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凌晨4時,紅山炮臺指揮官Н.М.Неклюдов涅科柳多夫發動叛亂,正在灰馬炮臺周圍巡邏的掃雷艦“基托波伊”號也參與了叛亂,擁護蘇維埃政權的375人被俘,喀瑯施塔得蘇維埃主席M.И.Мартынов馬爾特諾夫(1918年6月3日擔任)和彼得格勒防御委員會特派員M.K.Артемов阿爾捷莫夫當即被槍殺,其余的人員大多被槍殺只有50人幸免。
9時開始,炮臺與外界的日常電話電報聯系已告中斷。此后,灰馬炮臺(3門152毫米和4門120毫米海岸炮)和奧勃魯切夫炮臺(Обручев,1916年編制6門280毫米、10門254毫米、10門152毫米和4門120毫米海岸炮)也發生了叛變。不過有些出乎白衛軍意料的是,當截獲對方的電報后,波羅的海艦隊在第一時間做好了戰斗準備。
戰列艦“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號
上午8時,叛亂指揮官涅科柳多夫發出兩份電報,一份是給英國分艦隊,寫著“紅山炮臺可以供您使用”;另一份發給了喀瑯施塔得要塞,寫道“加入我們,否則喀瑯施塔得將被摧毀”。下午15時,反叛的紅山炮臺以電話向喀瑯施塔得要塞給出了關于投降的最后通牒,給與考慮的時間是15分鐘。15時15分,紅山炮臺的305毫米火炮開始向喀瑯施塔得開火,大部分炮彈都落在了港灣、錨地和艦艇停泊區內,由此可見對方意圖明顯,試圖首先摧毀紅軍機動隊的艦艇。當然,還有一部分炮彈落在城內,但未造成嚴重損失。
20時40分,紅海軍的兩艘戰列艦開始了還擊。“彼得羅巴洛夫斯克”號與“安德烈-佩爾沃茨萬內”號分別在大錨地和托爾布欣燈塔對炮臺進行射擊,射擊效果良好,炮臺沒有多久就升起一片煙火,炮臺火力不久也開始有所削弱。由于遭到紅山炮臺對港灣的試射,紅海軍的一些掃雷艦和布雷艦則轉換了停泊錨地。
1911年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
在海上戰列艦還擊炮臺的同時,紅軍在奧拉寧包姆迅速組建了第7集團軍的海岸集群,準備從陸地進攻,收復炮臺。部隊包括第1遠征隊:500人和4門炮;第2遠征隊:800人;彼得格勒海軍支隊:800人,2列裝甲列車和2輛裝甲車。此外,集群還編入了步兵第104團部分部隊等,合計4500余人。為了支援陸上部隊的行動,派出了2艘驅逐艦進行火力支援。這一天,戰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消耗113發305毫米炮彈。
從6月14日黎明開始,兩艘戰列艦與炮臺進行了整整一天的炮戰。“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由于消耗了大部分主炮炮彈,射速只得改為每5分鐘進行一次2門炮的齊射。11時15分,紅軍司令部派出了1架水上偵察機前去偵察通往喀瑯施塔得的海上要沖。而2艘戰列艦也得到了巡洋艦“奧列格”號的支援。
一戰時的152毫米海岸炮
17時52分,喀瑯施塔得的里夫炮臺(Риф,裝備4門254毫米和8門152毫米海岸炮)也向紅山炮臺進行了射擊。20時30分,戰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的射擊準確命中炮臺,引起炮臺爆炸而起火。21時-22時,航空兵出動,投擲了14個2普特炸彈(筆者注:1普特為40俄磅,等于16.3805公斤;投彈總重量為458.654公斤)和發射子彈7000發。22時,紅山炮臺向奧拉寧包姆射擊,目標直指水上飛機場和機庫地區,紅軍水上飛機進行了相應的轉移,改為駐扎到古士耶夫航空站。23時45分,戰列艦“安德烈-佩爾沃茲萬內”退出戰斗,進行加煤和機械小修。這一天,“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共對炮臺進行5次射擊,消耗305毫米炮彈254發。
當天深夜,緊急組建起來的第7集團軍海岸集群在A.A.斯托羅任科的指揮下向紅山炮臺和烏斯特-魯季查挺進。
紅山炮臺的305毫米海岸炮
6月15日,雙方交戰繼續激烈地進行。戰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繼續對紅山炮臺進行射擊,巡洋艦“奧列格”號則開始炮擊灰馬炮臺。而紅山炮臺的火炮射擊似乎目標不明確,時而轟擊喀瑯施塔得,時而是奧拉寧包姆,時而又去轟擊從陸上進攻的紅軍,這些射擊基本上沒有對紅軍和紅海軍造成威脅。沒有任何一艘艦艇被擊沉,最多只有彈片的輕微損傷;也沒有任何一架飛機被擊毀;城市方面建筑物基本也沒有遭到毀壞。
7時15分,得到2艘驅逐艦和2列裝甲列車火力支援下的海岸集群開始進攻紅山炮臺。11時,紅軍陸上部隊占領了大博爾基和小博爾基,隨后向利果羅沃進攻。而在納爾瓦地段的紅軍也開始了進攻。
16時,灰馬炮臺炮擊進攻的紅軍但沒有任何效果,于是敵軍左翼開始向后敗退,陸續有人向紅軍投誠。17時,紅山炮臺停止了射擊。夜晚,紅山炮臺敵軍開始全面撤退。
1919年6月15日對紅山炮臺聯合攻擊示意圖
6月16日零時30分,海軍支隊和步兵第4團先頭部隊開進紅山炮臺,在最短時間內修復了305毫米岸炮。12時30分,在“奧列格”號巡洋艦炮火掩護下,紅軍占領了灰馬炮臺。傍晚,隨著海岸集群進至科瓦希河,整個地區局勢全部恢復!
