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在家宴中不經意的一眼,楊玉環便闖進唐玄宗心中,那容顏恍若武惠妃在世,讓他久久不能忘懷。
然而,命運弄人,楊玉環是他兒子壽王李琩的妻子,是他的兒媳婦。
但唐玄宗對此毫不介懷,他心中只有怎么得到心上人。
于是,他以為母親竇太后祈福之名,先將楊玉環送入道門,賜號“太真”。
表示與過往的身份徹底割裂,與壽王李琩再無關系。
為掩人耳目,唐玄宗更是將道觀設于皇宮之內,以便隨時與楊玉環相見。
直到五年后,唐玄宗以為太后祈福期滿,才把楊玉環正式納入后宮。
從此,楊玉環過上與唐玄宗,食則同席,寢則同榻的專寵生活。
這真是后宮佳麗三千人 ,三千寵愛在一身。
坊間傳聞,唐玄宗之所以寵愛楊貴妃,是因為她的美貌。
楊貴妃美到何種程度,坊間沒人見過。只有她在御花園賞花,花都自愧不如,害羞低頭的傳聞。
這種美,世人更難以想象。
直到詩仙李白的這首《清平調》在坊間傳開,人們才知道這是天仙一般的女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李白讓美近在咫尺,可以仰望,不再遙不可及。
他通過《清平調三首》不僅捧紅了楊貴妃,還吹捧了唐玄宗,使這段帝王家的情緣得到坊間的認可,名正言順。
詩仙的助攻,讓人們忘記那段不光彩舊事,轉而認為美女與英雄,楊貴妃與唐玄宗,乃是天生一對。
楊貴妃沒有了顧慮,對《清平調》甚是喜愛,時常拿出來頌讀,并常對李白說:“大唐有你才真了不起。”
李白的才華因此得到領導的認可,他的事業青云直上,成為楊貴妃和唐玄宗眼前的大紅人。
然而,人紅是非多,可謂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楊貴妃在民間迅速走紅,贏得無數贊譽與仰慕的同時,也為李白日后的境遇埋下了伏筆。
這一切與李白的性格有關。
743年,李白已逾不惑之年,盡管半生蹉跎,歲月本可能將他磨礪得更沉穩。
正如老子所言“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凡事不可太得瑟,要適可而止。
然而,李白沒有, 他狂傲不羈,至死仍是少年。
走紅后的李白有點飄飄乎,仍舊目中無人。
一次群宴上,李白喝高了。恰逢安祿山“捷報”,唐玄宗便讓他寫份詔書。
李白仗著酒勁,向唐玄宗提出一個請求。
由于急需詔書,唐玄宗便答應李白,可以隨意著裝。
隨后,李白伸了個懶腰,聲稱自己的鞋子太緊,要求高力士為他換上一雙寬松的便鞋。
這里誕生一個成語——“力士脫靴”,象征著文人傲骨與對權貴的蔑視。
因為,李白對高力士的厭惡由來已久。
要知道,高力士是唐玄宗最貼信的親信,權勢滔天,連皇太子都尊稱他為“阿哥”,王公大臣則稱其為“阿爹”,所有奏事均需經他之手,百官無不巴結。
整個大唐能在高力士面前囂張的人,恐怕只有唐玄宗李隆基。
聽到要為李白脫靴,高力士心里恐怕氣炸了,但他還是忍住了,很給面子,親自為李白脫靴。
唐玄宗見狀親自調羹,喂李白喝醒酒湯;而楊貴妃則開始研磨。
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但高力士很憤怒,他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
因此,他懷恨在心,頻繁在唐玄宗和楊貴妃面前詆毀李白。
他對楊貴妃讒言:
一枝秾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李白這是在諷刺您,把您比作趙飛燕。這是暗示楊貴妃會和趙飛燕一樣,沒有好下場。
楊貴妃聽后,不疑有假,從此對李白懷恨在心,并慫恿唐玄宗將李白趕出了長安。
其實這首詩是另外一個意思:
一枝紅艷露凝香
這句不僅寫色,而且有香;有天然的美,還有含“掛露”之美,比“春風拂檻露華濃”中“露華濃”多了幾分韻味。
形容楊貴妃,艷麗凝香。
云雨巫山枉斷腸
這句借用楚王為夢中神女斷腸的典故。說大家都明白,夢中的神女跟楊貴妃比起來,那可是差遠了。
貴妃花容月貌,哪是夢里的神女能比的。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再聊聊漢代妃子們,誰能和她相比?就算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還得依仗新妝增色。
眼前的楊貴妃天生麗質,不施粉黛,便是天然絕色。
這一首《清平調》就是拿神女和趙飛燕,來抬高楊妃,襯托她的美。
奈何被高力士曲解,李白也因此得罪楊貴妃,被賜金放還,繼續云游山水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