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2 日,在山西太原的一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上門測量暖氣溫度,實際測量結果為 12.5℃,然而卻被記錄為 18.5℃。當業主發現這一貓膩后,當場發飆怒斥,但工作人員卻淡定地玩著游戲,對業主的憤怒毫無反應。業主們紛紛質疑:這虛假的數據究竟是誰改的?
據業主介紹,當天中午,物業的兩名工作人員來到她家中進行測溫。初步測溫結果顯示,室內溫度僅為12.5℃,遠低于國家供暖標準要求的16-24℃。為了驗證這一結果,業主讓物業人員再次測溫,并打開了空調進行對比。結果顯示,即使打開了空調,室內溫度也只有17.5℃。然而,當物業人員填寫測溫表格并要求業主簽字確認時,業主卻發現表格上的溫度被改寫成了18.5℃。
面對這一明顯的篡改行為,業主當場表示質疑,并質問物業人員為何要修改溫度。然而,物業人員的反應卻讓人大跌眼鏡。他們不但不承認修改過溫度,還一邊玩著手機游戲,一邊漫不經心地回應業主的質疑。其中一名物業人員甚至反問業主:“誰改了?”完全無視業主的憤怒和不滿。
這一事件被業主拍攝成視頻并發布到網絡上,迅速引發了網友的關注和熱議。許多網友對物業人員的態度和行為表示憤慨,認為他們缺乏職業道德和責任心。有網友指出,這種先繳費后供暖的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如果改為先供暖后繳費,或許能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同時,也有網友分享了自己使用壁掛爐等自主供暖方式的經驗,認為這或許能成為解決此類問題的有效途徑。
對于此次事件,物業方面尚未給出正式回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事件已經嚴重損害了物業在業主心中的形象和信譽。作為服務業主的機構,物業應該積極回應業主的訴求和質疑,而不是敷衍了事甚至公然作弄。
如何確保供暖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如何保障業主的合法權益?這些問題都需要相關部門和機構認真思考和解決。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力度,確保供暖服務到位;同時也希望物業公司能夠提升服務質量,積極回應業主的訴求和質疑。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更加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
來源:北京廣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