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與夢想
ZJUSOM
【“回望2024”特別策劃】
BEST進展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
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國家多次提出
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那么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中
發揮重要推動作用的中國商學院,
應如何通過商學教育和研究,
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
以及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與壯大?
過去一年來,
浙大管院通過發布并落實
旨在引領商業、工程、科學、技術,
多學科交叉融合、互融互促的
“學科交叉BEST戰略”,
探索出了自己的答案。
那么當管理攜手科學、技術、工程,
到底會互融互促出哪些新動能,
并最終反哺優秀管理學科建設?
【回望2024】特別策劃,
我們共同回首過去一年
“學科交叉BEST戰略”的
階段性進展,
看看浙大管院在2024年里
塑造了哪些有關“BEST”的
光榮與夢想。
應國家戰略之需,
浙大管院在2024年初重磅發布
“學科交叉BEST戰略”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且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
為服務國家戰略之需,2024年3月3日,浙大管院依托浙大多學科優勢,遵循“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的基本原則,在2024新年論壇暨學科交叉BEST戰略發布會上正式推出“學科交叉BEST戰略”。其中,BEST代表Business(商業)、Engineering(工程)、Science(科學)和Technology(技術)的首字母。
點擊上圖查看戰略詳情
自該戰略實施以來,浙大管院以“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為基本原則,以九大學科交叉戰略性行動為路徑,開展了一系列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開創性舉措。
如今,在“學科交叉BEST戰略”引領下,浙大管院已逐漸探索出一條高水平服務國家、區域和產業需求的“浙大BEST路徑”,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
具體包含以下開拓性舉措與進展:
教 育
01
育人為本:
培養多元化、復合型創新人才
人才是第一資源,高水平創新型人才和企業家隊伍是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中堅力量。2024年,浙大管院依托學校門類齊全的學科優勢,圍繞“以學生成長為中心”育人理念,創新開展跨學科教育與交叉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方案,課堂內容涵蓋商業管理、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等領域的知識,培養學生具備在戰略性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創新、創業的全球勝任力。
-階段性進展-
?攜手多學科專家,推出“求是科技前沿與創新產業前瞻”系列課程
為引導學子們思考中國科技轉化與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成長為技術成果的傳播者和技術轉化的生力軍,浙大管院邀請來自理工農醫學院的領軍科學家講授相關產業的技術創新前沿及產業化發展空間,持續推出“求是科技前沿與創新產業前瞻”系列課程。
2024年,多位院士蒞臨浙大管院,帶來前沿課程分享。如,5月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于登云帶來“關于開發月球資源助推新質航天產業的思考”,9月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帶來題為“創新驅動發展與有組織的科研”的分享,這些多學科前沿課程深化了學子們對新質生產力所涉及的產業的理解,也引發了他們對以多學科交叉科研推動產業創新的向往。
中國科學院院士于登云分享“關于開發月球資源助推新質航天產業的思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分享“創新驅動發展與有組織的科研”
與此同時,浙大管院組織同學們赴浙大校設科研機構及重點實驗室實地參訪,聆聽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首席科學家分享求是科技與創新產業前沿。如10月,學子們實地參訪清華大學柔性電子技術實驗室,聆聽浙江清華柔性電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王顯講解“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及其產業化應用”;11月,實地參訪浙江大學智能創新藥物研究院,聽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何俏軍講“新藥創制的創新和實踐”;實地參訪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聽浙江大學集成電路學院副院長張睿教授講“芯片產業發展歷程與創新趨勢”等。
?攜手工科院系,推出新一屆“數智創新與管理”工程博士專項班
