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間站又上新了,此次跟隨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航天員王浩澤一起露面的是一個被稱為“小航”的智能機器人,從公開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航天員與它之間有趣的互動,不禁讓人感到中國空間站是越來越科幻了!
中國空間站在一次次的經驗全世界,從2021年發射組建以來,已經有八艘載人飛船造訪空間站,從最開始的單艙結構到現在也是常規的“三艙三船”構型,支持短時間內六名航天員在軌飛行工作。
目前正在空間站執行任務的是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不久前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在航天員王浩澤以及地面工作人員的輔助配合之下,完成了在軌期間首次出艙太空行走任務,并且創造了人類載人航天持續太空行走的時長歷史,出艙持續工作超過9個小時。
神舟十九號的首次出艙太空行走,完成了對空間站外部關鍵設備設施的碎片防護裝置安裝工作,畢竟在太空飛行并非我們想象中那么安全,太空中遍布著太多的隕石碎片以及太空垃圾。
神舟十九號除了入軌之初完成了“迎來送往”的重要工作,包括送神舟十八號下行、天舟七號下行以及在軌接快遞迎天舟八號之外,還按照計劃進行了各項實驗(試驗)任務,以及對空間站的駐守。
這次一個可愛的小機器人跟隨航天員王浩澤一起亮相,在航天員的語音控制之下,“小航”智能空間站機器人按照指令完成了相關的動作,例如在空間站內“上升”、“下降”“移動位置”,還可以根據語音指令給航天員拍照。
尤其是在空間站內的失重環境,讓智能機器人“小航”的一舉一動看起來頗具科幻性。據悉這個小機器人是由哈工大一科研團隊設計研制的,目前只是功能測試在軌驗證階段,后續隨著優化,這個小機器人還可以協助航天員在空間站內移動拍照、艙內巡檢、物資管理、產品檢查、答疑等,當然它還可以是一款聊天機器人可以與航天員進行情感互動。
看到這里大家不禁想到了,在很多的科幻影視劇中都會有這樣一個高智能、甘于奉獻、無所不能的小幫手,協助主人公完成各種任務。
很多外國網友看到這一幕當然也是“苦辣酸甜”各有不同,有些人感嘆中國航天的發展與崛起,有些網友質疑這是AI合成,還有很多人并不相信他們看到的那一幕。其實不知不覺中,中國航天早已經悄然走到了很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講,中國航天的發展并不具有排他性,我們歡迎國際合作伙伴加入中國空間站等項目,一起探索太空!
其實也正是因為這樣,美國的很多國家都比較急躁,它們非常擔憂會失去在太空領域的盟友,尤其是隨著國際空間站漸入暮年,而中國空間站卻是當打之年。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不愿意早早退役國際空間站項目,即使俄羅斯要在2028年退出國際空間站,但是美國仍舊堅持著運行國際空間站到2030年,它們擔憂自己的載人航天中斷!
其實這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畢竟接替國際空間站的是商業空間站,NASA并不能保證商業空間站的成熟型,可以與國際空間站來一個無縫連接。現在NASA最害怕的就是早早的退役了國際空間站,而屆時商業空間站卻支棱不起來,那到時候可就慘了!
真的要經歷他們自己所擔憂的那種情況,太空之上只有中國空間站在運行,很多美國曾經的太空合作伙伴轉頭加入中國空間站項目,在大家都有空間站可以使用的時候,唯獨美國沒辦法參與中國空間站項目,沒有辦法,這都是它們自作自受!
目前中國空間站已經進入穩步發展運行的狀態,2025年將會迎來三次發射任務,包括兩個載人飛船以及一個貨運飛船,未來幾年勢必還會有外國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屆時就是有人歡樂有人愁了!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