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即國力。”算力的重要性,已經從行業共識提升到了國家戰略高度。
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算力標志著生產力發展的新躍遷。正如歷史上水利造就了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電力的發明推動了工業革命,算力成為新時代的新生產力形式,是推動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繼而,算力成為各國搶占科技制高點、爭奪發展主導權的重要手段,更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在國家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雙重驅動下,我國算力產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從古時的結繩記事、算盤珠算,到如今云計算每秒萬億次的超凡計算能力,算力大小直接影響著數據處理的速度和效率,構成數字經濟時代最基本的生產基石。其對于全方位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社會進步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算力是促進數字產業化的催化劑。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在算力方面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算力指數提高1個點,GDP將增長1293億。算力帶動產業結構、基礎設施、技術創新、人才建設等各項拉動經濟發展的因素共同迭代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另一方面,算力是促進產業數字化的發動機。千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得益于算力形成的新質生產力,驅動傳統產業提升生產效率、降本提質,完成轉型升級。《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強調系統優化算力基礎設施布局,引導通用數據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計算中心、邊緣數據中心等合理梯次布局,明確了算力在我國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核心地位,并提出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
算力引擎,驅動千行百業變革升級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制作,中國電信天翼云參與拍攝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大國基石》之《算力引擎》,在CCTV-1央視綜合頻道熱播。紀錄片指出,算力即國力,它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質生產力。算力已經滲透到生產、生活、科研乃至產業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提供了強大動力。
從紀錄片中我們看到,算力已經深入各行各業的生產中發揮關鍵作用。就讓我們跟隨央視的鏡頭,一探“轟鳴的算力引擎”是如何增進民生福祉、賦能科技創新、驅動生產方式變革的。
在湖南長沙米粉一條街,來來往往的顧客對“嗦粉”就餐更安心,這背后源于所有店鋪均已接入“明廚亮灶”智慧食安監管平臺,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更高效和可視化地監管。而在“明廚亮灶”平臺高效運營的背后,天翼云智算機組為萬千店鋪的AI應用提供了存儲和計算后臺,從而實現讓算力守護食品安全。
在江蘇原力動畫的創作中心,一場“千人掃描計劃”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通過重光照采集人臉模型采集建立豐富的亞洲人像模型庫,對于助力國漫文化產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過去,低效和耗時的模型渲染成為制約這一產業發展的巨大障礙;如今,天翼云為其提供云渲染解決方案,將過往需要一個星期的渲染時間,縮短至1天內完成,并實現角色建模“千人千面”,算力真正成為助力產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在福建東山島,靠海而生的漁民時常面臨網箱破損、魚苗丟失等困擾,傳統的網箱破損檢查方式又極為費時費力。為此,廈門大學與天翼云合作,依托天翼云“息壤”強大的算力調度能力,打造數字孿生海洋牧場,實現數據實時監測、場景實時孿生、危險問題實時告警和海底畫面實時監控,算力發揮神奇力量,讓“靠天吃飯”的勞作變得更方便、更可控。