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需求,浙大管院基于“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推出了多個博士學位項目、本科學位項目以及國際碩士項目等,形成了學科交叉、本研貫通、產教深度融合、國際化引領的人才培養體系。
“數智創新與管理”
工程博士專項班
如2024年4月,在學科交叉BEST戰略引領下,浙大管院攜手浙大建筑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能源工程學院等工科院系推出學科交叉面更廣、師資力量更強大的 “數智創新與管理”工程博士專項班。
點擊上圖查看項目詳情
該項目面向承擔相關領域國家重點專項任務的企業、國家實驗室和其他機構,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和社會責任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管理領軍人才和技術型企業家。
商務大數據分析
雙學士學位項目
再如,浙大管院攜手浙大數學科學學院聯合打造的浙江大學商務大數據分析雙學士學位項目。該項目充分利用“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和“統計學”兩大熱門學科專業優勢,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熟練的數據分析能力和敏銳的商業意識,具備良好人文素養并在信息管理方面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交叉復合創新人才。
點擊上圖查看項目詳情
?攜手多個學院,共建五門“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
為面向國家戰略性之需培養具有現代化產業體系前瞻性認知的創新型、領導型人才,2024年3月,浙大管院組織首批“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申報工作,鼓勵院內教師跨學院共建面向產業發展需求的高質量、前沿性、戰略性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改革。
點擊上圖查看課程詳情
自申報工作啟動以來,學院眾多教師積極踴躍參與,攜手來自浙大集成電路學院、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醫學院等多個兄弟學院的優秀教師,共建多門“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最終共有5門學科交叉創新產業課程成功立項,分別為《集成電路自主創“芯”管理》《集成電路科技創業管理》《低碳能源與可持續金融》《智能制造與管理》《人工智能及行業應用》。
?以微輔修項目促進學生跨學科合作,孵化的學科交叉創業項目獲重量級獎項
為通過“新文科”和“新工科”的交叉復合,培養具有全球尖端科技產業競爭力的交叉型科技創新人才,浙大管院落實“學科交叉BEST戰略”,面向全校理工農醫類研究生推出“求是科創星辰”MBA 微輔修項目。自該項目推出以來,理工農醫類研究生與管理學院MBA學生同堂上課,相互組建跨學科團隊,結合理工農醫實驗室的技術創新成果,在管理學院的孵化加速平臺上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和基于創新的創業實踐。
點擊上圖查看項目詳情
2024年,該項目在孵化面向國家戰略所需的學科交叉創業成果上再創佳績,成功孵化出面向農業的“山主機器人”等多個創業項目。該項目憑借在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上取得的突破,“申昊杯”第六屆中國研究生機器人創新設計大賽全國二等獎、“建行杯”浙江省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4)金獎、浙江大學第十六屆“蒲公英”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等。該項目將大大賦能我國雜交水稻種植的新質生產力轉型升級與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
點擊上圖查看“山主機器人”創業項目詳情
?“數智決策與管理”項目成功申報“浙江大學特色(微)輔修項目”
為滿足國家經濟發展對數智決策與管理人才的需求,2024年5月,浙大管院充分整合管理學、數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交叉優勢,成功申報“數智決策與管理”浙江大學特色(微)輔修項目。
該項目有機整合了現代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商業分析以及計算科學技術,提供涵蓋企業運營管理、商務數據挖掘至最優決策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全面而深入的跨學科學習體驗,將培養學生成為智能增強時代具備創新思維和數智才能的創新者,著重培養學生多學科背景下整合和應用管理知識和數智技術解決復雜商業和社會問題的能力。
?聯合多學科專家學者,推出“未來產業系列論壇”
大力發展未來產業,是引領科技進步、帶動產業升級、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戰略選擇。2024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和國務院國資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圍繞制造業主戰場加快發展未來產業。在此背景下,浙大管院聯合多學科專家學者推出“未來產業系列論壇”。
點擊上圖查看首場論壇詳情
自2024年5月起,“未來產業系列”論壇分別在杭州、深圳、蘇州、合肥等地舉行,論壇瞄準國家高科技戰略產業發展之急需,邀請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領域的專家學者、產業領袖、投資人等各界精英,圍繞技術創新、產品打造、主體培育、場景開拓、支撐體系等關鍵要點展開深入探討,共商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推進路徑,為中國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的轉化貢獻智慧與力量。同時,論壇也為學子們了解未來產業發展潛力、與未來產業領軍專家對話等提供了寶貴機會。
