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離宣誓就職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特朗普已經在琢磨怎么操辦一場盛況空前的“登基”大典。場面、人面、體面,不用說,樣樣都得齊全。掙脫歷史、突破常規、獨辟蹊徑……特朗普的“空前”舉動讓這場還蒙著面紗的就職典禮已經顯得很“特朗普”了。迄今為止,歷次美國當選總統就職儀式,一般都是由國會總統就職聯合委員會與國務院向各國外交官發出邀請,各國通常派駐美大使或其他外交官出席。可以說特朗普也是特立獨行的一個總統。
據了解,日前一名特朗普顧問在接受采訪時稱,這位當選總統“希望世界各國領導人都來參加他的就職典禮”,打造一個“國際舞臺”。目前,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爾、意大利總理梅洛尼、阿根廷總統米萊已經收到了特朗普或其團隊的邀請。一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發出的邀請大多是非正式的,“有時可能就在電話里向對方發出邀請。”有時會口述邀請內容,然后由其團隊書面化后發送給外國領導人。
最讓人驚訝的是,內塔尼亞胡可能也會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有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披露,內塔尼亞胡預計將乘坐以政府專機飛往美國,出席特朗普舉行的就職典禮。特朗普邀請了50名嘉賓出席,其中就包括內塔尼亞胡。據稱,特朗普每兩天就會與內塔尼亞胡通話一次。阿根廷總統米萊和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也傳出預計將出席特朗普的就職典禮。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的“邀請函”發出去了多少,但根據其過渡團隊的說法,各國駐美國使團或外交官都收到了邀請,這是往年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的慣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外國元首或政要選擇出席特朗普的總統就職典禮,那么他將打破美國的歷史慣例——自1874年首次有外國元首訪問美國以來,還尚未有他國領導人出席美國總統的就職儀式,哪怕是2009年奧巴馬就職的時候,他的過渡團隊仍以“祖宗之法不可變”為由拒絕了邀請他國元首出席典禮。
而大家最關注的,就是特朗普有沒有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邀請函。對于大家的疑問俄羅斯也進行了回應。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稱,上月中旬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美方未向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參加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就職典禮的邀請函。
普京的暫時“缺席”也證實了專家們先前的分析:別看特朗普經常吹噓他和普京的私人關系有多密切,但如果上升到國家利益層面,特朗普和普京這點“私人友誼”就難以發揮作用了。說到底,特朗普之所以想要邀請各國領導人出席總統就職典禮,更多的是看重這個外交場合的特殊政治意義,也就是將總統就職典禮變成各國“朝覲”美國的儀式。
雖然特朗普的邀請函最終還沒有確定有哪些國家領導人,但美國已經找人開始“大前鋒”來探中國的底了。據報道,日前全國政協主席在京會見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中方表示,中方領導人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劃出臺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四條不容挑戰的紅線,為中美關系提供了根本戰略指引。艾利森表示,美中應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找到正確相處之道對兩國和世界都很重要。愿繼續推動雙方加強溝通,為兩國關系穩定發展做出貢獻。
艾利森雖然現在的官方頭銜僅僅是一個教授,但是中方仍給了他極高規格的接待,這也就說明中方沒有只把他當一個教授來看。事實上,艾利森是罕見的美國兩黨都重視的國際關系方面的人才,有著豐富的處理國際事務的經驗,長期在白宮高層的顧問名單里,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概念就是他提出來的。他在這個時候來華訪問自然不是無的放矢,中方給予他貴賓級別的接待禮遇,也說明中方明白他此行的目的:當面探聽口風,為特朗普上任后的對華工作“探路”。
近期中美之間舉行的一系列高級別對話會議,如中美經濟工作組第七次會議和金融工作組第七次會議等,無疑是雙方積極探索合作新路徑、尋求關系新突破的重要嘗試和積極信號。中美兩國擁有廣闊的合作前景和巨大的合作潛力。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中美兩國肩負著共同維護地球家園、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只有攜手并肩、通力合作,才能夠匯聚起足夠強大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