長闞飆介紹,預計今冬明春仍將呈現多種呼吸道傳染病交替或疊加流行態勢,從目前情況看,今年呼吸道傳染病的流行規模和強度比去年要低一些。
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全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哨點監測情況(2024年第50周)》顯示,當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總體呈現持續上升趨勢,流感進入季節性流行期,陽性率近期上升趨勢十分明顯,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流感與普通感冒比有何不同?
流感不同于普通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主要為甲型和乙型)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強,起病急驟,癥狀較重,且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而普通感冒則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引起,癥狀相對較輕,一般可在1周內自愈,對工作和學習影響較小。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院等人群密集的場所可發生聚集性疫情。
流感流行主要有四個特點
?傳播途徑比較多
流感病毒可以通過感染者打噴嚏和咳嗽產生的飛沫傳播,也可以經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傳播,比如手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觸摸自己的口鼻是最常見的傳播方式。
?流感的傳染性非常強
容易在人群中迅速傳播,造成聚集性疫情。
?無癥狀感染者可傳播流感病毒
流感的潛伏期為1到4天,從潛伏期末到出現癥狀后的急性期都有傳染性。流感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普遍,可達30%左右。
因此,由于無癥狀感染者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了病毒,在自己和周圍人都不知情的情況下,傳播病毒。
?流感病毒極易發生變異
容易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
感染流感后有哪些癥狀
流感的主要癥狀包括發熱、咽痛、頭痛、咳嗽、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適等。
若感染后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建議立即就醫:
持續高熱>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膿痰、血痰,或胸痛;
呼吸頻率快,口唇紫紺;
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神志改變;
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脫水表現;
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流感是如何傳播的?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
感染流感需要注意什么?
發現有類似流感的癥狀時,是否就醫需視流感癥狀輕重而定,輕癥且無基礎疾病的年輕人可先觀察休息,必要時對癥治療;而高風險人群(兒童、年長者及慢性病患者等)和癥狀重者應及時就醫,抗病毒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抗病毒治療
對于重癥或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樣病例,應盡早給予抗病毒治療,注意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療,抗生素對流感病毒治療無效。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癥、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
對癥治療
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溫或使用解熱藥物;咳嗽咳痰嚴重者給予止咳祛痰藥物;根據缺氧程度采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氧療。
患者及陪護人員需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流感患者居家期間,需注意勤洗手、常通風,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等遮住口鼻,勿帶病上班或上學;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減少與周圍人員近距離接觸,如確需外出時,應佩戴口罩。
該如何預防流感?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推薦老年人、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流感高危人群,應該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除了接種流感疫苗,
平時應該怎樣預防流感?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觸眼睛和鼻粘膜、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等掩住口鼻。
注意添衣保暖。隨著近期天氣轉冷,晝夜溫差較大,應注意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避免著涼。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需要保證居住和工作環境的通風,每日通風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15分鐘。
不扎堆。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減少到人群密集的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規律作息、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增強身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來源:山東疾控、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