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熱愛中國茶,傾心傳世品。本文為原創作品,歡迎轉載分享。本文包含:原詩/寫作背景/注釋及大意
原 詩
《次韻僧潛見贈》
蘇軾(宋)
道人胸中水鏡清,萬象起滅無逃形。1
獨依古寺種秋菊,要伴騷人餐落英。2
人間底處有南北,紛紛鴻雁何曾冥。3
閉門坐穴一禪榻,頭上歲月空崢嶸。4
今年偶出為求法,欲與慧劍加礱硎。5
云衲新磨山水出,霜髭不翦兒童驚。6
公侯欲識不可得,故知倚市無傾城。7
秋風吹夢過淮水,想見橘柚垂空庭。8
故人各在天一角,相望落落如晨星。9
彭城老守何足顧,棗林桑野相邀迎。10
千山不憚荒店遠,兩腳欲趁飛猱輕。11
多生綺語磨不盡,尚有宛轉詩人情。12
猿吟鶴唳本無意,不知下有行人行。13
空階夜雨自清絕,誰使掩抑啼孤煢。14
我欲仙山掇瑤草,傾筐坐嘆何時盈。15
簿書鞭撲晝填委,煮茗燒栗宜宵征。16
乞取摩尼照濁水,共看落月金盆傾。17
《東坡笠屐圖》 李公麟(北宋,局部)
寫作背景
本詩作于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蘇軾時任彭城(今徐州)知州。年42歲。
本詩詩題中的“僧潛”,即僧道潛(1043-1106年),北宋著名詩僧。字參寥。道潛不僅精通佛法,還能文善詩,尤長于絕句。蘇軾謂其“詩句清絕,可與林逋相上下,而通了道義,見之令人蕭然”,又謂其詩深有唐人韻致。名句“五月臨平山下路,藕花無數滿汀洲”、“數聲柔櫓蒼茫外,何處江村人夜歸”、“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東風上下狂”等,均為時人極口稱誦。
蘇軾于1077年4月-1079年3月,任彭城知州。道潛專程至彭城與蘇軾相見。期間,蘇軾作本詩《次韻僧潛見贈》及《次韻潛師放魚》、《與舒教授、張山人、參寥師同游戲馬臺,書西軒壁,兼簡顏長道二首》、《次韻參寥師寄秦太虛三絕句。時秦君舉進士不得》、《與參寥師行園中得黃耳蕈》、《百步洪》、《送參寥師》七首,其寫作密度之高、品質之上乘,在蘇軾應酬詩中,實屬罕見。足以見證兩人的真摯情誼。
2024定青山(普洱生茶,老曼峨古樹)
事實上,蘇軾后因“烏臺詩案”,獲罪貶黃州之初無人敢與之來往時,道潛千里奔波,專程前去長期相伴。甚至蘇軾被貶天涯海角的儋州,道潛也意欲攜眾佛友前往。終因蘇軾苦勸作罷。道潛與蘇軾來往甚密,自然也因此開罪于新黨,曾被勒令還俗數年。
注釋及大意
(待續)
我是青牛君,傾心打造傳世茶品。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祝各位讀者生活精彩,夢想實現!
定青山(357克/餅,5餅/提,20餅/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