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到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近期,遼寧省盤錦市大洼區帶著“洼米1號”“洼米3號”協同“錦域?紅海灘1號”高端定制農業等盤錦品牌大米及河蟹、堿地柿子等優質農產品在全國重點城市中進行了一次巡回展示品鑒之旅。
盤錦大米原本就是“米中之星”,早在2002年就獲得了遼寧省第一個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3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8年被指定為北京奧運專用米,2017年又被農業部評為2017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今年世界稻米地理標志(縣域)品牌100強榜單上,盤錦大米(大洼區)位列34位。“盤錦大米”名聲不小,所以銷路不差,長期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那么盤錦市大洼區為什么還要舉辦系列的推介活動呢?
緣由就在于一份不甘、一份責任。“不甘”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品質好但價格不高,等同于普通米價格,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二是在“盤錦大米”這塊大招牌下,各種品牌迭出,“散小雜亂”、單打獨斗,市場競爭力不強;三是行業管理規范程度還有欠缺,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優化升級。而這份責任則在于擦亮“中國生態稻米之鄉”和“中國北方糧食城”這兩塊沉甸甸的招牌,整合“盤錦大米”品牌,優化升級,以高端品牌建設,推動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推動產業發展,更好地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進一步提升盤錦、大洼的知名度、美譽度。于是,近些年來,盤錦市把大米品牌建設置頂政府工作。盤錦市大洼區于2022年推出了“洼米”系列精品打造計劃,利用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著力培養了“洼米1號”“洼米3號”,與之后盤錦推出的“錦域?紅海灘1號”共同作為高端大米品牌走進市場。
為做強品牌,幾年來,盤錦市開展了系統工程,以盤錦市大洼區打造“洼米”品牌為例,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在土地選擇上,擇選堿性突出的核心地塊種植,確保堿地種出來的“洼米”特征,推出“不是大洼生產的大米都叫‘洼米’”這一標簽。在種子選擇上,域內10家研究企業與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長期合作,不斷進行“種子革命”。在土壤改良上,以農家有機肥料和秸稈還田為主,測方施肥,確保“有機”。在種植方式上,采用“古法”種植,人力耕種細作,推行“蟹田養稻、稻蟹共生”,因為河蟹本身對化學品、農藥、化肥非常敏感,所以以“稻蟹共生”確保水稻綠色生態。在質量保障上,嚴格執行2013年以來建立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大米質量“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在加工儲存上,使用國際先進設備和工藝,減少大米營養的流失,保障大米的新鮮度。在品牌保護上,指定國有企業生產經營,政府背書,嚴防假冒偽劣。
“功夫不負有心人”,“錦域?紅海灘1號”高端定制農業“洼米1號”“洼米3號”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南京等地的推介活動大獲成功,品嘗者交口稱贊。上海站與會嘉賓鄒先生說,口感非常好,適合各年齡段的人食用,營養成分比較高,營養含量很豐富。深圳站與會嘉賓汪女士說,站在老遠聞著蠻香,粥的色澤很舒服,入口有香味、很糯,嘴里回甘。深圳深彤鑫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宮相全說,有一個深度合作的想法,走向一個更深層次的精耕細作合作的契機和平臺,讓更多的深圳人吃上“洼米3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