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辦公、一體化管理、一張網通辦……2024年5月30日以來,岑溪市人民法院以建設現代化執行服務體系為目標的執行服務中心正式啟用,對執行立案、案件查詢、聯系法官、信訪接待等事務集約辦理,推行“咨詢有人答、立案有人引、信訪有人接、找人有人約、材料有人收”的“一站式”服務。執行服務中心改變傳統執行服務窗口單一立案受理的功能定位,完善便民服務、溝通聯系、信息公開等多種類別服務功能,打通執行服務“最后一公里”。執行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以來,已接待4000人次,執結案件1525件,執行到位案款1億余元。
1
服務升級,執行質效提升
“建設執行服務中心旨在以提升群眾執行服務體驗和集約化資源配置,打造密切聯系群眾的橋 梁和紐帶,為當事人提供更加便捷的司法服務。 ”岑溪市法院院長譚巧華表示。
“我是來給被告還錢的,上了年紀,不會網上轉賬。現在有了執行服務中心,專人專辦,方便多了。”2024年10月24日,當事人劉某在窗口辦理業務時說出自己的感受。
過去,岑溪市法院在訴訟服務中心開設一個執行窗口,現在執行窗口已升級為占地面積152平方米的執行服務中心,建成一體管理,以無紙化、數據化為依托,以執行服務中心為抓手的“一體兩化一中心”現代化執行體系。
“執行法官的工作性質導致他們經常在外辦案,當事人打不通電話就會對執行法官產生不滿和誤解。執行服務中心建立起當事人和法官之間的橋梁,真正實現一體化管理。”執行干警說。
2022年6月29日,岑溪某農業公司因未按時履行給付義務,被岑溪市法院依法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后該公司籌措資金履行完畢。但因其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對其經營產生了一定影響,該公司遂來到執行服務中心信用修復窗口,向法院申請信用修復。岑溪市法院經過綜合評估,將該公司從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中屏蔽。
“有履行意愿的失信被執行人,可以正當事由在執行服務中心申請信用修復,經法院審查認為符合條件的,在保障申請執行人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可以暫停對其適用信用懲戒。”岑溪市法院執行局局長黃友介紹,去年以來,岑溪市法院已對12家被執行企業實行活封活扣,對3家企業實行信用修復。
執行服務中心啟用以來,突出“為民服務”導向,岑溪市法院委派經驗豐富的執行立案人員到執行服務中心大廳常駐,從事接訪、接收材料等工作,每周還設置執行局局長接待日,讓群眾辦事更方便。
2
智慧升級,數據賦能增強
執行服務中心就如同醫院的導診臺一般,針對當事人的“病因”,引導群眾至不同職能的窗口,交由工作人員辦理,執行法官從大量繁瑣的執行輔助性事務解脫出來,安心“問診”,開出“藥方”。改造升級后的執行服務中心,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在辦理時限上“做減法”。
2022年9月,徐某因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遂向陳某提出借款。陳某通過微信轉賬的方式向徐某交付借款7000元。后陳某經多次追償借款未果,于2023年11月向法院提起訴訟。岑溪市法院經審理,判決徐某應歸還借款本金7000元。然而,徐某一直未按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期限履行義務,陳某遂向法院申請執行。
2024年9月24日,執行服務中心收到徐某的行跡線索,遂流轉至執行法官。執行法官結合大數據綜合分析研判,認為徐某可能在某酒吧出現,遂趕到現場“守株待兔”,果不其然,徐某帶著幾個朋友來到了該酒吧消費。面對法官的“抓現行”及釋法說理,徐某當場履行給付義務。
這是岑溪市法院執行服務中心數據賦能執行工作的一個縮影。
數字時代,互聯網技術不僅重塑了司法審判的流程,也為執行賦能增效。岑溪市法院打通執行數據在智慧執行系統、執行指揮中心、執行服務中心、各辦案團隊之間的“壁壘”,將執行數據匯集到執行服務中心,經綜合管理、研判后,再對外集散到各個當事人,實現“數據”代替人員“跑腿”。
3
資源升級,團隊戰力強勁
破解執行難,隊伍是關鍵。岑溪市法院秉持“如我在執”理念,依托執行服務中心,推進執行工作由原來的單兵作戰轉變為團隊作戰,組建了執行罰金案件團隊、執行小標的額案件團隊、執行金融案件團隊等執行團隊,實行類別化的辦案模式,讓執行工作更專業、更有序,實現簡案快執、繁案攻堅。
2024年6月24日,岑溪市法院依法對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作出判決,被告黃某承擔70%賠償責任,賠償1288.2元給原告覃某。然而,判決生效后,黃某拒不履行義務。
“法官,我在事故中受傷,生活實在困難,希望盡快得到賠償。”2024年10月22日,覃某向法院說明原因并申請強制執行。因為執行標的只有1000多元,執行服務中心在受理案件后,將案件分配到“小標的額”執行團隊。執行團隊多次聯系黃某,向其釋法明理,但黃某仍不履行義務。12月11日,執行團隊來到黃某家中,不見其蹤影,便向其家屬說明情況,闡述黃某不履行義務面臨的法律后果。其家屬聽后,表示愿意代替黃某履行。
小標的,大民生。有些案件標的小,卻實實在在關乎當事人的切身權益。執行服務中心對案件進行“繁簡分流”“按類分配”流轉給對應的執行團隊,實現案件快執快結,將“紙上權益”兌現為“真金白銀”,提升群眾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
來源:廣西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