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向深入,以文明實踐賦能鄉村治理,以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五畝鄉從創品牌、建隊伍、促實踐著手,開展一系列接地氣、貼民心、有實效的文明實踐活動,讓志愿服務活動在全鄉多點綻放、全面開花,描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鄉風文明新畫卷。
理論宣講點亮思想燈塔。五畝鄉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工作,組建了一支由鄉村干部、專技人員、先進模范等組成的多元化宣講隊伍。以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要宣講內容,邀請市委宣講團成員到鄉開展宣講,組織基層百姓宣講員深入田間地頭、農家小院、企業工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圍繞基層黨建、民生保障、養老醫療等熱點話題,將黨的創新理論、方針政策傳遞給每一位群眾。全年共展宣講68場次,受益群眾達20000余人。
文化活動奏響鄉村樂章。該鄉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資源,舉辦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村民們帶來了一場場文化盛宴。農閑唱大戲,文化惠民零距離。各村利用農閑時節,邀請劇團到村唱大戲,專業演員演唱鏗鏘有力,群眾們自編自演的節目也同樣吸引觀眾眼球;傳統節日一起過,文明實踐零距離。利用我國傳統節日,組織群眾在各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活動,凝聚人心,團結鄰里。特別是每年一屆的“龍鄉新春拔河比賽”,來自全鄉32個村(社區)的500余名參賽隊伍在大年初一這天,齊聚莊里龍鄉民俗文化村,各村選派身強體壯的群眾參加比賽,不僅讓廣大群眾在歡笑嬉鬧中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更能增強大家的凝聚力,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志愿服務傳遞溫暖力量。志愿服務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內容。五畝鄉成立了多支志愿服務隊伍,涵蓋了醫療、教育、環保、助老助殘等多個領域。全年共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6場次。由鄉衛生院、各村村醫組成的醫療志愿服務隊定期到鄉村開展義診活動,為村民提供免費的體檢、診斷和治療服務。教育志愿服務隊為留守兒童和貧困家庭學生提供課業輔導、心理疏導等幫助。環保志愿服務隊組織村民開展垃圾分類、植樹造林、河道清理等活動,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助老助殘志愿服務隊則為孤寡老人和殘疾人送去生活物資,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文明創建培育文明新風。五畝鄉全鄉共有三門峽市級文明村10個,靈寶市級文明村達到全覆蓋;出臺《移風易俗文明節儉操辦紅白事參照標準》,為“紅白理事會”工作有效運轉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特別是莊里村紅白理事會制作了紅色和白色兩種顏色的《莊里村紅白宴席宴請規定》,娶媳婦嫁姑娘用紅色牌匾,老人去世用白色牌匾,每逢村民家中過事情,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就會帶著相應的牌匾到事主家中,監督其按照宴請規定嚴格執行,效果很好。移風易俗宣傳有創新。由五畝鄉機關干部自編自導自演,以“抵制高價彩禮”“倡導厚養薄葬”等為主題的移風易俗系列短劇在線上播放超30萬次。短片通過詼諧幽默的表演風格和接地氣的方言土語,把農村相互攀比、大操大辦、厚葬薄養、高價彩禮等陋習展現得淋漓盡致。
“新的一年,我們五畝鄉將立足鄉情實際,盤活區域資源,繼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不斷探索創新,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紅馬甲”點燃山鄉大地,讓鮮活生動的新時代文明實踐走到群眾身邊,讓崇德向善的力量浸潤群眾心靈,奮力描繪新時代文明建設壯美畫卷。”五畝鄉主要負責人邢亞嬌說。
(圖文\謝小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