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的說,以綠色合成燃料驅動內燃機,這條技術路線在環保、成本、安全、便捷和運輸效率上優于電池車。
就環保來說,綠色合成燃料使用風光棄電,全是綠色能源。
這里解釋一下風光棄電,受限于風 、 光發電的間歇性及波動性特性 , 形成低谷不要 、 高峰不送現象,最終導致偏高的棄風棄光率 。
據統計,2024年2月有7個地區棄光超10%,依次為:西藏棄光29.1%、河北棄光12.6%、江西棄光12.5%、湖北棄光11.7%、蒙西棄光11.4%、青海棄光10.3%、陜西棄光10.3%。
使用風光棄電制作合成燃料就是變廢為寶。
鋰礦開采,電池制造和回收都會帶來碳排量,而且都是高污染。
就成本來說,鋰電池車壽命一般是8年左右,內燃機車輛壽命可達20年,內燃機車對國家和社會而言是節約資源。何況綠色合成燃料能與現在燃油車工業兼容,基礎設施和生產線都能利舊。
就安全性而言,綠色合成燃料自燃風險低于鋰電池。
就便捷性而言,綠色合成燃料補能便捷,無續航焦慮。
就運輸效率而言,相對于輕便的油箱,車輛攜帶幾百公斤的電池,是運輸效率的巨大浪費。即便將來實現固態電池量產,電池車在運輸效率也依然不如液體燃料車輛。
就技術障礙而言,合成燃料要比固態電池小的多。
以吉利正在推廣的甲醇燃料為例。吉利在阿拉善建設年產50萬噸綠色甲醇項目,使用電解水制氫耦合工業捕集的二氧化碳合成綠色甲醇,50萬噸項目達產后預計年減碳75萬噸。
依托當地豐富的風光電資源,阿拉善綠色甲醇能源基地未來可年產2-3億噸綠色甲醇。如果將這些綠色甲醇替代汽柴油作為車用燃料,大約相當于5個大慶油田的石油產量。
誠然,甲醇最大的問題是對橡膠件有腐蝕性,這個問題可以用耐腐蝕橡膠來解決,至于一些人抨擊甲醇有毒性,不要直接飲用甲醇,或短時間吸入高濃度甲醇,基本不會中毒。
何況合成燃料種類很多,可以開發更安全的合成燃料。
簡言之,合成燃料在綜合效益上優于現在的電池車,技術難度也更低,電池車未來會成為政策催生的中國特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