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解放軍首授軍銜,尹先炳雖為第十六軍軍長,卻只獲大校銜,是70位首任軍長里唯一未獲將軍銜的,更因故被毛主席開除黨籍。
1950年,尹先炳擔任解放軍二野五兵團副司令員,本應享副兵團級待遇,卻僅被授予大校軍銜,降了五級。他究竟是何方神圣?有何卓越戰功?為何會遭遇降級授銜并被開除黨籍?
在八年的抗戰歲月里,尹先炳帶領部隊緊隨八路軍前總指揮部,在華北戰場上奮勇作戰,負責保衛總部安全,執行警戒任務,并積極發展當地武裝力量。
他參與了反敵“九路圍攻”和黃崖洞保衛戰等大戰,名震華北。特別是元氏黑水河一戰,他指揮的圍殲行動,成為抗戰中最精彩的戰役之一。
1940年3月,尹先炳率領冀西游擊縱隊和元氏縣獨立營,在黑水河激戰八小時,用火攻消滅了60名頑固日軍,共擊斃200多名日偽軍,還繳獲了一門山炮和三挺機槍。
黑水河之戰異常激烈,八路軍巧妙撤退,將敵人引入河灘。尹先炳晚年憶起此事說:“這些敵人非同小可,都是未來的指揮官,我們必須全殲他們,不留一個活口。”
黑水河一戰,冀西地方武裝首獲大勝,八路軍129師和晉冀豫邊區縱隊都來電表揚。尹先炳因指揮果斷、部署細致、應變迅速,贏得了劉伯承師長的高度稱贊。
解放戰爭期間,尹先炳擔任十六軍軍長,他打仗非常拼命,不顧一切直到勝利。無論是渡江還是進軍大西南,他都徹夜指揮。因此,在抗美援朝時,他被毛主席欽點為“王牌軍”軍長。
毛主席非常重視十六軍入朝作戰,因為它是解放軍中唯一的合成軍,軍部按“陸海空聯合指揮”構建,兩主力師均增配炮兵團和坦克自行火炮團,為此,毛主席兩次會見了十六軍領導。
1951年6月,毛主席會見了十六軍政委陳云開,軍長尹先炳因在南京學習缺席。9月,毛主席再次會見十六軍領導,此時尹先炳已學成歸來,部隊也即將前往東北,準備抗美援朝。
那時,毛主席強調了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重要性,尹先炳和陳云開備受激勵。尹先炳向毛主席堅定表態:“我們定將率領部隊打好仗,不辜負您和全國人民的期望。”
1951年9月,十六軍在尹先炳和陳云開的帶領下進入吉林通化待命。隨后,他們在遼東半島和鴨綠江一帶執行了一年的守衛任務。
不久,十六軍接到命令,前往朝鮮西海岸負責一線防御。戰前,尹先炳打算在全軍防線組織步炮坦克協同大作戰,計劃推進戰線20公里,直接攻擊鐵原機場,奪取美軍第八集團軍指揮部。
可惜計劃泡湯了,尹先炳剛備好指揮方案,就接到志愿軍副司令楊得志的電話,說敵人要議和。他只能讓十六軍駐守朝鮮中線,嚴陣以待在三八線陣地上。
1955年3月,尹先炳在離開朝鮮一年后回國,本應迎來軍旅生涯的高光時刻——授銜。以他的資歷和戰功,獲得中將軍銜本是水到渠成的事。
然而,在最終確定軍銜時,他竟意外獲授大校銜,原因是個人作風不佳被中央批評,此事迅速在軍隊里傳開,引起廣泛關注。
得知尹先炳的行為后,毛主席十分憤怒,決定開除其黨籍,并批準在全黨公布這一處分。他希望大家能以此為戒,保持謙虛謹慎,不忘初心。
尹先炳這位老軍長沒成為開國將軍,實在可惜。不過,1958年5月,他擔任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院務部副部長一職。
據說,尹先炳在非正式場合從不穿軍裝,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1965年我軍取消軍銜制,從那之后,他才開始穿上軍裝。
1983年2月,尹先炳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68歲。他一生戰功卓著,本應升至更高職位,卻因個人原因錯失良機,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