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用一句話驚訝你兩次:海淀區比整個馬耳他共和國大。
這也是為什么我認為,馬耳他是你下個黃金周理想目的地。
它精美、緊湊、浪漫多姿。而且——或許你沒有注意到——馬耳他的風物早已通過銀幕潛入了你的視野。
1
世界的景觀
濃縮在馬耳他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適合度假的海島小國,但馬耳他這樣的,就一個。
馬耳他號稱是地中海的心臟。確實有地理上的原因,但也因為,如心臟貫通全身動脈,馬耳他交織著八方的文脈,南鄰北非,北接歐洲,東望中東,西通西歐,就差擁有一個自己的南北極了。太多國家爭先恐后地在這里留下印記。
從地圖上看,馬耳他確實接近地中海的幾何中心。
久而久之,馬耳他成了一個小而精的“文化標本箱”,所以就有了這么個說法:“馬耳他的一塊石頭都有故事”。
將近3000年前腓尼基人率先看中了馬耳他的位置,在這里建立了當地第一個有組織的港口。如今腓尼基人建立的港口仍在。只不過停泊在這里的不再是那些載滿玻璃器皿和染料的小型商船,而是一艘艘集團化的奢華郵輪。粗略估算,現在每年有二三百條郵輪線路途經馬耳他。這些郵輪停靠的地方,與3000年前腓尼基人選擇的港口,幾乎分毫不差——因為工作而陷入亞健康虛無主義的年輕人們,當你懷疑在這個世界上有什么不朽時,答案這就來了。
馬爾薩港(Marsaxlokk)是另一個典型的腓尼基文化遺留。港口標志是五彩繽紛的“Luzzu”漁船,許多船頭繪著“荷魯斯之眼”,據說是腓尼基人把它帶入了馬耳他,期待這些符號保佑船只平安。
這位置太美味了,所有時代的強盛者都想來分一杯羹。但除了關于柑橘和海風的美好記憶,他們什么也帶不走,反而把自己的一部分永遠留在了馬耳他。羅馬帶來了法律和建筑,阿拉伯人留下了美食和語言,十字軍騎士建造了華麗的防御工事,而英國人留下了左側行駛的習慣。
來首都瓦萊塔(Valletta),你會發現這里看起來有點眼熟。很明顯,首都瓦萊塔的建筑風格,傳染自意大利的巴洛克。特別是瓦萊塔海岸線上那座巨大的、搶眼的圓頂教堂,卡梅爾圣母圣殿(Our Lady of Mount Carmel Basilica),就像是在這片金黃色的石灰巖島嶼上,悄悄塞了一座小小的羅馬城。
有點像意大利。
500年前,意大利的圣約翰騎士團統治著馬耳他,他們帶來了自己的建筑師和工匠,在這里重塑了那標志性的圓頂教堂——這些圓頂設計的原意,是為了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眼就能吸引人們的目光。而這個設計理念,至今仍然非常好使。
馬耳他的建筑就是它的特產——不是形式,而是金黃色的石灰巖。這種材料被稱為“馬耳他石”,呈現出柔和的金黃色或米黃色,使城市在日落時顯得尤為溫暖、輝煌。
正如馬耳他融匯著歐洲的建筑格調,馬耳他當地也通行兩種官話:馬耳他語和英語。
馬耳他語是阿拉伯語的“西西里方言版”。8世紀時,阿拉伯征服者帶入馬耳他群島——晚于腓尼基,早于意大利。當時,阿拉伯正處在自己的黃金時期,巴格達的學者忙著發明代數和改進天文儀器;而在馬耳他,居民們日常最復雜的數學計算仍然停留在“今天我們抓到了幾條魚”。
馬耳他建筑的標志元素:木質陽臺(Gallarija),據說可以追溯到阿拉伯文化中的 Mushrabiya(遮光窗)。
時至今日,馬耳他語成了語言界的混血傳奇:用阿拉伯語說“家”(Dar),用意大利語說“派對”(Xalata),然后用英語說“電話”和“電腦”(Computer, Phone)。這樣的安排顯得意外合理——畢竟,“家”源于歷史,“派對”靠情調,而“電話”和“電腦”是現代世界的象征。
往大了說,你能從馬耳他看到這個世界的發展進程,也不為過。往小了說——在策劃你的馬耳他假日時,你或許只知道這一個事實就好了:在馬耳他,幾乎所有人都會講英語,其普及程度在整個歐洲都算排名靠前的。
至少,肯定在巴黎人前面了。
