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元旦都會在熒幕里掀起一場跨年演唱會大戰。人們之所以關注跨年,期盼跨年的儀式感和氛圍感,是因為我們希望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注入對來年的美好期待和奮斗愿望。
今年元旦,總臺文藝不僅推出了《啟航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晚會》《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新年音樂會》《2025年新年戲曲晚會》《2025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和美之夜》等一系列晚會內容,還以近二十檔節目組成了歲末文藝矩陣,以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理念展現出美麗中國畫卷,為觀眾在線上創造出一個喜氣洋洋、熱氣騰騰的跨年儀式。
其中,《啟航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晚會》并機收視率為1.81%,蟬聯全國第一,綜合頻道單頻道跨年晚會收視率為1.49%,近三年來首次登頂全國第一;《2025年新年戲曲晚會》于2025年1月1日CCTV-綜合播出,收視率0.93%,同時段全國上星頻道排名第一;《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新年音樂會》并機收視率0.93%,同時段全國上星頻道排名第一。這些耀眼的成績,再次證明了總臺文藝在跨年節點的內容競爭力。
1
挖掘「在地視角」,呈現美好生活
如何在萬象更新的歲末時節,呈現熱氣騰騰、積極向上的百姓生活?總臺文藝的選擇,是充分挖掘「在地視角」,讓當地人民「為自己代言,為家鄉代言,為發展代言」。
在宏觀層面,眾多晚會和節目往往勾勒出一個特定地域的歷史與發展坐標。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文藝晚會》中,我們跟隨演出既看到了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青春澳門,也看到了西灣大橋、澳門旅游塔等一個個經典地標所描繪的駛進發展快車道的澳門,與祖國同心、與時代同行的歷史征程,都被巧妙地濃縮在這一方舞臺之上。
《啟航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跨年晚會》來到了山東泰安。晚會沿用「文藝+專題」的創作思路,以山為媒,從萬里長城出發聯動巍巍五岳,徐徐鋪展六大篇章,以全民誦讀開啟各篇章,以多元文藝的實景表演寄情五岳,描摹出「山河錦繡、國泰民安」的美好圖景。
《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 新年音樂會》選擇走進廣東中山。此次晚會以「‘灣’象更新」為主題,用《潮·涌》《風·起》《家·和》《帆·揚》《夢·灣》等多個篇章串聯起以中山為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在建設、民生、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取得的突破與成績,用一系列「灣區新氣象」展現了粵港澳大灣區錨定「一點兩地」全新戰略定位,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的累累碩果。
《奮進新阿壩——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心連心」藝術團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慰問演出》走進的是一個奮進的「新阿壩」。演出圍繞「跨越之路」「團結之花」「幸福之家」「生態之歌」四個主要篇章,生動展現在黨和國家的關心支持下,阿壩州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興共榮,共同譜寫的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的動人篇章。
《和美之夜》特別晚會落地在四川宜賓。晚會深度挖掘宜賓的地域特色,弘揚長江文化,展現中華文明的多元一體和兼容并蓄。同時以經典音樂作品為紐帶,融合當下年輕人喜歡的轟趴文化、音樂節文化,通過與觀眾面對面齊誦詩詞的方式串聯,打造了一場兼具文化與時尚的和美盛宴,勾勒出一幅和美幸福的新時代生活畫卷。
《品戲讀城·緣來明州》尋訪的是寧波著名古鎮慈城。節目將文旅與戲曲相結合,結合當地特色戲曲、文化資源,以戲曲文化作為探索城市的獨特視角,帶領觀眾走進寧波這一「戲碼頭」。
而在微觀層面,我們看到了更多具體而鮮活的人,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在地文化與人民的日常生活。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文藝晚會》里,盛記白粥傳承人梁慶裕、「80后」創客吳鴻祺、《七子之歌》新傳唱人龍紫嵐三位澳門市民代表講述各自與澳門共同成長的故事,我們還看到了土生葡人在內的歌手、舞者,帶來融合了不同文化元素的熱情歌舞。
《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 新年音樂會》探班直播則聚焦大灣區人物群像,展開記錄深中通道總工程師、報社記者、定居中山巴西音樂人等普通奮斗者的故事。以故事講述,與網友產生共鳴,記錄灣區人民背后動人的印記,用人物的微光共同編織大灣區多彩畫卷。
而在系列專題《城市探樂》則定位我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的12座城市,選擇代表每座城市的12首歌曲,用一場結合音樂與旅行的citywalk,帶領觀眾走進城市生活的內在肌理,領略各個城市極易被忽略的微小切面。