這一天,“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列艦對炮臺進行4次射擊,消耗305毫米炮彈201發。
當天,第7集團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以特別命令嘉獎在平叛戰斗中表現英勇的海軍軍人。
1919年的斯大林
而在當得知紅軍收復紅山炮臺的一刻,斯大林在16日下午14時30分向列寧拍發了一份極具重要意義的電報。全文如下
“在攻占紅山炮臺后,收復了灰馬炮臺,其中火炮均完整無損,現在迅速檢查各要塞和炮臺。
海軍專家們曾堅持說奪取紅山是顛倒海軍科學。而我,只能說這是悲觀科學。紅山之所以能夠迅速占領,只是由于我也就是說由一班不懂軍事的人員,對此戰事采取了極堅決的干涉結果。我們曾經采取和撤銷他們給海上、陸上作戰命令,并強迫使之執行我們的命令。
我認為我有義務呈報,雖然我對科學還是完全尊敬的,將來我還要這樣做的”。
在鎮壓叛亂過程中,紅海軍出動了2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一共消耗738發305毫米、408發203毫米、750發130毫米和145發100毫米炮彈。
1919年6月13日-16日平定紅山炮臺叛亂示意圖
作為紅海軍歷史上的第一次協同作戰,它有著非凡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攻占紅山炮臺的戰役,是對蘇聯軍事學術的卓越貢獻,是組織和實施陸、海、空三軍協同攻克堅固海防工事的典范。紅海軍日后總結認為,具備如下特點
-準備時間極短:正因為紅軍的高效組織和快速反應,才使得白衛軍方面沒有及時組建預備隊支援反叛部隊,英國艦隊才沒有迅速反應去支援反叛部隊,而反叛部隊撤退積極倉促從而沒有時間去炸毀炮臺的火炮、彈藥庫等
-海軍艦炮的使用:此次作戰紅軍將戰列艦305毫米主炮作為主要突擊武器決心完全正確,盡管許多海軍專家們提醒約瑟夫同志1916年英國艦隊在達達尼爾海峽的敗北,應該說這件事上斯大林表現出了自己的決斷風格!因為與炮臺的主炮實力勢均力敵(筆者注:2艘戰列艦上共有16門305毫米主炮,不過由于炮彈不足等后勤原因,無法做到全部火力齊射),所以可以在技術上和精神上與叛軍對抗,才能有效壓制反叛部隊的兵器并影響他們的士氣!
M9水上飛機
-航空兵:雖然在戰役中由于數量有限,僅僅起到輔助作用,但當時紅軍在這一地區可以掌握的全部水上飛機悉數參戰,與各軍種緊密配合,在偵察敵情、轟擊炮臺、支援陸軍進攻等方面發揮了自身的作用。
而英國分艦隊直到6月16日才得知炮臺叛亂的消息,實際上此時叛亂已經被平息。6月16日18時55分,英國分艦隊司令考恩少將向喀瑯施塔得發出了電報,告知可以保證支援投降的艦船上人員生命安全,所有駛來的艦船掛白旗以10節速度行駛。顯然,這個純屬馬后炮。之后,高速魚雷艇分隊(2艘)指揮官海軍少尉阿加(Augustus William Shelton Agar)決定主動出擊幫助反叛分子。6月18日,紅海軍唯一1艘有作戰能力的巡洋艦“奧列格”號被英軍魚雷艇CMB-4號擊沉。6月30日,阿加晉升為海軍中尉。
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勛章的海軍軍官,中間為阿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