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天使支教并“設為星標 ★ ”一起探尋適合兒童的教育!
這幾天反復刷到一條內娛新聞——新晉流量小花趙露思因為抑郁癥而得上失語癥,并嚴重軀體化。
本來對她還不是很熟,去搜了下,哦,演過《鳳囚凰》、《傳聞中的陳芊芊》、《星漢燦爛》,那都是有名有姓的爆劇啊!
以前印象中是個可愛的圓臉小姑娘:
但看了最新照片,已經骨瘦如柴了,據說體重還不到80斤!
看新聞說小姑娘本來正在劇組拍戲,但突然病發,嚴重到不能走路不能說話,渾身無法動彈,只能坐著輪椅被推去醫院緊急搶救。
其實這年頭聽到抑郁癥咱也算是見怪不怪了,尤其在內娛,抑郁癥就更是職業高發。
(貴圈也算是為抑郁癥的普及和老百姓的心理健康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
但如此嚴重的情況還是嚇到了不少人,尤其又是流量明星,怪不得要屠榜熱搜了。
一個原本明亮鮮活的小姑娘,怎么突然就變這樣了呢?
根據一些狗仔和瓜友的爆料,她抑郁應該是持續很久了。
有來自劇本和表演的壓力:
有嚴重的容貌焦慮:
還有流量演員本身的巨大壓力:
一時間,“軀體化癥狀是什么病”也沖上了熱搜,引發了網友熱議。
其實露思的情況并不是個例。
網上隨手搜了一下,類似的病人還真不少!
不少抑郁癥、焦慮癥病人在病情嚴重時都會出現明顯軀體化癥狀。
所謂的“軀體化”,簡單說就是當我們的心理問題太嚴重,情緒已經承載不了了,就只能轉換成身體上的癥狀呈現出來。
有的人表現是莫名身體疼痛,比如頭疼、背疼、四肢疼;
有的人是消化道出問題,比如胃痛腹瀉、食欲減退;
還有的人是嚴重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早醒多夢;
最嚴重的就是身體木僵——不能走路不能動,甚至不能說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
記得早幾年馬思純也在節目里說自己因為嚴重焦慮癥而導致走路困難,眼睛看不見東西,三天瘦七斤。
這些都是典型軀體化表現。
它們的出現不是假象更不是裝病,而是患者身體對情緒和壓力作出的自然反應。
但讓我比較驚訝的是,這些年由于抑郁人群不斷增長,情緒問題導致軀體化癥狀的情況甚至越來越低齡化了,感覺值得家長們警惕啊!
網上看到這么幾個例子,感覺都很典型。
@失敬失敬
本人是一名初三班主任,前陣子我們班一個小姑娘就是這種情況。
那天上班時這孩子和我說她心臟好難受,喘不上來氣,惡心頭暈,還有瀕死的感覺,說著說著就一副快要暈倒的樣子,差點沒給我嚇尿了!
我趕緊叫了救護車,還喊了一個力氣大的男老師一起陪著去了醫院。
一路上小姑娘都很虛弱,整個人昏昏欲睡。
但奇怪了,等拉到醫院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套檢查都做了,卻啥都沒檢查出來,沒有任何問題!
急診的醫生建議轉去精神科看看,但讓我無語的一幕出現了。
孩子的父母都來了,但兩夫妻這時候吵了起來,媽媽非說孩子是裝病,來醫院檢查花了2000多塊,啥病都沒有,這不是糟蹋錢嗎?她完全不能理解。
孩子爸爸倒是同意去精神科檢查,但是非說孩子“太嬌氣”“不夠堅強”才會得病,氣得我差點當場罵街。
后來這孩子確診了重度焦慮,父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像這樣的孩子,在我們學校并不是孤例,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幾個,八成是參加不了中考了,嚴重的甚至不能再上學。
現在的孩子壓力真是太大了。
@晨歌
現在高二,上次月考從班里第三名掉到第二十三名。
雖然班主任其實一直都知道我有病,但想到他最相信我還是難受得想哭,不知道該怎么給他解釋。
那天我在床上躺著看著天花板,看著看著就到了天亮。
第二天早上一站起來就感覺腳踩在棉花上,心率狂飆,整個人隨著心跳在抖動,再躺下的時候也能感覺到清晰的心跳聲。
開始以為是沒睡好,多休息了一會兒。
但過了一會兒手也開始抖,拿手機,手機掉在地上,想起來拿湯勺喝湯,湯撒了一身,最夸張的是寫字也會抖,寫出來的鬼東西我根本不認識。
過了一會兒,胃里開始翻江倒海,頭暈耳鳴,趕緊拿出我的舍曲林吃下。
情緒波動不大,仿佛沒有感情。
爸爸問我:“你能不能像一個正常學生一樣去上學?”
我知道,整天躺在床上是我不對,我生活得不像一個正常人是我的問題。
但我有什么辦法呢?
