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在開頭:
快過年了,不少花粉們問起染發產品。2024年尾這幾個月,染發劑發生過兩件事情,今天這篇文章給大家避幾個坑。
染發的兩個誤區
染發劑風險高、合格率低
染發劑是怎么染發的?
植物染發劑的3個坑
染發的兩個誤區
如果大家對染發劑稍作了解就會發現,染色劑、氧化劑等成分會對人有不良影響,例如過敏、光毒反應,長期使用可能致畸等。
消費者選擇染發產品,往往有兩個誤區:
1、片面注重染發效果:使用違規的染發成分、超量使用染發成分,染發、固色效果會更好,但對身體的傷害也會更大;
2、偏愛「純植物」:知道染發劑有一定危害的消費者,往往傾向于選擇宣傳「純植物」的染發劑。然而,「純植物染發」在科學上并不成立。
染發劑風險高、合格率低
合格率低
因為染發劑有一定風險,我國禁止了一些刺激性大、有害健康的染發劑成分,如「鄰苯二胺及其鹽類」、「間苯二胺及其鹽類」等。
雖然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大,但從最近幾年的抽檢數據看,染發劑整體的合格率非常低,在化妝品界簡直是「吊車尾」的存在!
文章開篇說的兩件事情就是:
2024年10 月,有一大類宣稱純植物成分,讓「白發自然轉黑」的產品,被檢出無一例外使用禁用的危險成分,文章后面會細說。
2024年12月,國家藥監局公布50批次不合格化妝品,染發產品占比>1/3:
▲國家藥監局24.12.25發布的部分不合格染發劑名單
盡量不要去理發店染發
在市場上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的產品,監管部門會經常抽檢,還存在那么多不合格,那發廊、理發店從批發市場進貨的染發劑,沒有監管,問題會更嚴重。
例如這個牌子,淘寶一搜就能發現它是發廊專用的,但今年年底公布的抽檢報告中,它被檢出偷加染色成分。
真是讓人膽戰心驚??!
那還能不能放心地染發呢?
雖然染發對頭發一定會有傷害,染發劑也有一定風險,但畢竟幾個月才染一次發,只要使用合法合規的染發產品,避開那些超量、禁用的染發劑,還是可以放心染發的。
還有,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購買染發劑之后,先要進行皮試,48小時沒有過敏反應再大量使用。
染發劑是怎么染發的?
為了讓大家避雷高風險染發劑,先聊聊染發劑是怎么染發的。
根據染色效果持續時間,染發劑可以分為暫時型、半永久型、永久型;根據原理又可以分為氧化型、非氧化型。
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得最多的,就是一盒里面有兩支膏體(1劑和2劑)的類型,它就是持續時間最長的永久、氧化型染發劑(下稱氧化型)。大致是這樣工作的:
第1步,剝開頭發:染發劑中的堿性物質,會打開頭發表皮層的「毛鱗片」,方便顯色劑進入發絲。
有些染發劑用的時候氣味刺鼻,就是使用了刺激性強的氨水作為堿化劑?,F在很多更優秀的染發劑,使用更溫和的氨基甲基丙醇、葡甲胺、乙醇胺、三乙醇胺、L-精氨酸等替代氨水。
第2步,漂白:顯色劑中的「強氧化物質」滲入頭發后,會跟「黑色素」反應,“漂白”毛干,到這一步時,你的頭發會失去本來的顏色。
第3步,染發:染發劑的「中間體」、「耦合劑」等成分進入頭發內部,跟強氧化劑接觸之后,生成了有顏色的大分子化合物,并跟頭發角蛋白緊緊相連。
目前公認效果較好的染色劑,是苯胺類染色劑。國家為了控制風險,嚴格規定了染發劑中苯胺類染色劑的種類、用量。
第4步,固色:使用護發素等具有酸性的產品中和掉染色劑的堿性物質,關閉頭發的表面,有色染料就這樣儲存在你的頭發里,也就達到了染色的效果。
植物染發劑的3個坑
大家都希望用溫和的、效果持久的染發劑,某些商家就抓住消費者的這個心理,宣稱自己的產品「不含化學成分」,但你要是問他們具體的原理,他們又說不清楚,「反正都是天然植物成分,絕對無害」。
實際上,這種植物成分的染發劑,很有可能含有禁用成分!