可見,具體、微觀又富有生命力的「在地視角」,不僅展現祖國各地的美麗畫卷,也書寫了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奮斗敘事。
2
創新融合范式,點燃跨年氛圍
近年來,總臺文藝一直圍繞「思想+藝術+技術」創新內容融合傳播,而通過此次歲末文藝矩陣,我們可以看到總臺文藝呈現出了一些新的探索方向。
首先是直播。直播成為了總臺文藝打造跨屏內容生態的利器。
作為一項世界矚目的新年文化活動,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已經成為許多人迎接新年的傳統方式之一,代表著高雅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今年總臺不僅在大屏端推出了《2025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也圍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策劃了包括5場預熱節目和長達11個小時的融媒體歡樂直播,為國內觀眾全景呈現這一全球新年儀式。
《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 新年音樂會》探班直播也與新年音樂會構成了一個大屏+豎屏的內容矩陣。延續此前《豎屏看春晚》所使用的豎屏技術,此次探班直播再次以更貼近新媒體受眾體驗習慣的豎屏形式為觀眾帶來一系列互動。尤其是全新的盲盒形式互動玩法,魔術師以一個個魔法秀場的方式為網友帶來全流程新奇體驗,從而打破了原有大小屏節目傳統思維方式。
其次是AIGC的加持,為內容創新帶來了新的化學反應。
《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文藝晚會》用一段妙趣橫生的音樂短劇《「AI」上橫琴》,展現了一個即將到橫琴創業生活的澳門三口之家,與人工智能之間展開一場妙趣橫生的問答,以生動的情景演繹,介紹著橫琴便捷通關的智慧口岸、承載青春夢想的青年創業谷、便利且溫馨的生活區。
節目《愛聽古典》推出了「音樂之都維也納」AI短視頻節目,與當天18點檔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直播」特別節目相呼應,用美妙的古典音樂為聽眾送去新年祝福。
最后,是在內容創新的過程中牢牢抓住文化這條脈絡,從而實現文化與藝術的融合。
《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 新年音樂會》里的「月明組曲」,以廣東傳統音樂、作曲家呂文成代表作《平湖秋月》,與《彎彎的月亮》融合創編,鄉情氤氳,情意彌散;「勇毅組曲」以86版《西游記》片頭曲和首部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配樂《云宮迅音》融合創編,且奏且唱;「自信組曲」以灣區少年體驗中山非遺文化為線索,讓孩子們在粵劇、醉龍舞、書法、洪拳等傳統文化技藝中深刻感受文脈的厚重。
《2025年新年戲曲晚會》將傳統戲曲藝術形式與弘揚民族精神相結合,不僅營造出辭舊迎新的歡樂祥和氛圍,也展現了傳統戲曲藝術在新時代薪火相傳、生機勃勃的美好景象。數據顯示,《2025年新年戲曲晚會》收視率0.93%,同時段全國上星頻道排名第一。
這一系列有創意的新節目和有趣的互動玩法,都彰顯出總臺文藝在堅持「思想+藝術+技術」融合理念下,不斷更新融合玩法,推動好內容破圈。
3
聚焦百姓視角,煥新文藝品牌
「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對此,總臺文藝的歲末文藝矩陣不僅圍繞普通人對文藝內容的需求進行了更細致化的拆解,還致力于將觀眾的廣泛參與轉化為文藝煥新的源源動力。可以說,這是一種文藝創作視角——「百姓視角」。
「百姓視角」意味著采用更契合大眾趣味的文藝形式。
對年輕用戶來說,大家早已不滿足于正片內容,各類衍生物料也在社交平臺能夠激發用戶的討論欲和分享欲。因此,此次總臺文藝在推出《揚帆遠航大灣區——2025 新年音樂會》的同時,也以探班直播的形式,為用戶提供節目深度的解讀和藝人嘉賓的探班揭秘。
2024年,國內微短劇超越院線電影,市場規模已突破500億。不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越來越多的用戶愛上了微短劇這一新興的內容形態。于是,總臺文藝推出了微短劇《有禮走遍天下》,用「穿越」的形式,通過古人智慧為觀眾解析職場難題。
同樣,針對不斷擴大的音頻內容市場,總臺文藝閱讀之聲特別編排推出最新制作的有聲書《大徽班》,講述徽班進京的傳奇故事,在充滿喜慶氛圍的節日里,帶領聽眾一同感受國粹的無窮魅力。
可見,只要是大眾喜愛的內容形式,總臺文藝都采取了積極擁抱的態度,為這個熱辣的新年增添了許多新穎的表達。
「百姓視角」直擊大眾在日常生活中所關心的問題、面臨的困惑。
回顧2024年,「00后整頓職場」等職場議題成為了大眾關注的焦點。針對普通人在職場中面臨的真實困惑,總臺文藝選擇用微短劇來進行破題。在《有禮走遍天下》中,青年施理成為的年輕人在職場里的「世另我」,并以快節奏、多反轉的喜劇風格,通過對古代故事的情景演繹,從古人的智慧和為人處事之道中汲取當今需要的中華禮節,解決其在當今社會中遇到的難題。
更值得關注的是,「百姓視角」強化了文藝與觀眾之間的連接,讓觀眾成為了內容煥新的重要力量。
節目《開門迎春晚》延續從「開門辦春晚」的創作理念出發,面向全社會征集好作品、好人物、好故事、好創意,真誠邀請全民參與「共創蛇年春晚」。同時,現場觀眾通過投票選出的優勝人物和作品將有機會以不同的方式走進春晚,實現春晚和百姓之間的緊密連接。
可以說,聚焦「百姓視角」下的文藝矩陣,讓總臺文藝真正實現了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同行。
1號結語
什么樣的文藝作品,才能滿足當下人民群眾豐富的文化和精神需求?總臺文藝用這一套歲末文藝矩陣告訴了我們答案。其實,所謂「新文藝」的要旨,就是始終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從而打造出真正的「人民文藝」,因為——
以人民為中心,是一切內容創新的起點和衡量的準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