科 技
02
創新驅動:
賦能前沿性、交叉型成果產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之“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2024年,浙大管院打破傳統學科邊界和學科獨立發展的慣性,圍繞數字經濟、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等關鍵領域,匯聚管理、工程、技術等相關學科優勢,以“平臺—團隊—項目”為總體思路,落實“學科平臺融通計劃”“學科交叉預研基金”“重點企業協同創新聯合體”等學科交叉BEST戰略行動,有組織、系統化地開展跨學科的研究合作和協同攻關,探索科學技術前沿問題,孵化創新技術和新興產業,助推培育未來產業。
-階段性進展-
?有組織建設學科交叉實驗室,新增多個省級學科平臺
2024年,浙大管院深入落實“學科平臺融通計劃”,有組織建設各學科交叉實驗室,旨在通過商科實驗平臺與理工科實驗平臺的互融共通,激發不同學科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從而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在高質量建設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浙江大學神經管理學實驗室”基礎上,浙大管院2024年新增多個省級學科平臺,包括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全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國際聯合實驗室等。
浙江大學數智創新與管理實驗室
點擊上圖查看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詳情
“多式聯運物流大模型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此外,浙大管院還與浙江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校區聯合學院聯合共建“多式聯運物流大模型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圍繞數據和現代物流產業,聚焦物流運輸和智能計算核心關鍵技術,面向國家和浙江省經濟社會的重大發展戰略需求,著眼于構建以智能計算為內在技術驅動的多式聯運創新發展模式,突破多式聯運物流通用大模型等關鍵技術,建成多式聯運智慧物流平臺。
通過有組織推進“學科平臺融通計劃”,浙大管院如今已建成支撐學科交叉融合的完善平臺體系。
?落實“三層次創新團隊計劃”,在學科交叉研究與合作上持續迎來突破
2024年,浙大管院通過落實“三層次創新團隊計劃”,以“戰略型學科團隊”“交叉型特色團隊”“紫金小微團隊”建設為抓手,聚力學科核心研究力量,匯聚重點交叉學科人才,組建系列創新團隊,有組織開展聚焦“四個面向”的學科交叉研究,在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立項,以及學科交叉合作上迎來新突破。
6項學科交叉研究項目
獲批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
2024年,管院三層次創新團隊與不同學科學者開展交叉合作,攜手申報的6項學科交叉研究項目分別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重大、重點項目。立項課題覆蓋人工智能、數智醫療、數智零售、綠色低碳等多個國家戰略性產業領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華中生團隊申報的《醫療服務多主體、多階段混合博弈理論與激勵機制設計》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點擊下方文字查看項目詳情)
●黃鸝強團隊申報的
●劉洋團隊申報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點擊下方文字查看項目詳情)
●王明征團隊申報的
●霍寶鋒團隊申報的
●袁泉團隊申報的
與浙大能源學院開啟戰略合作,
共謀“雙碳”戰略新篇
繼與機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建筑工程學院、醫學院等開啟不同層面合作后,2024年1月,浙大管院與浙大能源工程學院開啟戰略合作。雙方將聚焦國家能源“雙碳”戰略,在人才培養、課程開發、共建教研中心和智庫及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學科交叉合作,鏈接人才、學科、產業等各方面資源,打造高能級科研平臺的新模式,服務國家雙碳目標與綠色可持續發展。
點擊上圖查看合作詳情
與浙大二院開啟戰略合作,
協同攻關國家重要課題
為以交叉式科研創新、科教融合推進浙江省生命健康科創高地和醫學高峰建設,推動管理學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開展頂天立地的學術研究,浙大管院“數字化醫療健康管理”團隊與浙大醫學院及附屬醫院醫生的交叉攜手,開展圍繞大數據醫療診斷、數據驅動的醫療資源管理、醫療產業鏈數字化轉型等的交叉研究,2024年取得重要進展。
如4月,管院攜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以管理學科與生命醫學的交叉融合,培養國家戰略所需人才,服務人民生命健康。
點擊上圖查看合作詳情
