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很較真的媽媽,我自己也是一個說到做到,會知行合一的人。
所以,我也很看重孩子的承諾,他一旦給我承諾的,我會死盯著他,一直把他薅到做到為止。
曾經有很多年,我為自己的執著和較真而驕傲,在我看來,正是我對孩子的“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讓孩子成績有了大幅度提升,才能發揮出來孩子的潛力。
但也因為我的較真,跟孩子一次次發生矛盾和沖突,比如:
當孩子說我玩一小會,就去學習時,可是卻一玩幾個小時停不下來,也沒學習時,我就會發飆;
當孩子說我計劃要把某某課學了,我要用幾個小時來學習上周生疏的內容,但當孩子沒有做到時,我就會懟他是個說話的巨人,行動的小矮人;
當孩子說下次要提升多少個名次時,成績考到多少分時,一旦他沒有做到,我就會反問他是是不是沒有好好學習,目標又禿嚕了;
當孩子說好了十一點前睡,卻一個沒忍住到了凌晨還沒睡時,我會很大聲的斥責他。
這幾年,我跟孩子的爭吵和沖突,都聚焦在“他說到的沒做到”,我氣不打一處來,孩子覺得我總是在吵他,總是對他不滿意。
我們站在各自的立場上,互不相容。他認為都是因為我總吵他,才讓他心煩意亂,我認為是因為他沒有遵循言行一致,我才會吵他。
他讓我以后不要再吵他,我讓他先做到說話算話,我們之間就不可能有爭吵。
我也很委屈,我覺得自己不能完全不管孩子,起碼他要做到自己想到和說到的。
而孩子也很委屈,他不就是因為沒有按計劃做到,就被我一次次的吵。
直到有一天,我再吵孩子也沒用時,他理都不理我,我再吵他就干脆更擺爛,還放出狠話:你隨便吵,反正我一句也不聽。你再怎么發火,我還是一個字都不寫,反正我這樣都是被你吵的,原本我還想上進和學習,你一吵我就愿意擺爛,是你把我吵厭學了。
聽到這話時,我真是氣爆炸了,但我也在反思自己:
是不是我說得太多了?是不是我真的越界了?是不是我真的沒控制好情緒?
可是,孩子也是真氣人的,明明前邊耽誤了那么多課程,這又想著玩,都不把學習當回事,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且明明是孩子自己跟我說了八百遍,他想好好學習的。聽著孩子給我畫的大餅和七彩泡泡,差點我都信以為真了。
可是一看見孩子的行動,又一次掉冰窟窿里了。
不怕看不到希望,怕的是孩子給一點希望,又親手粉碎它。
這樣的失望比一開始不看到希望更煎熬。
我的心就在希望與失望,失望又復希望中來回循環,備受煎熬。
如果一開始不抱這么多期待,所有的得失都是淡然,怕就怕孩子給足你了希望,又瞬間給了絕望,這種冰與火的落差,是很難忍受和消化的。
這些疼痛與煎熬,我經歷了好幾年,每一次都煎熬備至。
直到后來,我開始包容、寬容、理解和共情孩子,允許孩子說到做不到,有個很驚喜的事發生了:
孩子還是偶然會給我描繪一下美好的學習藍圖,但我不再抱過高的期待,而是抱著相信孩子是上進的,但能做到是錦上添花,做不到我也能坦然接納。孩子反而學習上花的時間更多了,內耗也變少了,臉上的笑容也變多了,心態也變好了。
看著孩子樂觀積極的狀態,即便沒有很勤奮,但也不至于擺爛,這個折中的結果,已經讓我很欣慰了。
這時候,我反而不再那么大喜大悲了,不再將自己的情緒都環繞在孩子身上。
不是孩子上進我就歡欣鼓舞,也不是孩子擺爛我就愁眉苦臉。
孩子上進時,我為他高興和驕傲,孩子擺爛和厭學時,我給足他尊重和包容,等待他滿血復活。
當我這么想時,孩子即便再說到做不到,我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沖突,而是平常心看待。
能說到做到,當然是好事,如果說到沒做到,也純屬正常。
畢竟是孩子啊,畢竟自律和自控是一件很難的事,畢竟知行合一是一件相當艱難的事。
如果每一件事都遵循著說到就能做到,那不就是神仙了嘛。同時反問我自己,也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做到,比如減肥這件事我計劃了十幾年,不減反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每個人都有說到做不到的時候,這是人性的弱點。
多看孩子已經做到的,對孩子暫時沒做到的,多一點包容和寬容,孩子的自驅力更容易回歸。
養育孩子也是一場漫長的旅途,家長總會犯錯,總會陷入偏執和執念,總會較真,總會想要改變孩子,但父母的自我放過和松弛感,允許孩子說到做不到,是助力孩子自驅力回歸的神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