仔細查看就能發現,被檢出有問題的染發劑,幾乎都是小廠家、小品牌生產的,而它們的產品名、宣傳詳情頁等最愛用的一個詞就是「植物成分」......
花爸總結了「植物染發劑」的3個坑:
1、「白轉黑」產品
因為染發產品都有一定傷害性,所以法規要求染發產品必須獲得「特殊化妝品證」。
但拿「特證」時間長、審查也更嚴格,就很容易露餡。所以這類「白轉黑」產品,表面上并不會宣傳「染發」,而是宣傳「使用植物成分,讓白發自然變黑」,躲開國家對染發劑的監管。
再加上這類產品往往針對老年群體,他們對產品安全性的認知非常樸實——純植物、純天然的就是好的。
然而,廣州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研究了6款“白轉黑”產品發現,它們都含有禁止添加的危險成分——硝酸銀,含量約0.39%~0.75%。
▲《基于多譜學技術剖析“白轉黑”發用產品功效成分》
硝酸銀染發的原理是,當足夠多的銀離子滲透到頭發里時,跟頭發里的氨基酸發生反應,生成帶有顏色的大分子,最終達到了染色效果。
雖然硝酸銀確實能染發,效果也好,但是根據相關毒理學數據,它有造成嚴重眼損傷、引起呼吸道刺激等風險,所以我國只允許其用于睫毛和眉毛的染色,而不允許用于頭發的染色,就是為了避免消費者在用染發劑的時候,大面積接觸到硝酸銀而引起健康風險。
▲《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
2、植物成分染發
這類產品也是主打「植物成分」、「純天然」的概念,與“白發轉黑”不同的是,它們沒有重點宣傳染色效果,而是只強調自己「不含化學染色劑、安全無刺激」。
實際上,從抽檢數據來看,這么宣稱的染發劑,要么「植物成分」只是幌子,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配料表中的化學成分;要么被檢出了成分表中未標注的化學染色劑,還是超量添加;更嚴重的,偷加的還是禁用成分。
3、海娜粉
這類產品比較特殊,它們的確是一種天然植物染發粉,即「指甲花」,使用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爭議。
它的主要染色成分是「指甲花醌」,根據研究,指甲花醌在體內外具有潛在的遺 傳毒性或致突變作用。
并且我國衛生部在2007年就提到過「指甲花不能作為染發劑成分使用」,我國化妝品法規中允許使用的染色劑里,也不包括它,所以這類產品是違法的。
這些違規產品,無一不是利用了大眾對“化學物質”的恐懼和對“天然植物成分”的迷戀。但是,在染發這個領域,還沒有哪種植物成分具有很好的長期染色效果。
而且你想,染發界研發實力強勁的大牌選手們,都無法做到靠“植物成分”染發,那些不知名的小品牌是怎么做到的?
如果你真的為了避開可以合法、限量使用的化學染發劑,而選擇成分不明的“天然成分染發劑”,反而會遇到對你傷害更大的化學物質!
盡量選擇大品牌
因此,花爸建議大家盡量購買大品牌的染發產品。
一來,隨著近兩年監管力度加大,大品牌的抽檢合格率較高;
二來,大品牌銷量高,被抽檢到的概率也高,真出了事罰得多,違法成本高;
三來,大品牌一般是做長久生意的,生產中的小失誤可能偶爾會有,但故意違法的大問題一般不敢。
最后,給大家來波總結:
1、正確認識染發劑的風險,選擇合法合規的染發產品
2、不要迷信所有的植物染發劑
3、尤其是不要買“白發轉黑”產品,它們極大概率添加了違禁物質「硝酸銀」
4、購買品牌知名度高的染發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