同時,雙方聯合申報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展戰略和規劃司《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研究》課題成功獲批立項,將為“十五五”時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獻策。
?設立學科交叉預研專項基金,8個學科交叉項目獲批立項
為了推動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統籌和部署面向國家戰略的需求和新興前沿交叉領域的研究,推動形成新的管理學科增長點,2024年5月,浙大管院特設學科交叉預研專項基金。該基金強調管理學與理工農醫等學科之間的深化合作與交叉融合,支持學院教師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基礎性、支撐性和戰略性研究,實現學術研究的跨越式發展,提升學科自主創新能力。
經過層層評審,最終有8個項目成功獲浙大管院學科交叉預研項目立項,研究內容涵蓋計算機、人工智能、能源、醫學等多個學科領域。
立項名單
?與重點企業協同創新,建設數智創新與管理學科,共建聯合實驗室與三大模型
2024年,浙大管院以平臺為抓手,聯合理工科院系,開展與企業以及地方研究機構的深度對接,打造重點企業協同創新聯合體,結合各自學科優勢,高質量建設“數智創新與管理”交叉學科,服務國家與地方經濟發展重大需求。目前在與重點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共建數智創新與管理學科方向的聯合實驗室以及共同開發數智大模型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與釘釘簽署戰略合作,
共建數智組織聯合實驗室
比如,5月,管院攜手釘釘簽署戰略合作,共建“浙大管院-釘釘數智組織聯合實驗室”,助力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與“走出去”、服務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點擊上圖查看合作與實驗室詳情
與餓了么產學研合作,共建新型消費與營銷智能實驗室
再如,10月,管院與餓了么新服務研究中心達成產學研合作,共同成立“浙大管院-餓了么新型消費與營銷智能實驗室”,以數智管理智慧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動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點擊上圖查看合作與實驗室詳情
與華為財經等研發
全國首個財會領域開源大模型
除共建數智創新與管理學科方向的聯合實驗室外,管院還攜手領軍企業、理工科院系以及科研院所等,共同研發多個助推我國數實融合的數智“大模型”。
如7月,管院與華為財經等研發全國首個財會領域開源大模型“智海-大禹”,以驅動財會行業智能化轉型,同時為培育復合型財會人才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和高效前沿的應用平臺。
點擊上圖查看大模型詳情
與靈智數科、華為聯合研發
全國首個零售行業垂直大模型
再如9月,管院與天虹數科達成產學研合,攜手靈智數科、華為,聯合研發國內首個零售行業垂直大模型——百靈鳥AI大模型,該模型將為我國零售行業的數智化轉型升級帶來全新變革,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點擊上圖查看大模型詳情
與寧德核電、學生團隊共研
全球參數量最大的核工業預訓練大語言模型
管院不僅鼓勵學者團隊與重點企業開展面向國家戰略之需的學科交叉研究,還聯合學科交叉學生創業團隊,與重點企業共同開展協同創新。如2024年3月,由浙大管院MBA學生與“求是科創星辰”MBA微輔修項目學生共創的工業“數字工程師”項目,與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共同開啟“面向核工業的數字工程師研發”戰略合作,聯合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室,三方共同研發并發布“云中錦書”核工業大模型平臺。
點擊上圖查看大模型詳情
作為浙大科研成果在核工業領域實現產業化應用的成果之一,該平臺的落地將大大加速國家核工業的數智化轉型進程。
?出版“數智創新與管理”系列叢書,建構中國管理學自主知識體系
在“有組織科研”部署下,學院創新團隊基于“數智創新與管理”學科近年來的理論與實踐探索成果,歷經多年時間,共同編著了一套探索解決國家需求場景下數智領域關鍵科學問題、助推建構數智時代中國管理學自主知識體系的“數智創新與管理”系列叢書。
2024年,叢書中由魏江、謝小云、劉洋等著的《數智創新與管理》,謝小云、莫申江、胡瓊晶、劉玉坤等著的《數智技術驅動的組織變革理論構建》,華中生、張政、游雨暄、肖典著的《數智慢病管理:模型與方法》,由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數智創新與管理叢書(已出版書籍)
人 才
03
產教融合:
為服務國家引人才、獻智慧
高校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成果的供給,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所需的人才和成果之間的匹配程度,是影響高校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和新質生產力培育的關鍵環節,也是潛在的堵點。為了更好地促進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的深度融合,2024年,浙大管院在加強海內外優秀人才引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求是星辰集賢計劃”“戰略性產業智庫”等“學科交叉BEST戰略”行動,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與新質生產力培育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階段性進展-
