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爆發戰爭。很快,美國和眾多西方國家就迫不及待的加入進來,企圖削弱俄羅斯的有生力量,將其拖垮。為此,這些國家是不遺余力的出錢出裝備,甚至還接收大量烏克蘭的難民。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他們對待俄羅斯的態度,各種制裁源源不斷,不僅將其踢出了SWIFT結算體系,還對俄羅斯的能源出口也進行了嚴苛制裁。
按照他們的預想,經歷這一切的俄羅斯應該很快就要撐不住了。結果局勢卻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順利,烏克蘭在戰場上的表現不佳,丟失大片土地,烏總統澤連斯基只能頻頻向西方求助。
而歐洲的國家在沒有了俄羅斯出口的便宜能源后,也需要盡快找到新的代替方。此時的美國占據了優勢地位,開始向他們高價出售天然氣。根據相關的數據顯示,美國天然氣的價格甚至是俄羅斯的兩倍。
如此一來,歐洲國家的居民就不得不增加支出,需要大量能源維持生產的工業成本也相應會提高,以至于德國一些工廠為避免或減少虧損,就會選擇停產或者減少生產。
從中就可以看出,在支持烏克蘭的過程中,西方國家并沒有獲得他們想象中的收益,那么他們是否還會像之前一樣全心全意的援助烏克蘭,就很顯而易見了。
再加上美國大選的結果可是特朗普勝出,這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對于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早有意見,甚至可以說是不滿。如今俄烏沖突還沒有結束,特朗普卻是馬上要入主白宮,這樣的情況對于澤連斯基來說可不是好消息。
不過,眼看烏克蘭這張牌的作用越來越小,俄羅斯的另一個鄰國格魯吉亞又開始頻繁出現問題,如今更是出現了“兩個總統”的神奇現象。
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在去年的10月份就已經有所征兆。當時正逢格魯吉亞議會選舉,其中格魯吉亞夢想黨以超過半數的得票率占據了議會的大多數席位,順利保住了自己的執政地位。
但是這個結果可不是格魯吉亞總統想要看到的,他聲稱這個結果存在問題,他是不會承認的。
至于格魯吉亞國內親西方的反對派對此就更加難以接受,不僅宣稱選舉造假,還發起了參與人數眾多的抗議游行。
親西方的反對派一直想加入歐盟,再加上格魯吉亞確實在2023年末得到了歐盟候選國的資格,因此他們覺得加入歐盟是“大勢所趨”,歐盟也拿這件事當籌碼。
可是作為執政黨的格魯吉亞夢想黨對于“入歐”的態度卻比較謹慎,因為格魯吉亞和俄羅斯不管是從地緣政治角度還是曾經的歷史淵源來說,都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尤其是在貿易往來方面。
一旦格魯吉亞真的“入歐”,那么必定是要跟隨歐盟要求,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是這樣做帶來的后果是格魯吉亞不愿意承擔的。而且,在如今的情況下,如果決定失誤,那么格魯吉亞很有可能會步上烏克蘭的后塵。
但是這樣的政治考量落在反對派的眼里就變了味,那就是格魯吉亞夢想黨“親俄”。這樣一來,雙方就站在了對立面上,出現這樣的結果也并不是很意外。
再加上2023年格魯吉亞還出臺了“外國人代理法”,對那些外國投資占比過多的媒體等組織進行登記。他們不僅會被看成是為外國勢力利益效力的組織,還要定期披露自己所接受的捐贈信息。
這一法律的實施無疑是直接戳破了西方國家經常使用的某些手段,也導致格魯吉亞和歐美國家的關系直線下滑。
所以議會選舉結果出來后,看到執政黨還是格魯吉亞夢想黨的歐美國家自然不是很樂意,于是美國和歐盟都講選舉違規。
歐盟以為手里有格魯吉亞“入歐”的軟肋,沒想到格魯吉亞總理科巴希澤直接宣布“入歐”事宜等到2028年再議。由此可見,反對派的“入歐”夢,短時間內是實現不了了。
反對派的夢碎,格魯吉亞總統祖拉比什維利的總統位子也難保。在去年的12月,其總統任期就結束了,當時格魯吉亞的中央選舉委員已經選出卡維拉什維利擔任新總統,并且在12月29日就正式任職了。
但是前總統不肯下臺,不愿意認輸,這就導致了“兩個總統”的出現。格魯吉亞如今的情況,不免讓俄羅斯頗為擔心,畢竟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哪怕到了現在,澤連斯基也還想著加入北約。
不過,2024年的最后一天,我國和俄羅斯進行了通話,表示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會動搖,這或許是個難得的好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