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我是刑警》細節,就算秦川有破案天賦,還有貴人相助,也要歷經葉茂生案之痛,和預審科磨煉等,他才更從容帶隊破積案。
撰文/ 王小怡兒
《我是刑警》,有網友說秦川破案,就像開了金手指,好像沒有他破不了的案。
就算像秦川這樣,從一開場,就參與偵破128搶劫殺人大案,后來又破糧庫案,良城案,和張克寒案。
工作表現深受上級領導韓局器重,又被刑偵專家武老師當做弟子,職場路上貴人不少。
一路擔當重任的他,也曾經歷過人生的低谷和挑戰。
比如從警之初就相伴的好戰友葉茂生遇害,就給他沉重的打擊。正準備在刑偵一線大展拳腳時,卻被領導派去預審科整理資料。
秦川如何面對好戰友犧牲,卻不能為他申請嚴懲兇手的心痛?
他又該如何在預審科和年長的刑警一起,學著整理資料磨性子?
1 葉茂生案沉重一擊 秦川切身體會程序正義之重
秦川的刑警之路,看似順利卻經歷坎坷,尤其早早經歷戰友生離死別。
他上大學時,指引他走上刑警路的高副所長遇害。
正當他投入128案偵破,抓到高所案的兇手。還沒好好平靜一段時間。
又受到戰友葉茂生突然遇害的沉重打擊。
葉茂生是他出生入死的戰友,也是一起偵破128案志趣相投的好兄弟。
更對他未來刑警之路影響巨大的是,兇手沒有被判死刑。
原因是,沒有進行尸檢,無法提供兇手槍擊的死因證明。
最后正因缺少這個證據,兇手被判無期徒刑,沒有判死刑。
這件事對秦川,還有葉茂生妻子李文,同樣是法律從業者都有深遠影響。
嫌疑人律師提出死因證明沒問題,就算葉茂生因公犧牲,也要講法理,提供扎實證據鏈,這屬于程序正義,也為保證大多數人權益。
這件事,讓秦川深深意識到越是法律從業者,越要重視程序正義,不能為了情,忘記法理。
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對規則,好比法理。
有些規則,就算不適應,也必須按照規則執行。
比如我們地鐵要過安檢,如果急著趕地鐵,有時想偷懶開包給安檢員看就進去。
安檢員會要求你必須過檢,從個人看,趕時間怕麻煩,但從大多數人看,遵守規則地鐵安檢,保證大多數人包括自己的安全、
為了大多數人的公平正義,規則必須遵守,就好比秦川必須堅守程序正義一樣。
2 預審科整理案卷 秦川更明白證據鏈完整之重要
秦川在128大案嶄露頭角,刑偵能力強,觀察力敏銳,敢想敢干。
但也暴露出他的弱點,那就是遇事容易沖動,為破案不顧他人感受,一味向前沖。
最明顯恐怕是他和胡隊的相處,胡隊更講團隊作戰,上下級分明。
秦川和他就像刺頭,不按常理出牌,總和胡隊發生爭執。
韓局干脆把秦川發到預審科磨性子。
秦川來到預審科,發現這里多是年紀大的刑警做內勤,主要工作是整理卷宗完善證據鏈,上報檢察院。
不出外勤缺少立功機會,整理案卷又繁瑣,有些人熬不住就離開了。
沒想到秦川居然干得有滋有味。
他把原來好像退管所的辦公室,整理的干干凈凈。
秦川把被動等變成主動收集,邀請檢察院前往鄉鎮搜集證據,收不到款,用輿論壓力讓對方明白贓款必須上交,很快收回贓款。
這里發揮了秦川敢想敢干的優勢。
預審科最重要的工作,是極大耐心溝通,花時間精力去梳理完善證據鏈,提報檢察院。
看似沒有直接破案有太多表現機會,但秦川收獲對他未來很有幫助的寶貴經驗。
破案光抓到嫌疑人不夠,還要真正提起公訴讓他受到法律的懲罰。
要想案卷成功遞交檢察院,就必須要有足夠完善的證據鏈。
這是法院審判前的重要步驟,也是秦川守護法律公平正義的重要實戰訓練。
不由想起生活中一些事。親戚有高血壓去醫院開降壓藥。醫生問最近除了血壓不穩,血糖和血脂有沒檢查。睡眠如何,情緒是否激動。
親戚有點不耐煩,醫生你開以前開的藥就好啦。
其實,這個親戚不知道,你不提供身體具體情況和相關檢查,就像辦案沒提供完整證據鏈,醫生又如何判定你該吃哪種藥呢?高血壓有好幾種體系,針對不同病因決定吃什么藥。
醫生看病,真的很像查案,根據證據鏈來排查各種因素,判斷誰造成了癥狀,然后開藥。
3 秦川后來屢破大案 口頭禪是完善證據鏈一定要訴出去
秦川一路走來,從河昌市局到省城市局,再到省廳。靠的是不斷帶隊破案的本事,更耐著性子查證據鏈,堅守程序正義。
他后來最常用的口頭禪是,一定要完善證據鏈,保證訴出去。
省城辦東萍案子,通過痕跡專家對血指紋的鑒定,查到真兇,也有嫌疑人口供,還有衣服物證。可說證據鏈比較完善。
秦川覺得還不夠。說再多查一樣,在那個物證衣服上再查一下有沒有DNA,特別是嫌疑人習慣手提的位置。
最后DNA比對成功,多了一個證據,他才安心,這下證據鏈完整,可以訴出去了。
清江兩案偵查歷經18年,當指紋排查終于有了眉目,有鄰城在押人員指紋終于比中,抓到嫌疑人。
經審訊和心理測試,知道作案手槍被嫌疑人扔到江里。
撈槍,要花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暫時抽干江水。
不撈槍,就要靠指紋和口供提起公訴,有可能被打回重新搜集證據。
秦川說,一定想盡辦法撈槍,只有最完整的證據鏈,才確保能訴出去。
最后,依靠清江大量工作人員甚至部隊,終于打撈起重要物證,當年兩案的作案槍支。
這里可以看出,秦川在后來的辦案中,是多么重視證據鏈的完整。
他也給年輕的刑警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這里不僅有秦川在預審科提報卷宗的經驗積累,更有戰友葉茂生案帶來的深刻教訓。
秦川上大學學理論,真正到了刑偵破案,不止理論和天賦,更多是事來教人成長。
生活中也一樣,今天的我們已太多地方學習理論,書里,播客,知識付費,還有人影視劇學習。
但真正能教我用到現實的還是實踐行動。比如寫作,聽再多課,都不如動筆寫一篇一篇文章更有收獲,感觸更深。
怡姐的話
就算我們的命運開局像秦川一樣。
剛開啟刑警生涯,就參與破獲大案得到嘉獎。又一路遇見很多貴人,他也要經過千錘百煉,甚至生離死別才獲得彌足珍貴的經驗教訓,指引他著未來的道路,和影響身邊更多人。
有句話,讀過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理論重要,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中來的教育有時是命運饋贈,有時是慘痛教訓生離死別換來的。
這些實踐中來的生命體驗,加上前人的理論總結,終將讓我們一路披荊斬棘。開辟屬于我們的人生之路。
只愿我們也能像秦川一樣,既為職業理想奮斗,也為更多人留下自己的思考和實踐心得。
本文原創,圖片為網絡精選,侵權立刪。
TIPS:《怡小城》追劇探城,一路成長。
全網同名創作,劇綜成長|城市專欄
主創王小怡,行走半生依舊愛追劇探城,自由寫作5年,城市記者7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