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約3800字 閱讀大約需要8分鐘
永念吾母,情牽歲月
文/張志林、張志勇?
在時光的悠悠長河中,有些身影,即使遠去也會刻入骨血、存于心底,成為我們生命里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記。我的母親劉枝蘭,便是那如暖陽般照亮我們人生旅程,如今卻只能在回憶里找尋的至愛親人。
舉目往昔,老家門前的那條蜿蜒曲折的小路,承載了母親幾十年的足跡,每一寸仿佛都還留存著她的氣息。曾經,無數次凝望那條小路,總能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間,或扛著農具去田間勞作,或挎著籃子趕集歸來,那生活的畫卷,平凡卻又無比溫馨。而今,小路依舊在,卻再也尋不見了我們的母親,每次回望,心頭便涌起無盡的落寞與哀傷,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思念,痛徹心扉卻又甘之如飴,只因那是與母親有關的回憶。
走進母親的廚房,那熟悉的場景,瞬間將我們又拉回到小時候的時光。那些被歲月摩挲得有些斑駁的廚具,靜靜地擺在那里,仿佛有著生命一般,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記憶里,母親總是起早貪黑地坐在灶臺前,灶膛里的火苗映照著她浸滿汗水卻又堅毅的臉龐。她熟練地煮著紅薯,那紅薯啊,一半供一家人飽腹,另一半則是喂養家中豬崽的豬食。母親總會細心地抓上一兩小把米,放在碗里,架在紅薯上蒸著,不多的米飯,在那時卻是那樣的珍貴。當米飯的香氣彌漫了整個廚房時,父母卻只是默默地咽哽著紅薯,把那少得可憐的米飯,全都分給我們姊妹幾人吃。而每每此時,他們眼中滿則是慈祥與愛寵,仿佛只要看著我們吃得香甜,自己咽下的苦澀也都化作了甜。
猶記得,那土罐里燉著的幾砣肥豬肉,更是承載了母親對我們這個貧苦家庭的偉大奉獻和深深愛意。那是母親生產我們八姊妹后,為數不多能算得上是最好營養的補給了。每每想起,眼前便浮現出母親守在土罐旁,小心翼翼地看著火候,盼著那豬肉能燉得更軟爛些,好讓虛弱的自己能盡快恢復體力,繼續操持這個家,繼續照顧我們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可即便生活如此艱難,母親看著鹽罐里所剩無幾的鹽巴,望著油碗里那薄薄的一層油,又會愁容滿面,滿心憂慮著明天該拿什么去換點錢,好買些油鹽回來,還要盤算著給我們買點零食,讓我們也能嘗嘗那難得的甜蜜滋味。
母親啊,您為我們付出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寒冬臘月里,那冰冷刺骨的水,凍得人雙手通紅麻木,可您卻毫無怨言,為我們起早貪黑地洗衣裳,那些被我們弄臟弄破的衣物,在您的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變得干凈整潔,破洞處也被您用細密的針線縫補得妥妥當當。我們小時候不懂事,屎尿和泥巴弄臟了衣褲,您也從不嫌棄,總是耐心地清洗著,那冰冷的水,似乎從未讓您有過一絲退縮。您就那樣用自己的愛與辛勞,為我們營造了一個雖不富裕卻無比溫暖的家。
還記得,每次我們從五通橋離開時,您總是站在窗前,目光緊緊地跟隨著我們遠去的背影,那眼中滿是不舍與牽掛。那時的我們啊,竟沒能察覺到您心里的痛與擔憂,沒能意識到您是害怕有一天會突然離我們而去,而我們卻如此粗心地忽略了您的感受。如今想來,滿心都是愧疚,恨自己當時為何沒能多陪陪您,多抱抱您,多聽聽您那些充滿關愛的嘮叨。
村口的那條黃沙路,曾經是您最愛的散步去處,孝順的女兒女婿們常常陪著您在那里漫步,您的笑聲、歌聲仿佛還在那路上回蕩。可如今,那里只剩下了寂寞的風吹過空蕩蕩的路面,再也見不到您那熟悉的身影了。您走了,走得那樣干脆,那樣安祥,仿佛知道已完成了此生的使命,不會再給我們增添一絲負擔。可我們這些做子女的,卻被愧疚和遺憾深深地籠罩著,這如潮水般涌來的淚水,怎么也流不盡心中的傷痛,不知要歷經多少個日夜,才能邁過這道思念的坎。
那個天地悲泣的日子,至今想來,依舊如刀割般刺痛著我的心。母親您給五姐打的那通求救電話,那聲“老五快來,我頭好痛!”仿佛還在耳邊回響,每一個字都像是一把利刃,狠狠地割剜著我們的心。那是親人們最焦急痛苦的一天啊,千里之外的我們心急如焚地往回趕,恨不能立刻飛到您的身邊。可最終,我們還是無奈地錯過了您的最后一線生機,這成了我們每個人終身的遺憾,是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每次觸碰,便是鉆心的痛。面對那些說法不一、前后矛盾的醫護,我們滿心的無助與迷茫,不知該怪他們的無能,還是怨我們的無力。我們只能緊緊地撫摸著您粗糙、彎曲變形卻依舊溫暖的手,守在您的身邊,眼睜睜地看著您,看著我那可憐的母親,就這樣慢慢地離我們遠去,那種無力回天的絕望,如同黑暗的深淵,將我們一個個吞噬。
母親走后,我們的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剩下的只有愧疚和遺憾交織的復雜情感。想您的時候,我們會來到您臨終的床前,靜靜地放上一曲《二泉映月》,那悲傷的曲子,如泣如訴,仿佛能將我們心中的思念傳遞給您。我們默默地呆在那里,捧著碗,望著對面您長眠的山野,輕聲地呼喚:“老媽,吃飯了!”半夜醒來,我們會不由自主地站到窗前,望著那片朦朧起伏的山梁,心里想著:“媽媽,您在那兒冷嗎?”我們知道,這些或許只是自我慰藉的方式,可我們多么希望,您在另一個世界能感受到我們的牽掛啊。