?管院四支團隊攜手來自理工農醫的四支院士團隊,聯合招收博士后
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在打造與培育上仍存在一些“卡脖子”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多學科知識,唯有多學科專家聯合攻關,才可能實現突破。面向國家戰略之需,2024年,浙大管院落實“求是星辰青年學者計劃”,攜手浙大理工農醫等領域具有產業優勢的學院,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后,以商學、工程、科學和技術的交叉融合推動科技創新到產業創新的加速轉化。
如今,浙大管院已有四支學者團隊分別與來自能源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醫學院、集成電路學院的四支院士團隊緊密協作,面向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后。
點擊上圖查看博士后招收詳情
?打造人才匯聚“理想國”,求是星辰“集賢”與高層次人才“引育”全面開花
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中的重中之重。為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2024年,浙大管院以“沒有邊界、集聚賢才”的人才引育思路,立足數智時代下管理學科發展實際,以全職、兼聘等多種形式引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工程科學、人文、歷史學等領域多位優秀師資,落實“求是星辰集賢計劃”,推動學科交叉融合與世界一流優秀學科建設,培養新時代國家亟需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全面推進民族復興偉業與人類社會進步貢獻重要力量。
同時,浙大管院還通過高層次人才引育打造沒有邊界的人才匯聚“理想國”。如今,這一“理想國”正持續迎來不同地域、學派的國際領軍學者匯聚浙里。如2024年5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伯明翰大學前副校長Simon Collinson教授正式加盟浙江大學。他的全職加盟,不僅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管理學科在國家與世界層面的貢獻力與影響力,同時激發學科交叉融合動能,服務學科發展與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點擊上圖了解詳情
?推出“戰略性產業智庫行動”,在以學科交叉研究賦能科技與教育上迎來突破
為充分發揮多學科人才匯聚對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重要支撐作用,更好地服務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發展,2024,浙大管院依托浙江大學全球浙商研究院、浙江數字化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統戰工作理論浙江研究基地等平臺,落實“戰略性產業智庫行動”,聚焦數字經濟、集成電路、新能源、高端制造、醫療健康等領域開展跨學科合作與交流,從多個角度和維度分析產業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更全面地理解和解決復雜的產業問題。
同時,2024年6月,浙大管院成立產業智庫與案例中心,持續研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重大的現實問題,以學科交叉合作成果產出與智庫支持,為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貢獻浙大智慧。2024年管院教師參與省部級及以上采納批示的研究報告達81份,其中國家級采納共16篇,產業智庫與案例中心共十余項研究成果被國家與省部級采納。智庫報告涵蓋能源行業的氫能、源網荷儲商業模式、光伏、生物炭技術等領域,產業政策涉及低空經濟、新能源汽車以及國際產業鏈等。
中心還與能源學院高翔院士團隊持續加強合作,參與中國工程院戰略研究與咨詢項目、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重點專項、基金委重點專項指南等8個項目的申報、進展及結題等相關工作。同時,與包括計算機學院、環資學院、農學院、物理學院在內的其他學院,初步達成了智庫、案例方面學科交叉的合作意向。
在服務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同時,中心組織學者們撰寫的不少原創管理案例也大大賦能我國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在2024年第十五屆“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評選活動中,浙大管院共有12篇案例入選,并再次獲得百優“重點項目”立項,3篇案例成功入選哈佛毅偉案例庫。11篇入選浙江省優秀研究生教學案例、浙江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優秀教學案例。
ZJUSOM 2025
“BEST”未來
凡是過往,皆成序章。
面向全新的2025,
浙大管院將繼續遵循
“教育、科技、人才
一體化推進”原則,
以學科交叉BEST戰略為抓手,
進一步優化商學教育與研究,
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與培育新質生產力
培養更多交叉型拔尖創新人才,
為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持續貢獻“浙大智慧”。
編輯整理:段婷
部分圖片來源:千庫網
審核:佟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