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產品召回作為質量監管體系中的重要一環,直接關系到企業信譽、消費者權益乃至整個玩具市場的和諧穩定。
因此,本文統計總結了全球重點市場(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產品召回情況,希望能給企業未來工作提供相關參考。
全球:超800起、超2300萬件產品
根據中國、歐洲(含歐盟和英國)、美國、日本幾國和地區權威召回公告網站公開的相關產品質量信息統計,2024年全年的各國召回案例為:中國195起、歐洲647起(歐盟620起、英國27起)、美國38起、日本5起。僅美國幾起大牌召回所涉產品數量就有2200萬件(另有加拿大召回約100萬件),日本總計48.91萬件,中國單起涉及的數量都不多,估計約萬件左右,歐洲的召回并沒有公布數量。
全球主要玩具市場召回事件數量統計
歐洲在數量上遙遙領先
其中,歐洲國家的召回事件數量同比去年有明顯的增加:歐洲去年召回503起,今年一下激增到647起,增幅高達28.63%。
中國:包裝違規問題最嚴重
小編統計了中國產品安全與召回信息網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缺陷產品召回技術中心自2024年1月1日-12月27日(截稿時最新更新)發布的召回信息。玩具召回共計195起,主要來自廣東(玩具)和河北[童車(不含嬰兒手推車)]兩大核心產區。其中,廣東132起,占比67.69%;河北53起,占比27.18%,體現了這兩大省份在我國玩具制造業及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作用。每起涉及的召回數量都不多,主要集中在幾十到幾百之間。
召回原因統計如下(部分產品涉及兩個或以上原因):
中國2024年玩具召回原因統計
從圖表可知,涉及包裝(安全標簽和包裝薄袋/膜)違規的問題最大,共有99起。
安全標簽主要出在電子電動玩具上,原因是“電氣安全的標識和使用說明標注不完整或標注錯誤,無法有效提醒監護人和使用者合理地使用玩具,存在因使用不當造成傷害事故的潛在風險”。其次是出在彈射玩具上,原因是“包裝上缺少彈射警告語”。
玩具和童車共同的安全問題在包裝薄袋/膜和有害化學物質超標。包裝袋/膜的問題在于:“用于包裝的塑料袋/膜太薄,未有按規定開孔,一旦兒童覆蓋在面部,存在導致窒息的安全隱患”。有害化學物質問題主要在于產品部件中所含的塑化劑超標,會對兒童的生殖系統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此外,還有涉及物理機械性能違規的彈射力過大、童車(不含嬰兒手推車)的把立管和把橫管強度,以及可調節、可折疊的管、孔、間隙、機械裝置的可觸及性,存在夾手的可能。
在此,中外玩具網提醒,可能玩具廠家對產品本身的安全質量比較重視,卻忽視了后續的包裝附件問題。而包裝警示語和包裝薄膜的問題正是我國玩具召回的最主要原因。廣大廠家莫要因小失大,影響企業聲譽。
歐洲:召回數量多且增幅大
歐洲因為國家多且標準嚴,玩具召回公告數量成為全球之最,全年達到647起,且2024年的增幅還不小:同比2023年的503起,增加了28.63%。
從召回原因來看,化學物質超標和小零件脫落有機會導致兒童誤吞窒息這兩項是2024年主要的召回原因,均為253起,增加的數量也最多,同比分別增長了33.16%和33.86%,需要企業留意。此外,產品設計或制造缺陷導致兒童受外傷和影響環境作為數量排名第三第三的召回問題,在2024年分別有70和54起,比起2023年,增加數量也不少。
歐洲地區玩具召回原因2024/2023年比較
從國家來看,2024年召回公告數量最多的是法國,有123起,是全歐洲唯一上百的國家,接下來按召回順序排名前十的國家是:波蘭(74起)、德國(72起)、立陶宛(52起)、捷克(46起)、瑞典(41起)、匈牙利(39起)、塞浦路斯(26起)、奧地利和芬蘭并列(均為20起)。
歐洲各國玩具召回事件數量統計
由于歐洲的召回公告并沒有公開每起召回產品的數量,所以相關數量暫時無法統計。
需要廠家留意的是,2024年12月4日,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正式發布了玩具安全標準EN 71-3的修訂版本:EN 71-3:2019+A2:2024《玩具安全 - 第3部分:特定元素的遷移》。新標準將于2025年6月起作為歐盟國家標準實施,取代舊版標準。新標準被賦予歐盟成員國層面強制標準的地位,將成為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協調標準。
除此之外,歐洲標準化委員會也已經批準了多個關于玩具的協調標準:
▍EN71-13:2021+A2:2024:玩具安全-第13部分:嗅覺板游戲玩具、化妝套具玩具和味覺游戲玩具
▍EN71-18:2024:玩具安全-第18部分:玩具中水及塑膠中的苯酚要求
▍EN71-19:2024:玩具安全-第19部分:玩具中的雙酚A要求
美國:召回事件不多,但數量驚人
中外玩具網對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官網上召回公告的統計后發現,美國的召回事件數量不多,僅為38起,但呈現兩個集中趨勢:
一個是召回原因,排名第一的是攝入危險(9起),主要是磁珠玩具的磁通量超標問題較為突出。這些小磁珠一旦被誤吞入腹,會在強磁力的吸引下聚集成團,引起嚴重的腸道損傷。這個問題在2023年的美國召回事件中也非常突出,中外玩具網曾做過專門的報道(點擊回顧):《6家玩具公司在美國被警告》《這類玩具再度被警告!》。還有一種在美國引起廣泛爭議的玩具還有吸水珠,又稱為水寶寶,中外玩具網也有報道:《美國宣布:禁售這類熱銷玩具》。
美國玩具召回原因統計
第二個就是召回涉及的產品數量驚人,主要是由于有大牌牽涉其中,幾個大規模召回事件加起來,召回的產品數量就超過了2200萬件。
2024年美國召回玩具數量排名前五情況
此外,廠家也要留意美國玩具安全標準的更新:ASTM F963-23標準于2024年 1 月 18 日通過,涵蓋了玩具基材中的重金屬、鄰苯二甲酸鹽、聲學、電池、膨脹材料、標簽要求、彈射物以及弓箭測試等方面,并取代ASTM F963-17。該標準于2024年4月中旬成為強制性標準。
日本:小零件問題嚴重
相比起上文提及的國家和地區,日本的玩具召回事件數量非常少。日本經濟產業省網上發布的召回公告顯示,全年日本僅發生5起召回事件,但召回的產品數量不少,總計48.91萬,其中僅麥當勞一家就召回43萬件玩具。萬代、世嘉等知名企業均牽涉其中。召回原因以小零件脫落有機會引起兒童窒息為主(3起)。
2024年日本玩具召回情況
目前日本玩具市場執行的是由日本玩具協會起草的ST認證。雖然是以自愿為原則,但該認證體系在日本市場有著重要影響。根據日本玩具協會官網的消息,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在考慮出臺新的法律法規來確保玩具及其他兒童用品的質量安全,以適應當前越來越普遍的跨境網購玩具安全問題。
▍來源:中外玩具網 文/編輯:Jane/Sala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