這座穹頂展現著典型的意大利巴洛克藝術風格,描繪的主題十有八九是圣母升天。但既然它出現在這篇文章里——沒錯,它是馬耳他教堂的作品。
站在沙灘上,望著這艘孤獨又堅毅的船,鐵銹斑駁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遠處是海天相接,湛藍無垠,腳下是細膩柔軟的沙子,海浪輕輕拍打著海岸,與沉船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面。
日落時分更是美得讓人窒息,金色的余暉灑在船上,仿佛整個世界都被溫柔以待。
2
世界的片場不在好萊塢
在馬耳他
你還能在往上追溯馬耳他的歷史,它擁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獨立石建廟宇。為了讓你更能具象化它的形象,不妨想象一下《神廟逃亡》,那就是石建廟宇的一個生動比喻。
它比金字塔更古老,甚至比巨石陣還要古老。加古拉巨石廟(?gantija Temples)是這片古老土地上代表性的瑰寶。它建立于5000多年前,是人類宗教信仰的最初表達之一。勤懇的馬耳他土著民用巨大的石灰巖建造出了這座巨石廟,其中一些石灰巖重達20噸。而我們還在琢磨后來的金字塔是怎么建造的呢,在那之前,馬耳他人在更早的時候就已經在鼓搗大家伙了。
它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紀念性建筑之一。
從加古拉巨石廟中出土的文物,大多陳列進了當地的考古博物館。其中不乏你從小就在歷史書里見過的,描繪了胖乎乎的女性曲線的雕像——它們是新石器時代馬耳他人崇拜的地母的象征。
盡管馬耳他的考古歷史悠久,但并不意味著馬耳他的考古博物館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客氣地說,從博物館角度而言,馬耳他的考古博物館無法與大埃及博物館那種具有全球號召力的目的地相比。
然而,馬耳他卻有一些地方,憑借其原始的神秘感,能激發人們內心的探險欲望和好奇心。比如,那個充滿謎團的地宮——哈爾·薩夫列尼地宮(?al Saflieni Hypogeum)。
這座地下神殿,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地下建筑之一。
我會用去你朋友的新家的roomtour那樣的方式介紹這個地宮。
首先,我們來到第一層,入口與祭祀區。這一層最接近地面,經過粗糙的石頭堆,你會看到一些祭壇和供奉用的陶器。你可以在這里進行一些簡單的儀式,比如點燃一束你喜愛的味道的線香。
繼續沿著狹窄的通道深入,就到了第二層,地宮的核心部分,主廳與“神諭之室”。這里的房間呈現出一種圓乎乎的形狀,聲學效果極佳,主人的一句低語,都能引起整個地宮的回響。
第三層,地下墓地。當你漫步到最后一層,你會在這里發現超過7000具人類骨骸,其中有些骨骸的頭骨形狀異常,額骨拉長,類似“長頭人”特征。(這引發了許多關于外星文明或神秘種族的猜測,又值得單獨一篇文章了。)如果你只是單純地對地下墓地感興趣,可能綿延300多公里的巴黎地下墓穴更適合你。畢竟,那里安置了超過600萬具遺骸,你可以在那里散步約會消磨一整天呢。
有著這樣豐富的自然和文化資源,馬耳他成了歐美電影制片們的“閑魚”。
這兒的地形、建筑和歷史遺跡,成就了天然的片場,尤其適合扮演十字軍堡壘和古羅馬競技場,乃至于一些架空背景的類中世紀大作。當你站在這里,會情不自禁地展開自己是一名兜帽刺客的幻想——自然,那些制片人也這么想:《權力的游戲》中“君臨城”的恢弘城門,《特洛伊》里那片波濤洶涌的海岸,都來自這里。
見過前面的瓦萊塔夕陽景致,這張圖片是否很熟悉?它是“君臨城”的劇照,明顯有著瓦萊塔的影子。
馬耳他的“現任”首都瓦萊塔,是《刺客信條》中古老城市的原型,正如前文所講的,這里有著壯麗的海港、精致的巴洛克建筑和狹窄的石板街道。《權力的游戲》第一季中,那些充滿權謀的宮廷場景,曾在這里取景。
