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醫改拿到結果了,同行們,我們來看看近日這位三明當地的同行分享的:“三明醫改年薪制后,最真實的年薪變化”。
同行的基本情況是:地點:三明市、醫院級別:一級社區醫院、職稱:主治醫師,當地房價8000-10000。他2022-2024年這三年的年薪變化,如圖:
(22年,年薪12萬)
(23年,年薪15萬多)
(24年,年薪16萬)
他還補充到:“2024年終工資還未發,加上去應該在16w左右。總體來說年薪制后對基層醫院是更友好的,總體薪資呈上漲的趨勢,同時縮小了和三甲之間的差距。”看到這里,再次印證了之前平臺寫的一篇文章:三明醫改5年全覆蓋,對醫生會有哪些影響?,其中我們預測到:
總結下來,小編分析的就是:三明醫改其實是在倒逼大醫院骨干力量的醫生去私立、或者搞研究、或去創新創業,普通醫生留在公立,最終促使醫療領域人才分流的變革。三明醫改下,醫療人才格局之變 三明醫改的核心舉措之一是對醫療費用的控制。
通過一系列政策調整,醫院的收入受到嚴格管控,極大地壓縮了醫院的利潤空間,這直接影響了醫生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具有較高專業技能和豐富經驗的醫生,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回報,開始轉向私立醫院,私立醫院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的選擇。
私立醫院以其靈活的薪酬體系和良好的發展空間吸引著有能力的醫生。
私立醫院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薪酬待遇,這對有能力的醫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誘惑。與此同時,三明醫改也在推動醫療領域的科研發展。一些有能力的醫生選擇投身科研,希望通過研究來提升醫療水平,同時也為自己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
公立醫院在科研方面的資源相對有限,而私立醫院則能夠提供更靈活的科研環境和資源支持。
然而,普通醫生由于種種原因,選擇留在公立醫療機構。公立醫療機構雖然在收入方面相對有限,但穩定性較高,工作壓力相對較小,他們更傾向于在熟悉的環境中工作。
而且,普通醫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夠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為患者提供穩定的醫療服務。這種人才分流現象對醫療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方面,私立醫院和科研機構能夠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推動醫療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另一方面,公立醫療機構也能夠保證基本醫療服務的穩定供應。這種現象也引發了一些思考。
有能力的醫生去私立,是否會導致公立醫療體系的人才流失?普通醫生留在公立,又能否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這一現象反映了醫療行業在改革過程中的自我調整和優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實現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為廣大患者帶來更好的醫療保障。
對此,您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