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堂,男,漢族,1957年出生,甘肅天水人,書法筆名:羲里游子,自1997年研習書法,本人熱愛傳統文化,弘揚華夏傳統文化藝術精神,在多位老師指導和交流研習歷代名家書集字帖,多次聽取楊再春老師課程,研習田英章老師的傳統書法藝術精神風格。本人喜愛行書,堅持傳統研習以“恒”字為主的目標,取得了收獲。
2018年12月參加中國書協,全國第十一屆書畫藝術大賽,獲優秀獎。2020年甘肅博淵書畫院授予院士長期理事。弘揚華夏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國粹文化傳承人。
現擬參加 2025年“第十四屆”全國民間書畫大賽(書法)投稿三件作品,如獲獎本人申報第八項《人民優秀書畫家》證書.
董金堂先生的書法造詣便就是達到了一種如癡如醉的沉浸境界!筆墨可引人心神向往,作字可存蘊浩然正氣,一撇一捺間自有蕩氣之回腸,婉轉狂放間亦見風骨之卓然,只此是既有外法氣概,也不失于內涵韻味也!性情所驅,筆墨所展,自成一體,妙趣無窮!
細品董金堂先生每幅行草作品,總能感覺其筆線行運,時而剛柔相濟,時而急緩相合,墨韻也是盡可能的在變化中賦予抒情表現,并且無論是緩急還是濃枯,其均是有法可循,有韻可賞!
董金堂先生作品中的每一個行草調度都能彼此照應,相互關聯,字字勢態可見于牽連之氣,更可見于縈繞之形,上下銜接,左右顧盼,無任何的呆板刻意和凝滯死板,唯有一股靈動的正典大氣盡暢于書法作品之間!感情融注筆端,書風正典大氣。
觀賞董金堂先生的草書作品便會發現經習法帖的精深,還有師法造化的妙有。從法度傳承的角度來講,他對懷素的自敘帖有心追手臨的執著,對張旭的古詩四帖也是心能化之,筆墨運行既有張旭狂草的妙于肥,也有藏真的鐵畫銀鉤妙于瘦。細線條流暢無礙,如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間照,姿態葳蕤,茫澀漫妙。
董金堂先生的草書在速度和力度上都顯得卓爾不群。意在筆先凌空殺紙,寫秋鷹逐兔的低旋回翔,總是讓人看得驚心動魄,如凌淵戰栗,這就是速度之美。平動運筆如錐畫沙,向下驅墨如屋漏痕,壁坼之路,勁道千鈞,一一自然,此為用筆速度的控制力。速度與力度相互配合,草書自然可以筆走龍蛇薄云天,也如懷素乘酒興而作,狂來輕世界,醉里到得真如!他的書法成書道,道法自然,妙在天工。
(文/田野)
歡迎點贊留言,喜歡老師作品隨時留言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