馬耳他的古都姆迪納,同樣是“君臨城”最主要的取景地。時至今日,古都高聳的城墻,仍然保存著中世紀風貌,姆迪納的主門是劇中“君臨城”的入口,承包了奈德·史塔克第一次進入“君臨城”的鏡頭。
馬車觀光是姆迪納旅行的一個亮點,游客可以乘坐傳統的馬車游覽這里的主要遺跡,當然,其中就包括姆迪納——或者說“君臨城”——的城門。
五步一畫,十步一景。如此受好萊塢的青睞,就連無人荒島都拍過電影。
來頭還不小呢:由羅賓·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主演、改編自漫畫和動畫的電影《大力水手》(Popeye),在這部電影里,它本色出演自己——一座海岸線崎嶇壯麗、孤立于海洋之中的神秘島嶼。
霍爾姆斯群島(Filfla Island),漫改電影《大力水手》(Popeye)的取景地。
即使在這世界的一千萬座無人島之間,這座名為“Filfla”荒蕪的小島仍顯得別致。它漂浮在地中海碧藍到近乎蔥翠的水面上,如此奇妙,如此突兀,像被遺落在空房子當中的一枚熨斗。Filfla島的鋒利的形狀,來自長期的海洋的侵蝕和風化,也被稱為海蝕崖。在世界各地的島嶼間,其實并不少見,尤其聞名的,是澳大利亞的大洋路沿岸。
但它的特別在于,它是地中海這世界的旅游白熱地圖上,一塊小小的、純粹的自然保護區,不經過任何開發,沒有任何門票售賣。不過,你仍然可以游船繞島巡游,沿著邊緣欣賞它的壯麗。
這60米高的峭壁突出于水平的海面之上,袒露的石灰巖石在地中海的陽光下光影對比強烈。越近,那感覺越震撼。
3
亞特蘭蒂斯不屬于柏拉圖
屬于馬耳他
在諸多豐盛的美肴間,我是不是差點忘記提起,馬耳他有多適合浮潛?
馬耳他的海水無疑是世界上最清澈的水域之一。尤其科米諾島,以其如夢似幻般的藍色潟湖享譽社交網絡。
在科米諾島,藍色潟湖、水晶潟湖、海蝕洞,應有盡有。
它對于水上運動愛好者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藏匿著一座海底博物館——Um El Faroud號沉船。Um El Faroud是一艘專門用于運輸石油的油船。上世紀末,這艘油船在馬耳他的馬爾薩什洛克港進行維修時,因一次氣體爆炸導致嚴重損壞。爆炸后,船體已無法修復。于是,這艘油船被拖離港口,最終在馬耳他南部的Wied iz-Zurrieq海域被故意沉沒,成為一個人造潛水遺址。
親眼見到它,那景象比你想象的更蔚為壯觀。這艘長達109米的沉船靜靜地躺在海底,寬大的船體和復雜的內部結構被各種海洋生物占據。表面覆蓋著珊瑚、海藻和其他水生生物,儼然是一個頂級的生態缸,一個朝氣蓬勃的生態系統。
很少有文旅機構能擁有馬耳他這種級別的創意。一般來說,頂多在節假日辦個創意市集。但馬耳他不甘于這種平庸的創意,以一場真實的氣體爆炸為契機,為潛水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足夠震撼的潛水場景:
巨大的螺旋槳靜靜地懸浮,像一片失落的史前遺物。生銹的艙門、破碎的舷窗、腐蝕的管道,船艙里的一切都停留在幾十年前,仿佛依然在等待著下一次航行的命令。
陸地上是真實的“君臨城”,陸地下則沉淀著遠古海底王國的幻想。在某些科幻迷的小團體間,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說法:這里才是真正的亞特蘭蒂斯。
雖然大多數學者認為亞特蘭蒂斯是虛構的哲學寓言,但馬耳他卻在悄悄印證著這個幻想。一個夢幻的證據,就是馬耳他島上那些被稱為“Clapham Junction”的古代車轍。
這些車轍遺跡不過是一組平行的深槽組成,雕刻在石灰巖臺地上,橫穿數公里,最深的地方達到60厘米,看上去像是遠古時期使用的軌道系統——甚至可能比我們已知的最早運輸軌跡還要早。
問題在于:車轍的走向非常奇特,有的直接延伸至海邊,甚至看起來,像是沉入了水下。
