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我國古代的千古一帝,功績無人能及。同時,他也是一位暴君,讓天下不少人痛恨他。
歷史上,曾有3位刺客試圖刺秦始皇,2人失敗后被殺,1人逃掉了,最后成功推翻了秦王朝。
一、 荊軻
荊軻,是受燕太子丹所托,前去刺殺秦王嬴政的。
秦王嬴政在位期間,秦國的國力已經(jīng)遠超6國了,這讓秦始皇野心膨脹,開始了秦滅六國之戰(zhàn)。
燕國是個弱國,不是秦國虎狼之師的對手。燕太子丹為了保住自己的國家,想出了刺殺秦王的對策。
燕太子丹給了荊軻2件禮物,燕國的地圖和秦國逃到燕國避禍的叛將樊於期的頭顱,這讓荊軻獲得了秦王的信任,得到了面見秦王的機會。荊軻趁給秦王獻圖之際,“圖窮匕首現(xiàn)”,拿出了藏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荊軻武藝不精,在秦國御醫(yī)的幫助下,秦王反殺了荊軻。
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后,燕國也迎來了滅頂之災。秦王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王翦很快擊敗燕軍,占領燕國大部分地盤。燕王喜為了自保,殺掉太子丹,將他的尸體交給秦國,自己逃到遼東避禍。這只換來了一時的平安,秦國滅掉趙、楚等國后,派兵攻打燕王喜,徹底滅掉了燕國。
二、 高漸離
高漸離是荊軻的好友。
荊軻刺殺秦王時,高漸離擊筑相送,荊軻悲壯地唱道:“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被殺后,高漸離為他給報仇,隱姓埋名,來到了趙國宋子縣。高漸離琴技高超,一天他擊筑時,驚艷四座,讓他暴露了身份。秦始皇得知此事后,想讓高漸離給自己演奏,但又擔心他刺殺自己。他命人熏瞎了荊軻的眼睛,然后讓高漸離入宮演奏。入宮之后,高漸離為給荊軻報仇,用充入鉛的筑擊打秦始皇,但由于眼睛看不見,沒有打中。秦始皇大怒,殺了高漸離。
三、 張良
張良是韓國貴族后裔。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內史騰率兵攻打韓國,他很快擊敗韓軍,俘虜韓王安,滅掉了韓國。
韓被秦所滅后,張良對秦王恨之入骨。之后散盡家財,尋找頂級刺客,要刺殺秦始皇為韓國報仇。
張良找到了一個大力士,他給大力士打造了一個120斤的大鐵錘。隨后,張良派人去打探秦始皇的行蹤。張良得知秦始皇的東巡車隊準備去陽武縣時,他和大力士前往去陽武縣的必經(jīng)之地——博浪沙埋伏。秦始皇的車隊有36輛馬車,張良沒有搞清楚秦始皇具體乘哪一輛馬車,就指揮大力士用鐵錘砸中間最豪華的一輛馬車。乘車者瞬間被鐵錘砸死,可惜不是秦始皇。
刺殺失敗后,張良趁亂鉆入蘆葦叢中,逃離了現(xiàn)場,大力士可能被抓被殺。當時的秦始皇已經(jīng)數(shù)次遭遇刺殺了,讓他變得小心謹慎了很多。為了防止遭人刺殺,秦始皇經(jīng)常換乘座駕,這讓張良很難判斷秦始皇具體乘坐哪輛馬車,這才導致他的刺殺失敗。之后,張良遭到全國通緝。
秦始皇在位期間,大興土木,窮兵黷武,實行嚴刑峻法,讓百姓苦不堪言,對他的不滿日益加劇。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后不久,秦朝就爆發(fā)了陳勝、吳廣起義。
苦秦久矣的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暴秦。天下大亂后,張良準備去投奔起義軍首領景駒。路途中,他遇到了在下邳一帶發(fā)展勢力的劉邦。張良和劉邦一見如故,選擇留在了劉邦身邊。
張良是位頂級謀臣,在他的輔佐下,劉邦的實力不斷壯大。公元前207年,劉邦率兵進入關中,推翻了秦王朝。之后,劉邦和項羽為爭奪天下,又爆發(fā)了楚漢戰(zhàn)爭。劉邦的軍事才能不如項羽,頻頻被項羽擊敗,但他身邊有張良、韓信、蕭何等頂級謀臣武將,最終還是擊敗了項羽。
奪得天下后,劉邦想賞賜齊國三萬戶食邑給張良。張良知道“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他為明哲保身,選擇了他與劉邦初次相遇的留地為封地,即留侯。
之后,張良托辭多病,閉門不出,開始遠離朝堂,不再參與朝中的紛爭之中了。劉邦誅殺功臣時,齊王韓信因為權勢太大,威脅到了皇權,被劉邦殺害。蕭何也遭到劉邦猜忌,只有搶奪百姓田產(chǎn),自污名聲,才讓劉邦放過自己,善終,只有張良始終未遭受劉邦猜忌。劉邦死后,張良辭去官職,云游各地,追求黃老之學去了。朝中的是是非非,爾虞我詐,都與他無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