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慢慢明白了, 懂得“好好告別”這件事的重要性,就是人長大了的一個重要標志。
所謂成長,有一部分就是接受那些無比熟悉的名字,終在某一天會離開我們。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鄭重地說一句“再見”,目送他們遠去,也不必追。
2024年離開我們的人依然是一張太長的名單,像是漫畫《龍珠》的作者島山明、《哈利波特》系列里扮演麥格教授的瑪吉·史密斯、周星馳的御用配音石班瑜……
在離去的這些人里,有一些比其他人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更深的痕跡。
在2025年的開頭,我想跟他們再告別一次。
1946年1月6日-2024年7月17日
我們這代人的成長歲月是錯過了鄭佩佩當“武俠皇后”那些年的,我猜很多人可能都跟我一樣,對她印象最深的角色就是《唐伯虎點秋香》里的華夫人,要不就是《臥虎藏龍》里的碧眼狐貍。
《唐伯虎點秋香》劇照
總之,都是她演藝生涯后半段的作品了。
我也是在大學里選修電影評論課時,才第一次認認真真地看了她年輕時拍的那部《大醉俠》。
現在想來那個場景也非常妙,在美國的大學里,印度裔的教授打開了這部1966年上映的香港電影,而我作為全班唯一一個中國人,也是唯一一個不需要字幕就能看懂的人。
在那一刻我真的無比清晰地意識到,香港電影確實曾經影響全球,而年輕的鄭佩佩是那么地光芒四射。
也是看過《大醉俠》之后,我才對她藝術生命的長度有了更真實的體感。
雖然她曾經為了婚姻家庭退出影壇20年,但只要是她在的時候,不管是最開始的初出茅廬還是后來的復出歸來,她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最豐富的可能性留在了電影里,不管演主角還是配角都能出彩。
鄭佩佩把自己活成了一塊記錄香港武俠電影起落的化石。
《臥虎藏龍》劇照
她去世之后,我讀了她的自傳《回首一笑七十年》,其中講生死的部分讓我印象很深。她離婚回歸演藝圈之后送別了很多大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她開始思考,人究竟該如何向這個世界告別。
于是她決定在自己離開之前做完一切該做的,把演藝生涯的所有資料都捐給香港電影資料館,為自己申請了老人公寓,跟兒女溝通捐獻遺體的細節……
一方面我震撼于她居然連離開都不想麻煩別人,另一方面我也由衷地佩服她,能夠有精力和心力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其實是一種難得的好運。
或許當死亡真正到來時,她是微笑著離開的。
1950年10月16日-2024年9月1日
在鄭佩佩離開后兩個月,另一位武俠巨星徐少強也去世了。
兩人在《水月洞天》劇組的合照
他就是那種,很多年輕人或許不知道他的名字,但看到他的臉就會有印象的演員。
他不僅在《水月洞天》、《靈境傳奇》那一波“周易童年神劇”里出現了,甚至在前幾年的《山河令》里都有客串演出。
《山河令》劇照
這一點真的非常香港演員,有主角就演主角,沒主角演就演配角,沒有架子,主打一個勤勤懇懇。
這也讓很多人對他的印象就是,某個眼熟且能打的大叔,而不知道他曾經靠武俠爆劇《天蠶變》紅遍港臺。
我覺得他最妙的一點是,靠武俠劇爆火,同時在生活中也很像好友古龍筆下的那些浪客。
他有很俠氣的一面。
在周星馳還在TVB跑龍套的時候,有一次心情不好到酒吧消愁,沒想到買單時錢不夠場面尷尬,還好徐少強也在場,不僅幫周星馳付了錢,還鼓勵了他。
這也算是他為后來翻紅種下的善緣,他事業低谷時,周星馳力薦他來演《武狀元蘇乞兒》里的趙無極,這才打開反派戲路。
《武狀元蘇乞兒》劇照
但對感情,他又是多情且不負責的。
他有三任妻子,不過最廣為人知的是與女演員雪莉的風流債。
雪莉是米雪的妹妹,和徐少強人認識時才17歲,男方不僅大她15歲,而且還已經功成名就。
少女雪莉面對那時的徐少強毫無招架之力,不僅心甘情愿地當了他第二段婚姻的第三者,而且還為他生下了兩個孩子。而在兩人交往的第6年,雪莉才對他心灰意冷,23歲帶著兩個孩子遠走加拿大。
徐少強雪莉和大兒子的照片
雪莉后來也幾乎沒有公開說過徐少強什么壞話,倒是兩人的兒子曾狠狠吐槽過父親的花心:“他好專一的,專一去溝女。”
