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在征討方臘前,除了王倫被林沖刺死,晁蓋被毒箭射死外,幾乎沒有損失,即使被擒,也能從法場上救下來,即使受再重的傷,也能完好如初,還不留一絲后遺癥。然而,梁山軍自從和南方的方臘交手后,便一個接一個死去,有的戰死,有的病逝,即使梁山軍平定了方臘,回到京城接受朝廷封賞之后,還有一些好漢減員,其中死得最不值的好漢有六位,一個被毒死,一個被咬死,四個淹死,他們都是誰?
被毒死的是李逵
李逵是宋江的鐵桿親信,梁山上其他好漢都被背叛宋江,他也不會背叛。宋江讓李逵朝東,他不會向西,讓他打狗,他不敢攆雞,總之李逵對于宋江的命令言聽計從。
宋江作為李逵的老大,應該對李逵友好一些,但是他是怎么做的呢?宋江將自己的老父親宋老太公接上梁山,李逵是一個大孝子,也想接老母親上梁山享福,大寨主晁蓋同意,但是宋江卻極力反對,最后和李逵約法三章,才勉強讓李逵下梁山。
在水滸傳結尾時,宋江喝了朝廷賞賜的毒酒,不久于人世,他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害怕他死后,李逵再次上梁山聚眾鬧事,壞了他的名聲,因此不惜寫信將李逵叫來,騙李逵喝下毒酒,一起上西天。如果李逵在天有靈,他估計會為自己的死感到不值,他看喝了毒酒之后,自知已經不能活命,好似賭氣地對宋江說道:“罷,罷,罷!生時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個小鬼!”。李逵說完后,淚流滿面,內心充滿了不甘。至于吳用和花榮兩人,他們是主動上吊為宋江殉葬的,心甘情愿,沒什么可說的,對他們兩人來說,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被咬死的是丁得孫
丁得孫,上梁山前是東昌府沒羽箭張清的副將,被呂方、郭盛兩人生擒活捉后,歸降梁山,大聚義時,排第七十九位,是十六小彪將之一。梁山大軍兵分兩路,分別由宋江和盧俊義兩人指揮,其中丁得孫跟隨盧俊義作戰。大軍在即將拿下歙州時,丁得孫在行軍途中突然被毒蛇咬了腳,毒氣入腹而死。堂堂一位朝廷武將,竟然被毒蛇咬死,說出去估計都沒人相信。如果神醫安道全在軍中,他肯定能夠為丁得孫解毒,救下丁得孫。
淹死的是施恩、孔亮、段景住、侯健四人
梁山上有八大水軍頭領,分別是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浪里白條張順、立地太歲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閻羅阮小七、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這八人個個水性極佳,在水中廝殺,砸船都不在話下,即使在水中幾個時辰也不是什么難事。
梁山軍征討南方方臘時,江河很多,因此水軍便有了用武之地,有時候需要步軍頭領和馬軍頭領協助作戰。宋江派出的武將應該至少會游泳,萬一落水也不至于手忙腳亂,然而他卻派不會水的頭領協助水軍作戰。他讓李應帶著孔明、孔亮、施恩、杜興四人前往江陰、太倉、昆山、常熟、嘉定等地,協助水軍作戰。這五位頭領中,施恩和孔亮兩人攻打常熟和昆山時,落水后因為不會游泳,被淹死。對于好兄弟施恩的死,武松萬分感傷,大哭了一場。無獨有偶,侯健和段景住這兩個“旱鴨子”也是坐船的時候,落海而死。
如果梁山好漢堂堂正正戰死在兩軍陣前,只能怨自己學藝不精,沒什么遺憾,但是這四位好漢竟然是因為不識水性,被淹死,令人遺憾。
結語
梁山好漢中,死得最不值的有六位,其中被毒死的是李逵,被毒蛇咬死的是丁得孫,淹死的四位分別是施恩、孔亮、段景住、侯健。李逵原本還想為大哥宋江報仇雪恨,沒想到宋江騙其喝下毒酒,要了他的小命,估計他臨死前充滿了對宋江的怨恨,因此李逵是所有人之中死得最不值的一位。其次是丁得孫,不幸被毒蛇咬傷死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