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2025年,日本將迎來戲劇性變化,不少人會越來越窮。
進入前所未有的老齡化社會
日本人口中,幾乎三分之一是65歲以上的人老年人,其比例為世界最高。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口增加,年輕人口在不斷減少。
日媒稱,日本團塊世代(1947 - 1949年出生)從2012年就開始加速老齡化。團塊世代的出生人數約達806萬人,其動向在就業和消費等方面經常給日本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到2025年,團塊世代將全部超過75歲。一旦成為后期高齡者,生病和受傷的風險就會提高,醫療和護理需求必將激增。
另外,日本第二次嬰兒潮(1971 ~ 1974年)出生的團塊次代(出生人數約816萬人)到2040年,全員也將超過65歲。屆時,日本老年人占總人口比例將達到34.8%;預計在2070年,日本總人口將減少到8700萬人。老年人所占比例為38.7%。
社會保障費用的膨脹和人手不足的增加
2025年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是醫療、護理、養老金等社會保障費用大幅度增加。社會保障支出從1990年的47.4萬億日元,增加到2024年的137.8萬億日元,增加了近3倍,其中最大的是醫療和護理的支出。
二是勞動力短缺。2007年,團塊世代迎來60歲退休年齡時,人們對“大量離職”帶來的勞動力不足產生了極大的擔憂。由于年金不足,老年人的就業人數也在增加,但目前趨于飽和。勞動人口的減少和老齡化將成為經濟增長的拖累因素。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接納外國人才也將成為不久將來的討論話題。
日媒稱,從不同領域來看,醫療和護理問題尤為嚴重。在護理行業,由于勞動強度大、工資低等因素,年輕人對此不太感興趣。根據厚勞省2024年7月公布的匯總數據,2022年度護理職員人數的基礎為215萬人,到2026年度需要增加約25萬人,2040年度則需要增加約57萬人。
50多歲就業冰河期一代的“真實養老問題”
2025年問題還有很多。
首先,與團塊世代相關的是團塊次代的問題。團塊次代是泡沫經濟崩潰后,1993 ~ 2004年間“就業冰河期一代”的先驅,多數非正規雇傭者被稱為“迷惘的一代”。2025年進入了可以真實預見其晚年不安的時期。
首先是父母老齡化帶來的生活貧困。許多就業冰河期一代與父母住在一起,依靠父母維持生計的情況也不少。據總務省相關數據顯示,即使在2016年,與父母同居的壯年未婚者(35 ~ 44歲)人數就達到了288萬人,著是1980年的7倍以上。但隨著父母親的收入減少,生活逐漸就進入了貧困。
由此可以預測,今后老年人所能領到的養老金,會越來越少。養老金的金額由工作時代的工作方式和工資決定。根據厚生勞動省24年推算,1974年出生的人在65歲時領取的養老金金額(按24年的物價水準計算的實質值),每月不到10萬日元的人約占4成,男性約占20%。
前不久剛從東京搬家到茨城縣的渡邊(70歲)表示,在東京生活費太貴了,自己的養老金每月就9萬日元。出去房租,生活費就沒有了。所以每周都要去做清掃樓房的短工,補貼家用。但自己越來越老,清掃工作逐漸力不從心,所以就決定搬家到茨城的鄉下來了。這里房租每月就15000日元,單靠養老金,還是能維持生活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