這種時候也會感慨,多情的人可能就是容易碰上深情的人。
在雪莉之后,徐少強還與另外一位小自己30歲的女孩結婚并生下兩個孩子,而在他離開后不久,這位年輕的妻子因為哀傷過度心臟病發也去世了。
希望徐少強能在那個世界和老友古龍匯合,盡興喝酒,更希望所有女孩不必碰上“徐少強”。
1938年4月20日-2024年12月4日
最近有個詞被很多人反復提起,“主體性”,而瓊瑤就是用生命踐行了這個詞的人。
她這輩子都在為自己做主,甚至連死亡都不例外。她的遺書里都流露出一種強大的生命能量,她以一種極其自我的方式面對了死亡。
也是她的離開,讓我們再一次被提醒,那個大部分人都相信愛情和浪漫的時代或許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
在她離開前的這幾年,正是“愛情”這個概念被批判地最兇的幾年。
一方面,女性意識覺醒,越來越多女性意識到愛情背后存在的風險,另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取向逐漸保守,瓊瑤宣揚的那種“轟轟烈烈的愛情”很多也不再符合大家的道德標準。
《情深深雨濛濛》劇照
不過現在回看她的作品,也會發現,瓊瑤筆下的愛情也是一種挑戰權威、反抗父權的武器,只是現在女性自我成長的路徑越來越多,才會顯得瓊瑤過于“戀愛腦”。
《情深深雨濛濛》劇照
你說愛情徹底消亡了嗎?那倒也沒有,只是越來越多人不再渴望它,而是覺得有也很好,沒有也無所謂。
從太多角度來說這都可以算是一種進步,是因為生活中能夠表達自我的途徑更多了,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美好的事情也更多了,所以我們才不再執著于愛情。
可同時我又會有一點莫名的惆悵,其實不單單是愛情,現在能讓大家執著的、豁出去拼一把的事物都越來越少了。
瓊瑤屬于那個激情燃燒、高歌猛進的時代,而我們現在來到的是一個在意風險多過拼搏的時代。
中山美穗
1970年3月1日-2024年12月6日
中山美穗是24年去世的人里最讓我遺憾的。
她明明第二天就還有圣誕音樂會要舉行,作為歌手的事業正紅紅火火,結果卻因為意外猝死在了浴缸里。
去世的幾天前,她在結束演唱會后跟樂隊和工作人員一起合影
大部分中國人對她印象最深的作品就是巖井俊二的電影《情書》了吧。
這片子應該是“冬日必看純愛電影”,而且她在電影里的那個在雪地里仰頭的動作,也成了無數人雪地拍照的模板。
雖然她是無數人的白月光,但其實她的演藝之路有一段非常不“白月光”的低谷。
跟很多很多的日本女明星一樣,她的低谷也跟婚戀有關。
2002年,她和小說家、音樂家辻仁成結婚,不僅陪著老公移居巴黎,還從此息影多年專心相夫教子,直到2010年主演丈夫的作品改編的電影《再見,終有一天》才宣告復出。
結果復出沒幾年就傳出婚變,而且理由非常奇葩,就是她老公穿衣、打扮、喜好都逐漸女性化,兩個人站在一起比起夫妻更像閨蜜。
本來吧,兩個人分開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好死不死她在離婚前就被拍到跟其他男性約會,形象一下子跌至谷底,被罵成“不倫女”,而且同一年她就頂著“拋夫棄子”的罵名離了婚。
那是2014年,還是大眾對女明星要求非常嚴苛的時候,說實話,這事兒要是晚個幾年發生,輿論也未必會對她那么糟糕。
但中山美穗并沒有因此消沉,她做了一件我覺得非常牛批的事情——
你們罵我“不倫女”是吧,那老娘就演不倫給你們看!
她主演了《賢者之愛》,就是那部“閨蜜撬走我男人,我就把閨蜜兒子調教成小狼狗”的神奇之作。
這部劇從日本爆到中國,她再次回歸頂級大明星行列。最近兩年她拍戲拍得比較少,主營自己的歌手事業。
像她這樣活得生機勃勃的人突然離開,是最讓我唏噓的,明明那些大起大落她都挺過來了啊。
在最后的最后,讓我們跟2024鄭重地道一句告別吧。
這一年對很多人來說都不容易,但我們也一起熬過來了。
祝賀所有完成了自己計劃的人。我相信還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此時此刻正在想“我今年到底做了啥”,也沒關系的,不還有2025么!
把我前兩天在香港迪士尼拍的城堡跟大家分享一下,祝我們都能在2025感到幸福,擁有做什么成什么的魔法。
(圖片來自網絡,除了城堡)
本文作者:海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