這些車轍的秘密當然有其解釋。但至少在目前,真相似乎仍只屬于馬耳他的陽光、海風和珊瑚礁。最終,對于我們這些好奇的訪客,最重要的從來不是答案,而是它們在我們心中點燃的想象力。
而馬耳他無疑能在你的心中煽動起一些最奇妙的火苗。
Tips
酒店
?.The Phoenicia Malta
想象一個典型的地中海五星級酒店,想象它氣勢恢宏的入口,然后點開The Phoenicia Malta的官網,這個坐落于瓦萊塔入口處的大酒店迎合著你的一切期待。寬敞的迎賓入口、優雅的下午茶休息廳,以及高效專業的金鑰匙禮賓服務(Les Clefs d’Or)。75年歷史,可能比你想象的時間短了點,但是二戰期間這里也承受過上百來枚炮彈。
https://www.phoeniciamalta.com/
?.Iniala Harbour House
如果你期待更為歷史悠久的酒店,Iniala Harbour House就坐落于四棟面朝瓦萊塔壯麗大港的歷史建筑里。其建筑的主要部分,是經過修復的19世紀宮殿 。此處精心設計的套房格式齊全,或是泡池,或是廚房,針對小團體或情侶設計的不同制式兼有。酒店內有兩星米其林餐廳 ION Harbour by Simon Rogan,提供以馬耳他傳統風味和食材為靈感的創意品鑒菜單,如以甜玉米和香芹汁為點綴的填餡兔肉。
https://inialamalta.com/
?.Xara Palace
作為馬耳他唯一 Relais & Chateaux 旗下酒店,Xara Palace 位于中世紀古城姆迪納(Mdina)內,酒店前身為17世紀的宮殿,華麗的外墻飾有巴洛克風格裝飾,高高的天花板上懸掛著奢華吊燈。從這里,步行即可前往多處熱門取景地。清晨,游客尚未涌入時,你套個衛衣就能下樓到《權力的游戲》發生的地方散步去。主餐廳 deMondion 是2020年首批獲得米其林星級的餐廳之一,它就位于酒店的頂層露臺之上。聽我的:就算不住在這里,也不要不吃在這里。
https://www.relaischateaux.com/
?.Cugó Gran Macina
Cugó Gran Macina位于圣格利亞(Senglea,或稱I-Isla),是瓦萊塔對面的三城之一。酒店以“古今結合”為主題,而它實現這個主題的方式是,將16世紀圣約翰騎士團修建的古老防御工事融入酒店結構。
酒店的餐廳 The Little Bastion 2023年剛剛開業,它目前還沒摘得米其林星星,但秉承著和酒店一致的傳統地中海風格,菜肴仍然足夠有趣、誘人。入住期間,別忘了下來嘗嘗這里招牌的煙熏蘋果泥香料小扁豆五花肉。
https://cugogranmacina.com/
氣候
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全年陽光充足,降雨量適中,什么時候去都很合適。如果喜歡熱鬧和海上活動,可以選擇夏季(6-8月),因為冬季雖然溫和,但偶爾會有大風。不過,如果對戶外運動沒有那么感冒,春秋的氣溫相對宜人,游客更少,價格也更實惠。
國際交通
中國去馬耳他沒有直飛,一般會從維也納/法蘭克福/伊斯坦布爾/阿布扎比/多哈 等地轉機,根據航司航線不同,轉機城市也會有所變更,可根據自己所在城市和行程選擇合適航司,但一定要預留足夠的轉機時間。持申根簽即可前往。
當地交通
馬耳他國土面積小,公共交通覆蓋廣,大部分景點都能通過公交抵達。公交可以使用Visa或MasterCard支付,但我們也推薦購買交通旅游卡(Explore Card),可在7天內無限次乘坐公交。馬耳他內部道路上下坡多且坡度大,全國右舵行駛,如果不是熟練司機不推薦自駕,預算充足可以打車或者包車前往各地。
策劃 / 悅游編輯部
編輯 / Garcia
撰文 / 氯
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版式設計 / CNT ARTRO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