明天就是“五七”了,閉上眼睛,您慈祥的笑容依舊清晰地浮現在眼前,仿佛您從未離開過。甚至在夢里,我們還能看到您和父親,依然放不下手中繁忙的活計,那是你們操勞了一生的習慣,即便在另一個世界,也還是放不下對這個家的牽掛吧。在動物的世界里,無數母親都在奮不顧身地保護著自己的孩子,都說那是本能,是天性,可卻鮮少看到孩子們能在母親面臨危險時,拼盡全力去拯救她們。敬愛的母親啊,您用一生詮釋了母愛的偉大,您的愛純粹而無私,您默默付出,用自己的一切,守護了我們這個家,守護了我們這些子女。
您生于 1939 年 1 月 21 日,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生活困苦的年代,可您卻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勤勞的雙手,在艱難的歲月中努力生活著。您與父親張云生大人感情深厚,一起共同養育了我們七個子女(二姐幾個月大時就夭折了)。那漫長的歲月里,你們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四十八個春秋,父親走后,您又忠貞地守護了二十年,這份深情和堅毅是我們后輩難以望及的楷模。您一生勤儉節約,雖無大富大貴,但卻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讓這個家充滿了溫暖,您子孫滿堂,福滿后輩,共同構建了相親相愛、有著三十二人的張家壩坳朝灣這個超級大家庭。
您一生辛勤勞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從未停歇。您慈祥和藹,對待家人和鄰里總是充滿著善意與關愛,那溫暖的笑容、親切的話語,讓每一個與您相處過的人都如沐春風。您勤儉節約,從不浪費一絲一毫,哪怕是一粒米、一塊布,在您眼中都是珍貴的,您用自己的雙手,撐起了這個家的一片天。您處理事情正派公道,總能以大局為重,哪怕自己受些委屈,也從不給子孫添麻煩,您就是這個家的定海神針,有您在,我們便會覺得無比安心。
您的四個兒子、四個媳婦,三個女兒、三個女婿,以及九個孫子、孫媳,六個曾孫,都曾沐浴在您的愛河里,也都非常愛您。您雖然只是一位普通的農村老太太,可您的一生卻充滿了智慧和大愛。您秉持的勤儉持家、為愛忠貞、為人正派、處事明理、待人真誠、自覺自律的高尚品質,無不都是我們后輩應該學習和傳承的寶貴財富。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母愛和家風,為我們樹立了一座不朽的道德豐碑,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前行的方向和力量。
母親大人,您的離去讓家人和親友都深陷在了悲痛之中,那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痛,如同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珍寶。可我們知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您一定希望我們能好好地生活下去,秉承您高尚的品質和大愛無私的家風繼續前行,帶著您的期望和祝福,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所以,我們會努力平復情緒,保重身體,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順順利利地過好每一天。
在這里,我,作為長期在外未能經常守候在您身邊盡孝的不孝小兒子,滿心都是愧疚與自責。我萬分感謝不辭辛苦、不求回報,長期伺候在您身邊的三姐、五姐、七姐,三姐夫、五姐夫、七姐夫,還有大哥、四哥、六哥,大嫂、四嫂、六嫂們,以及小琴、東東、濤濤、燕子、張潔、雪雪、科科和幾位您疼愛的曾孫們。是他們在您身邊,替我盡了那份孝道,給了您陪伴與關懷,讓您的晚年多了些溫暖與慰藉。尤其是五姐夫和三姐夫,你們對母親大人的付出和陪伴,讓我這個做兒子的深感慚愧,還有大嫂,您在母親出殯上山途中,忍著膝蓋巨痛下跪磕頭的情形,更是讓我無比感動。
母親大人,您走得雖然突然,但總算平靜安詳,沒有經受太多的病痛折磨,八十六歲高齡也算是喜喪了。我們會在悲痛和追思中學會笑對未來的生活,把您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您的愛永遠在我們這個大家庭里延續,在我們心中熠熠生輝。
母親,愿您在天堂無病無災,幸福快樂,我們將永遠懷念您,銘記您的教誨;您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生命里最珍貴、最溫暖的存在。母親,一路走好啊,我們永遠愛您,這份愛將跨越時空,永不停息。
2025.01.02 廣東 東莞
《我們的父親母親》第二冊
【關于版權:本平臺致力于弘揚傳統孝道、禮贊天下爹娘、守護公德良俗。精選的每一篇文章,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涉及文章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歡迎投稿。聯系信箱:724528972@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