上學期癥狀更嚴重,每天都覺得渾身疼,背痛脊椎疼腰疼手臂疼腿疼,吃止疼藥,打止疼針,都沒用。
是身體在造反,這不是我的主觀意愿啊 。
@Sini王
作為一個從業十五年的精神科醫生,趙露思這種精神問題導致的失語癥并不是很少見。
要知道長期的心理壓力、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狀態,都可能對大腦的語言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情緒狀態會干擾大腦的信息傳遞和整合能力,包括語言區域的功能。
長期處于這種情緒狀態下,患者就會出現失語癥狀。
患者就像是心靈和腦子出現了短暫的空白,溝通的橋梁斷裂了。
又或者是一臺鋼琴的按鍵失靈了,音符變得模糊不清,明明知道自己想彈出什么樣的曲子,卻發現手指怎么也找不到正確的按鍵。
再或者是一個原本暢通的河流突然被石頭堵住了部分水路,水還在,只是沒有辦法找到正確的路徑繼續往前流。
之前我就接診過一個985名校生,開始是說話顛三倒四,好像記憶力也變得很差,上一秒老師交待的東西,下一秒就忘了。
再后來慢慢只能說出一個詞(兩個字),直到最后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只能住院治療。
這孩子治療了很長時間,但直到出院也就恢復了三成語言能力。
他是學小語種的啊,學業算是廢了。
看完這些揪心的例子,感覺當代年輕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都讓人堪憂啊。
其實我們的身體比想象中更聰明,它代替我們承擔了太多慢性壓力和情緒。
在長期壓力的作用下突然病倒,是身體對你的保護,也是對你的警告。
它在告訴你:已經出毛病了,趕緊停下來去修復!
所以軀體化癥狀的出現也不全是一件壞事,從這個角度看,它也是對你的提醒,我們能做的就是出現這些信號時一定要重視!
盡早調整和自救非常重要。
尤其作為家長,我們不但要察覺自己的問題,還要實時關注孩子的情緒。
除了給他們營造穩定、寬松、有愛的家庭氛圍,當娃子出現哪些情況的時候家長就需要警惕?
比如心境低落,興趣減退,易激惹,愛發脾氣。
比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學習成績倒退;
再比如一些軀體不適的典型信號,類似進食紊亂,睡眠障礙等等。
最明顯的就是,不能從日常的生活中感覺到快樂,對啥都沒有興趣。
要留心他們說的話,也要關注他們的精神和身體狀況。
要讓娃隨時覺得,父母即便工作忙、不能時時陪伴,但也一定是關心和愛自己的,是可以托付和全身心信任的。
給他們愛的底氣,才能來化解成長中遇到的困境。
另外,教娃學會調解情緒也很重要。
正常人的生活哪可能全部都是鳥語花香春風和煦見不到一點丑惡啊。
但怎么平衡生活中的負能量?
被不認識的網友罵了怎么辦?被老師批評了怎么辦?被同學排擠了又怎么辦?成績下降無能為力又怎么辦?
這時,幫娃建立強大堅韌的自我認知、找到自己生命的支點和能量就很重要了。(尤其是青春期的小孩)
建議可以帶他們挖掘自己熱愛的東西。
記得之前和你們分享過Bing公的爸爸,他是我認識的人中性格最樂觀堅韌的,似乎永遠都是快樂的,從來不知道什么是憂愁。
后來我想,可能因為他是一個工程師,又非常熱愛自己從事的工作。
每次說起自己設計、生產和修理過的每一搜船每一個機器那都是眉飛色舞唾沫星子亂飛自豪感滿滿的。
沒事做的時候,他就跑去自己工作坊里面鼓搗鼓搗一番,心情立刻就好了。
所以,為啥我們說要給孩子培養健康的愛好?
因為一個人心底的熱愛,是可以治愈心靈的。
讓孩子學會熱愛生活,擁有發現美好和創造幸福的能力,比雞學習要難多了啊。
以及還有一點最重要的——該尋求專業幫助的時候千萬不要盲目自信,甚至覺得娃是“嬌氣”“裝病”!
可以帶娃進行專業的心理評估和適當的心理治療,該看病看病,該吃藥吃藥,治療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幫患者識別和改變自己負面的思維模式。
至于其他的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的作息,增加運動和戶外活動這些就不說了,已經說寫很多了。
Bing總結:
最后還想說,人只要還在生存,就避免不了會經受無數的挫折。
但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學會把挫折理解成覺醒和成長機會。
當心靈感受到痛苦,那就是成長的信號。
每一個情緒都是有意義的。人生會遇到無數的轉折點,這些都是成長和覺醒的契機。
這種契機來的時機會有所不同,有些人很早就遭遇到了,有些人很晚才來到,需要一些心靈的觸動。
小到某本書、某句話,大到一次重病,甚至親人離世,這種時刻會不斷的出現。
他提醒我們,不要再停留在膚淺的生活方式中,而是去尋找真正的人生意義。
什么東西對我們的生命是重要的?什么東西又無關緊要?
在足夠長的時間長河中,都會逐漸清晰了然。
這可能不是一段容易的旅程,也沒有人可以為旅程的終點保證。
但如果你能從黑暗中涅槃而出——那將會成為浴火重生的“鳳凰”。
希望露絲小姑娘也能早點好起來吧。
來源:英華蘭DrBing
兒童的未來在教育
如果你曾夢想:
有一天能站在兒時向往的講臺,
去收獲一群山村熊孩子的愛,
讓生命擁有一段不尋常的經歷.....
也曾希望:
參與探索適合兒童的教育,
賦予教育以生命的意義
我們在這里等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