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刀
長期以來,美國海軍一直被外界評價為世界上最強武裝力量之一,擁有大約296艘艦艇,包括11艘大型航空母艦、9艘兩棲攻擊艦、23艘船塢登陸艦以及67艘核潛艇,總噸位高達400多萬噸。但在近十幾年時間里,隨著中國海軍的迅猛發展,美國海軍長期稱霸全球的地位似乎有了一些動搖。尤其是南海問題成為國際焦點后,外界更加關注一旦中美爆發海上沖突,究竟誰勝誰負呢?
(美軍航母編隊)
1月3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稱,前陣子中國內地的一個研究團隊模擬了一場中美航母海戰,結果顯示,美軍僅需發射10枚隱身反艦導彈,就能突破解放軍航母戰斗群防御圈,成功命中護航的一艘大型驅逐艦。雖然沒有說明這艘“大型驅逐艦”的具體型號,但了解中國航母編隊配置的人都知道,大概率是055萬噸大驅。
(解放軍航母編隊)
(模擬“中美海戰”示意圖)
言歸正傳。中國內地研究團隊模擬中美海戰的具體細節如下:
解放軍航母戰斗群游弋在東沙群島附近,而美軍航母戰斗群則在臺島和菲律賓之間的九段線以外海域。緊接著,美軍搶先一步下手,通過“伯克”級導彈驅逐艦、F-35C隱身戰斗機、F/A-18“超級大黃蜂”艦載機等不同平臺連續發射10枚AGM-158C隱身反艦導彈,大規模突襲解放軍航母。
(美軍軍艦發射AGM-158C導彈)
(美軍空射型AGM-158C導彈掠海飛行)
AGM-158C先是在數千米高空中巡航飛行,快要到達解放軍航母編隊雷達探測距離范圍時,迅速下降到距海平面14米的高度飛行。當導彈飛到距離我方艦隊10公里時才被雷達偵測到,于是我軍055萬噸大驅、052D導彈驅逐艦、054A導彈護衛艦火速啟動電磁干擾系統。
(AGM-158C導彈)
受到電磁干擾后,AGM-158C失去了GPS信號相繼出現故障。眼看解放軍的電磁干擾攔截“大獲全勝”之際,想不到美軍導彈突然自動切換成熱成像模式,并成功鎖定了我方一艘大型軍艦,與此同時,美軍導彈突然從14米的高度爬升到數千米高空,然后以接近2.5馬赫的速度猛然俯沖下來,最終命中目標。
這場模擬演習看得讓人心驚膽顫,仿佛真實發生的一樣。要知道,AGM-158C導彈是美軍最新研究的一款反艦利器,最大飛行距離是926公里,具有較為突出的隱身能力,號稱“游戲規則改變者”,它的詳細細節和作戰方式屬于美軍“絕密”。
(AGM-158C反艦導彈作戰方式)
港媒表示,中國內地研究團隊進行的模擬演習,似乎“獲悉”了美軍機密,換言之,解放軍早已對美軍了如指掌,此次模擬只不過是“小試牛刀”罷了。更為關鍵的是,在模擬中,解放軍航母編隊只啟動了電磁干擾系統一種攔截模式,海紅旗防空系統、1130近防炮以及激光武器并未投入攔截,所以才讓美軍AGM-158C導彈乘虛而入。
(055發射導彈)
(1130近防炮)
若實戰,別說10枚AGM-158C了,即使20枚、30枚也很難突破解放軍防御圈。就拿山東艦航母編隊來說吧,通常情況下會配屬一艘055、一艘052D、兩艘054A以及一艘901綜合補給艦,三種驅護艦上的防空火力,足夠應對幾十枚反艦導彈的突襲。另外,航母戰斗群在航行過程中,會有多架戰斗機和預警機在空中巡邏警戒,美軍導彈在接近我方艦隊14公里時才被發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中國研究團隊的該項研究,主要講的是在沒有任何防備的情況下“突然遇襲”,該如何防御AGM-158C這款導彈,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軍事參考價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