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是為了入場,但最終還是為了離場。
近日,上市公司中電電機公告,大股東協議轉讓的股權完成了過戶登記,原實控人王氏三父子,又落袋了2.92億,離清倉又近了一步。
中電電機上市前,幾乎就是王盤榮、王建裕、王建凱父子三人的公司,合計持股比例高達96%。
再看現在,父親王盤榮已經清倉了,兩個兒子王建裕、王建凱合計持股還剩25.78%。
從96%到25.78%,減少的這70%的股權,除了IPO時被稀釋掉了24%,父子三人實打實賣掉了46%。
根據歷史公告統計,父子三人已合計套現了13.5億,不過,比13.5億這個數字更有看點的是交易的價格。
王氏父子喜歡打包賣,13.5億的套現中,有12.2億都是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賣出的,而兩次的賣價都讓人嘖嘖稱奇。
第一次是2018年11月8日,中電科技前一天的收盤價是10.07元,但王氏父子與接盤方簽訂的協議轉讓價是14.88元,溢價48%。
第二次是2024年7月26日,也就是開頭提到的剛剛完成過戶的這一次。
簽協議的前一天,中電科技收盤價是8.23元,而王氏父子與接盤方簽訂的協議轉讓價是11.01元,溢價34%。
別人轉讓都是協議前一天的股價打8折,而王氏父子卻能次次高溢價,可謂是把賣公司賣出了新高度。
業如其名,中電電機的主營業務就是電機,簡單說就是發電機和電動機,客觀地講,這個業務并沒有多么深不可測的想象空間。
而中電電機在中國電機行業里也沒有多么顯貴的地位,如果拿2024上半年的成績單來做個比較,在24家電機行業的上市公司中,中電電機的營收倒數第三。
無論從行業還是公司業績,都找不出支撐王氏父子高溢價的理由。
不過,復盤王氏父子的致富史,從起家到套現,倒是都有國資的“助攻”。
中國電機工業的歷史是從上海開始的,1917年就在上海誕生了第一臺直流發電機,但實際上,離上海不遠的無錫也是我國電機工業的重要城市之一。
從50年代起,無錫就已經辦起了電機廠,改革開放后,電機工業得到進一步發展,而中電電機的起源就是在改革開放的關鍵之年1992年開始的。
那一年,無錫華莊鎮蔣洞村村委會撥款110萬籌建了華申熱工流體設備廠,主要生產電機用的冷卻器,曾在電機廠干了多年的王盤榮被任命為廠長。
而1998年廠子股份制改造之后,王盤榮一家人都成了股東,再到2002年,王盤榮一家把除村委會之外的其它村民股東的股權都收購了,持股達到94.46%。
村辦集體廠算不算國資?本質上來說算,畢竟,村里面的錢也是從國家財政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村企也就是地方國資企業序列中的最小單位。
所以,村辦集體企業變成王氏家族企業的本質就是國資變民營,這是國資對王氏父子的第一次政策性“助攻”,讓王氏父子正式起家了。
給電機廠做了多年的配套,王氏父子已經摸透了電機整機從研發、生產再到銷售的所有環節,加上又有核心技術人才周躍的加入,2003年,王氏父子設立了無錫電機廠,就是現在中電電機的前身。
周躍不簡單,曾是上海電機廠的副總工程師,進入中電電機后就擔任總工程師、常務副總,可以說是撐起了中電電機前期的技術,是大功臣。
所以,2011年無錫電機更名中電電機,并開始籌劃IPO的的時候,王氏父子把股權的4%轉讓給了周躍,于是才有了開頭提到的三父子持股96%。
IPO謀劃了3年,中電電機于2014年成功登陸上交所,而上市后三年的限售期一過,父子三人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了減持計劃。
中電電機是2014年11月4日IPO的,而父子三人的減持計劃是2014年11月22日發布的,銜接得相當緊密。
當然,如前所說,在二級市場的收獲并不多,也就1.3億,大頭靠的是打包出售的協議轉讓,而給王氏兄弟協議轉讓“助攻”的就是寧波君拓,一家由多路國資組成的投資公司。
2018年11月,寧波君拓攜手珠海方圓與王氏父子簽訂了合計26.47%的股權轉讓協議,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一次轉讓,溢價了48%。
這筆轉讓,王氏父子一次性套現了9.3億,父親王盤榮清倉離場,王建裕、王建凱兩兄弟則把股權委托給了對方,讓出了實控人的位置。
高溢價、大比例接盤,按理說,寧波君拓應該是很看好中電電機的長遠發展,然而2024年7月,寧波君拓也不想干了,拋出了轉讓計劃,要讓位于人。
而寧波君拓不止是自己轉讓,還帶著王氏兄弟一起飛,根據協議,一共轉讓30%的股權,寧波君拓只占了18.82%,王氏兄弟占了11.18%,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王氏家族的第二次轉讓。
彼時中電電機股價只有8塊多,但國資轉讓不能虧啊,于是寧波君拓刨去接盤以來的各種紅利收入后,得到了13.3元的對價,溢價高達62%。
王氏兄弟雖然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待遇,但畢竟同一筆轉讓,也跟著沾了光,獲得了34%的溢價,一次性套現了2.92億。
實際上,這兩次轉讓讓人嘖嘖稱奇的不止是交易價格,還有業績承諾。
兩次轉讓都涉及到實控人變更,原實控人就要向新實控人做出業績承諾,而兩次承諾都相當溫柔。
王氏兄弟交出控股權的時候給寧波君拓的承諾是2018-2021年連續4年利潤為正,而2017年中電電機的利潤是3300萬,這個承諾聊勝于無。
如今寧波君拓讓出控股權給出的承諾是2024-2027年連續4年營收不低于4億、利潤為正,合計凈利潤只要大于2500萬就算過關。
而中電電機2024年之前的5年營收都在6億以上,而2023年一年的凈利潤都有4300萬,相比之下,未來的業績承諾同樣是聊勝于無。
好價格、低承諾,一切都太和諧了,而自從寧波君拓宣布讓位以來,中電電機的股價也和諧,5個月漲了3倍有多。
原實控人王氏父子三人肯定沒虧,接盤后再賣出的寧波君拓也沒虧,現在接盤的新實控人則已經浮盈超過100%,連中電電機的股民也跟著吃了一波大福利。
你好,我好,大家好,或許這才是中正電機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