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開頭條,發現熱搜榜第一是“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不與德女外長握手”,而且直到小編傍晚發稿時,依然是熱榜第一。
很難理解,這個新聞究竟是哪里值得如此大張旗鼓的報道呢?
法國外長巴羅與德國女外長貝爾伯克,突然訪問了敘利亞,這是在敘利亞新政府建立之后,西方世界派出的最高級別的官員。
而且兩國外長也表示,他們這次來就是代表著整個歐盟,與朱拉尼商討解除對敘利亞制裁的問題。
這里出現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在貝爾伯克主動伸出手與朱拉尼握手時,朱拉尼停頓了一下,改成與巴羅握了手。
沒想到這就被國內的一些不良媒體瘋狂的報道了起來,有的還用什么“太丟人了、笑死了”等這樣的標題加以炒作。
這么攻擊這位僅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摘掉頭巾,換上西裝的敘利亞新領導人,個人覺得那才是真的“丟人”。
首先朱拉尼的這個行為并不是什么不尊重,而是其民族的傳統和習慣而已。
更重要的是,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加的去關注法德外長的此次訪敘,將會給中東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嗎?
而且就連德國的女外長貝爾伯克自己都說:
“會談后,握手就沒難么難了!”
會談期間,貝爾伯克提出了兩個條件:
一是要求敘利亞更加的包容和多元化;
二是要求敘利亞不能受到外部勢力的干擾。
其實這可以理解為,讓敘利亞更多的接受西方文化的進入,同時還要將之前俄羅斯、伊朗在敘的勢力清除出去。
如果朱拉尼完全接受這些的話,那就意味著敘利亞很可能成為第二個西方在中東的重要代理人。
(點擊“關注”,精彩繼續?。?/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