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槐序,南風暖窗;三湘四水皆“楓”景,芙蓉國里盡朝暉。
近年來,湖南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立足湖南法庭工作實際,通過創新舉措、優化布局、完善機制、強化保障,人民法庭建設水平和司法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成為連接老百姓和人民法院之間的一道知心、暖心、貼心的“楓橋”。
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微信公眾號開設《走向楓橋——湖南法院爭創“楓橋式人民法庭”掠影》專欄,分期宣傳湖南法院相關活動的開展情況和經驗做法,用法庭“小切口”見證時代“大主題”,全方位展現湖南法院人民法庭的新“楓”采。
在湘西的崇山峻嶺間,酉水河蜿蜒流淌,滋養著這片古老的土地。保靖縣,一個充滿民族風情的地方,其城郊人民法庭正靜靜地坐落在酉水之畔,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守護著這片土地上的少年們。城郊法庭有1名法官、2名書記員和1名法警,管轄3個鄉鎮、27個行政村,法庭雖小,卻力量滿滿。
保靖縣人民法院城郊法庭
近年來,他們以滿腔的熱情和專業的素養,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將法治的觸角延伸至未成年人保護的每一個角落,創新實踐“法庭+學校+家庭+社會”的四位一體模式,打造集普法教育、法治關護、心理關愛為一體的司法保護格局,讓楓橋經驗在少年法庭這片土壤里落地生花,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貢獻法治力量。
01
“法治播種”形成校園新“楓”尚
新時代“楓橋經驗”強調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解決群眾自己的事情。保靖法院城郊人民法庭將這一理念深植于普法教育之中,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法治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模擬法庭現場
“現在開庭……”伴隨著清脆的法槌聲,由學生組成的“模擬法庭”在法官的指導下拉開帷幕,夯沙學校的10名學生分別扮演審判長、審判員、書記員等角色,生動再現了校園霸凌案件的審判過程。這種寓教于樂的普法方式,不僅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了法律知識,更增強了他們的法治意識。
此外,城郊人民法庭還積極拓展法治教育廣度和深度,干警們經常走進校園,開展防校園欺凌、防性侵宣傳、禁毒教育等活動。通過充滿童趣的動漫、短視頻熱點新聞、互問互答等方式,不僅豐富了法治教育的內容,也極大地提升了孩子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鋪設了堅實的法治基石。
“這次活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法律知識,以后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更好地處理生活中的矛盾,做守紀律、懂規矩的新時代好學生?!被顒咏Y束后,孩子們心中的法治種子在這場“雙向奔赴”中生根發芽,這些來自孩子們的反饋也讓法官們備受鼓舞,“我們將繼續努力做好未成年人法治素養提升工作,持續推進普法進校園活動,幫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边@些活動,是保靖法院開展“利劍護蕾·雷霆行動”的靚麗風景線之一,法律“利劍”編織的未成年人保護網越來越牢固。
楓橋經驗的精髓在于就地解決問題,城郊人民法庭通過普法教育,將法治觀念深植于青少年心中,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02
“家庭架橋”點亮保護新“楓”光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新時代“楓橋經驗”要求我們在處理家庭矛盾時,注重調解疏導,促進家庭和諧。近年來,家庭矛盾日益增多,對未成年人成長產生了不良影響。
“現向你送達《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你切實履行監護職責,及時了解子女的生活、學習和心理情況,與其進行有效溝通,承擔起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積極行使探視權,通過微信、電話、實地探望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孩子的關護陪伴……”在城郊人民法庭內,承辦法官正就一起離婚糾紛案件正嚴肅地向孩子父親發出《家庭教育令》。
城郊法庭少年法庭
“爸爸很少與我們通話”“我都快忘了爸爸的樣子了”,兩個孩子的陳述中也透露出彭先生對孩子們缺乏關愛和照顧。彭先生的這種行為忽視了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智力發展狀況,不能滿足孩子的基本情感需求,是在家庭教育中的嚴重缺位,承辦法官將彭先生的行為歸于怠于履行監護職責,此種監護缺位行為應當予以糾正。故此,該法庭在作出民事判決的同時,亦向義務履行人發出了《家庭教育令》,這是城郊人民法庭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中的又一創新舉措。
“這份《家庭教育令》不僅是對家長的警醒,更是對孩子的一份承諾。”法庭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切實履行監護職責,為孩子的成長撐起一片法治的天空。”
家庭教育指導令的發出,不僅體現了法庭對未成年人權益的保護,更彰顯了司法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它督促家長重視家庭教育,明確教育職責,引導全社會關注未成年人成長。這一創新實踐,成功地將矛盾化解在家庭內部,避免了矛盾的進一步升級和擴大。
03
“多方共育”繪就保護新“楓”景
未成年人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城郊人民法庭充分發揮“楓橋經驗”中多元共治的優勢,聯合公安、檢察、司法等部門,建立未成年人保護聯動機制,通過信息共享、案件移送、聯合調解等方式,對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進行快速響應、妥善處理。
“法院的辦事效率真高,感謝你們前期的充足調查,讓我們這起矛盾迅速得到解決?!痹诔墙既嗣穹ㄍ?,一起寵物狗咬傷兒童的糾紛從最初的激烈沖突到雙方在法庭上達成調解協議,最終息訴止爭,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被告人向某養了一只狗,某日,這只未佩戴牽引繩的狗子在文化廣場咬傷了一名7歲的兒童(原告),原告的父母立即帶著咬傷的孩子去醫院注射狂犬疫苗,并且在事后要求被告支付醫療費用和1000元的精神損失費時,被告卻置之不理,于是原告監護人一紙訴狀將其告上法庭。
開庭時,雙方各執一詞,“我家的狗在那里一年多從來沒咬過人”“視頻中有一段可以看到孩子在被咬前有多次抓膝蓋的動作,傷口不一定是狗咬的。”面對原告舉證的傷口照片和事發處的監控視頻,被告向某如是反駁。
考慮到事發時,原告不在原告監護人視線范圍內,肇事狗也未在被告身旁,案情較為復雜。法院為盡可能還原事實真相,調取了案發當天公安機關的執法記錄儀中的一段視頻,并且對當天就診的醫生進行了詢問?!捌つw破損不像是手抓的,考慮是齒印,因為有一點凹進去和破損。”在充足的證據面前,原被告不再發表辯論意見,案情終于迎來了轉機。
為了把矛盾化解在基層,主審法官耐心地向雙方講解案件相關事實、適用法律關系、責任承擔等實質性問題,并建議雙方多角度換位思考。最終,原告主動撤訴,提出放棄部分訴求,由被告承擔醫療費用并當庭給付完畢,雙方矛盾得以化解。
城郊法庭文化墻
這只是城郊人民法庭聯動調解工作的一個縮影。法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司法調解等多元調解機制的作用,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共同化解矛盾糾紛,通過聯動調解,不僅有效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也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以“楓”為引,用“法”護蕾。城郊人民法庭以“楓橋經驗”為筆,蘸滿關愛與智慧的墨水,細細勾勒未成年人保護的每一道輪廓,繪就了少年成長的“法治畫卷”。未來,城郊法庭將繼續聚焦未成年人保護的核心任務,不斷提升法治服務的溫度與深度,用法律的陽光驅散他們心中的陰霾,以法之名守護每個處在人生“拔節孕穗期”的未成年人茁壯成長。
來源:湖南高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