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說刺激股市上漲,能間接起到促進消費的作用,邏輯上似乎很容易解釋:股市賺錢了,消費就更有底氣,促進消費升級,反之,股市虧錢了,就得節衣縮食。
那么A股上漲能促進消費嗎?
先說結論:股市上漲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消費,但是作用有限。
股市上漲一定程度上能促進消費。
股市作為經濟的晴雨表之一,其上漲通常被看作是經濟狀況良好的信號,這種信號的傳遞可以增強消費者和企業的信心,使其更愿意去消費和投資;
股市表現好的時候,投資者賬戶資產價值增加,會提升投資者的財富感,從而可能增加消費。
此外,股市為企業提供了融資渠道,上市公司通過股市直接融資方式,可以低成本獲得資金,用于擴大再生產、研發新產品、提高員工待遇等,從而促進消費。
另外,股市上漲,全國社保基金等養老金賬戶在股市的獲利增加,可以有更多的資金為老年人發放養老金,從這個角度來說,股市上漲也能促進消費。
為什么又說作用有限呢?
首先,消費的主體是中低收入階層,而股市的主要參與者是高凈值投資者。股市波動對大多數家庭的影響較小,因此股市上漲對促進消費的作用有限。
我們看看A股的參與者結構就知道了。
A股主要以散戶為主,而且其資產規模較小。
以上交所的數據為例,上交所的個人投資者中賬戶50萬以下占比80%,只持有了3.2%總市值的股票,持有市值在所有個人投資者中占13.8%。
同時,賬戶在300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賬戶數只占3%,卻持有了14.5%市值的股票,持有市值在所有個人投資者中超過60%。
賬戶在1000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數量比重占比只有0.74%,持有11.3%的總市值股票。
大多數普通人的股票資產的比重非常低。
根據《中國金融》的數據,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總資產以實物資產為主,占家庭總資產的八成,金融資產僅占比2層。
此外,股票在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中的占比只有6.4%,總體來看,城鎮居民家庭股票資產占比不到2%,農村地區的股票資產占比應該更低。
對比美國家庭資產中,股票約占30%,澳大利亞約為15%,中國臺灣約為18%,日本和英國也在7-8%之間,我國的股票資產在家庭資產配置中的占比偏低。
另外,A股的財富分配不均,大多數普通投資者在股市上漲中并未受益,反而少數高端投資者獲利。
在A股一直有個說法,就是一賺二平七虧。
比如,根據上交所歷史數據統計,2015年牛市期間,機構賺了2523億元,而普通家庭賺67億元,A股市場只有2.7%的賬戶賺錢,甚至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牛市是最大的收割器,財富最少的85%股民虧損了近2500億元,虧損幅度高達30%。
這種情況下,股市上漲難以普遍增加財產性收入,因此難以促進消費。
北京、上海11月份的社零數據同比分別下滑17.75%和上海同比下滑13.5%,也說明了一定的問題,9月份以來,A股指數從最低2600點上漲到最高3600點,9月和10月份短期起到一定作用,而到11月社零增速又開始拐頭向下到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顯而易見,希望通過股市走牛來促消費的想法不太現實。
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只有經濟強股市才能強,不能奢望通過股市走強來促消費,或者讓股市來擔當推動經濟增長的重任。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真正促進消費?
今年以來,國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
央行一直在降息,希望降低銀行儲蓄的利息,讓儲戶傾向于把更多的錢拿出來消費和投資,但是效果并不明顯。
第二個就是國家通過推動家電、汽車以舊換新等政策來刺激消費,但是這種政策受到人群和消費門檻的限制。
第三個是消費券,比以舊換新補貼適用的人群范圍更廣,門檻更低。
此外,就是穩樓市,穩樓市是非常重要的,畢竟國內大多數人的資產80%都是固定資產,穩住樓市,才能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穩住就業和財政收入,國家也才能更好推動產業升級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國家隊今年也開始通過發行超長期國債來化債、以及國家收儲來穩住樓市預期;如果樓市穩住了,相信大家也更有信心去消費了。
另外,就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因為存量房貸利率與新發放房貸利率之間差距較大,而且存量房貸利率較高,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可以惠及1.5億人,5000萬的家庭,每年可以減少1500億元的利息支出。
那么為什么那么多刺激消費的政策效果仍不明顯?
11月社零總額僅僅增長了3%。比10月份的4.8%大幅下降了37.5%,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社會零售總額的降幅甚至達到了兩位數。
所以,12月份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把大力提升消費放在了明年工作任務的第一位。
2025年,預計國家還會繼續降息,降低房貸利率,推動更大規模的消費品以舊換新,穩樓市和股市、發消費券等。
但是想要大家消費,要讓大家兜里有錢,能夠消費,另外必須要讓大家心里有底,不懼未來,敢消費。
核心還是居民的養老保障和醫療等基礎民生問題,以及收入預期不足情況下,消費資產戰戰兢兢,包括現在的年輕人不婚不育,問題的根源也在此。
所以促消費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長期通過增加財政在民生領域的支出和堅持不懈推動財稅體制改革等舉措,來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
從社保支出來看,美國社會保障支出2010-2020年占GDP的比重平均為17.5%,而我們的占比平均是9.6%,所以未來財政支出中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還是有增長空間的。
為居民的看病和養老兜底,讓居民消費無后顧之憂,此外,就是通過財稅體制改革,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
這樣相信有更多人就會愿意去消費,享受生活。
如果想盡快的儲備應對策略,記得長按下方二維碼入圈。
圈里有什么?
你熟悉的米公子、和卿、慧凈、老范、龍貓、大白、方潛平、喬妹等等都在這個平臺上。
不能公開說的話,我們分享在這里,不間斷的隨筆、解讀、互動、問答、直播、線下等著你。。
米宅核心團隊全天在線,38.8元服務一年,也可9.9元體驗一個季度,不滿意退圈退款。
如果你愿意加入,識別二維碼入圈即可。
★提醒:下單的朋友請務必留下正確的手機號碼,并且留意接聽來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