在上海,同濟大學土木工程減災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團隊致力于高層建筑防震減災研究,研究團隊基于實驗室以及真實環境采集了大量數據,借助天翼云提供的臨港萬卡智算集群的高性能算力資源和平臺支持,研究團隊成功開發了國際首個地震工程領域的科學大模型SeisGPT,強大的算力支撐賦能科研創新效率大幅提升。
算力守護食品安全、助力文化產業創新、改變海洋牧場生產方式、賦能科研創新等千行百業變革升級。可以發現,算力在生產力演進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不僅是一種資源,更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量,成為爭奪全球產業數智升級的重要競爭力。
天翼云,夯實國云算力底座
千行百業的數智化升級,要求算力像水和電一樣即取即用,從而要求云計算提供商構建豐富的算力資源,讓算力使用觸手可及。
作為云服務國家隊,天翼云歷經十余年發展,打造云網融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在算力資源、算力調度、綠色集約等方面構建了獨特優勢。
- 國云擔當,積極推進智算資源布局
首先,天翼云積極推進智算資源布局,智算資源建設覆蓋范圍廣,涵蓋智算、通算、超算等豐富的異構計算能力,形成云智、訓推一體和云網邊端協同的分布式算力基礎設施,在智算體系規模上保持了業界領先地位。
此外,天翼云規劃并建設全國“2+3+7+X”公共智算云池,先后在北京、上海建成兩個萬卡智算資源池,這是全國最早建成并真正投產運行的兩個國產化、全液冷、單集群萬卡公共智算中心,加速向智算云升級;同時,天翼云在全國構建了覆蓋280多個地市的一城一池節點和1000多個邊緣節點,滿足了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算力需求。
- “息壤”,讓智算服務“供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其次,在多樣、豐富的算力資源基礎上,如何讓算力像蓄水池里的水一樣,哪里需要就讓它流向哪里、需要多少就流出多少,也就是去解決算力資源局部供需不平衡和算力應用開發效率的問題至關重要。
在此方面,天翼云構建了領先的“息壤”一體化智算服務平臺。一方面,“息壤”擁有強大的算網調度能力,可大規模匯聚社會各方算力,促進算力互聯互通、高效利用和供需匹配,例如在公共算力網場景,天翼云已接入50家算力合作伙伴,算力規模高達27EFLOPS;另一方面,“息壤”提供了一站式智算服務,為產業所需的大模型訓練、推理、應用提供全棧工具鏈,降低大模型及應用創新開發門檻;此外,為了更高效地向產業提供算力服務,“息壤”還提供了一體化計算加速平臺,為超大規模集群管理、運營和算力提供加速服務,確保這些算力資源能夠被充分調用、物盡其用。
目前,天翼云“息壤”一體化智算平臺已經實現大規模商用,成為智能時代為全社會提供智算服務的國家云平臺新形態,廣泛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助力中國智算產業跑出“加速度”。
以“息壤”為基,天翼云還打造了芯片、算力、數據、模型、應用全開放的智算生態體系。例如面向中文開發者,天翼云打造魔樂開發者社區,提供原生模型、易用開發工具和豐富的生態資源,推動國產化算力在開發者領域廣泛應用,最終實現讓智算服務“供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 海底數據中心,算力向綠而行
再者,在“雙碳”戰略背景下,天翼云對于建設綠色集約的算力基礎設施不遺余力。
我們知道,數據中心帶來的能源消耗是巨大的。統計數據顯示,僅2021年,我國8萬多個數據中心的耗電量高達3166億度,占全國總電量的2.6%。天翼云秉承國家云使命,不斷探索綠色算力領域,為數據中心節能降碳。
2023年11月,天翼云在海南陵水打造了全球首個商用海底數據中心,通過將服務器安放在海底數據艙,以海水為自然冷源,進而實現省水、省電、省地、高安全、高算力以及快速部署,從而打造綠色低碳的新型數據中心系統,在推動算力向新提“智”的同時,向綠而行。
點燃算力引擎,天翼云筑牢大國基石
源于在算力服務上的持續創新,天翼云全面邁向智能云發展新階段,展現出全球運營商云領跑者的姿態。
賽迪顧問近日發布的《2024H1中國智算云服務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天翼云位居2024H1中國智算云服務市場領導者象限,并榮膺2024H1中國算力互聯調度市場第一名;中國信通院聯合沙利文發布的《智算云生態影響力矩陣》報告顯示,天翼云在技術能力、市場能力和戰略布局三大維度全面領先,獲評全量領導者。
一系列權威報告認可,彰顯了天翼云在智算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行業領導者地位。國云,正引領智算時代發展。
算力即國力,擁有更強大的算力意味著在數智化競爭中更勝一籌。當下,我們正在快速進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數智化新時代,作為產業變革的新引擎,算力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
在這場國力之爭中,天翼云持續構建智算服務體系賦能產業,打造算力公共資源提供普惠算力,構建綠色算力著眼未來。筑牢國云算力底座,天翼云以國云擔當構建賦能千行百業的新質引擎,不斷為數字中國建設注入澎湃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