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4年最后一個交易日的狂泄后,2025年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延續送上了大耳刮子。
沒有所謂的開門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白刀子,紅刀子出的那種屠宰場一般的紅。
廣大散戶昨天定好的年內翻倍的目標,紛紛調整為回本就出,解套就跑。
今天個人賬戶損失比較慘重,因為節前一直看好保險證券帶動指數反攻,沒想到這倆濃眉大眼的板塊,反而成了今天市場領跌的主力,跑輸市場。
市場漲了幾天之后會下跌本質上不奇怪。但是,2天跌那么多,而且是銀行證券板塊帶頭砸盤這種現象,不多見。哪怕看空的人,也不會想象得到市場是這種打法來砸盤的。
盈虧同源,我的觀點引導著我滿倉市場,對我而言,做到知行合一,就夠了。
我這幾天的虧損,很正常,這也是規則交易當中不可避免的,但是還是要冷靜下來看來市場。
畢竟,哪怕這樣子跌了兩天,市場也還在3300點前后震蕩,遠遠談不上所謂的股災問題。
今天的下跌很明顯是沒有任何利空消息的,至于網上傳言的機構集體調倉換股之類的,可信度很低,原因是機構那么大的體量,怎么可能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完成調倉換股呢?
當然還有很多的小作文,比如要趕在特朗普20號上臺之前釋放利空之類的,想想都是博眼球的。
真要迎接特朗普的棒槌,難道不該全力拉升到3674點上方,走出上升趨勢。屆時,如果對面,示好則助漲向上,對比裝逼的話則乘勢回踩后再發力向上,一路向上走出我們的強勢嗎?
今天的下跌,更多的還是情緒上的錯殺,本來多頭還有抵抗的,但發現空頭的力量實在有點大,尤其是以前常被看作護盤關鍵力量的金融三巨頭今天也帶頭殺跌,頓時信心就散了,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直接加入空頭稀里糊涂的殺下去了。
也就是所謂的多殺多。
回看過去10年,其實無論牛市熊市,調整的強度,并沒有太大分別。牛熊的區別在于:牛市的反彈往往更劇烈,熊市的反彈相對疲軟。
反正都是跌,反正都要跌到位,兩種選擇,你是愿意:
第一種: 猛跌三天,每天3個點以上中陰線,然后企穩,反彈?
第二種:一跌三回頭,跌3個點,反抽1個點,再震蕩三四天,再跌3個點...磨磨蹭蹭一兩個月?
相信都會選擇前者,長痛不如短痛。
所以,這種單日百點長陰,也不全是壞事。越早跌下來,對應的就是越早漲回去。
開門挨個嘴巴子不算什么,也不是沒挨過。2025年的政策力度,已經講過很多次了,政策在這,過程曲折一點,艱難一點,不礙事。
—5—
跌了2天,牛市沒了的聲音,越來越多了。
這波行情,9月至12月,3個月的投入,目前這個價格大資本出不來。開弓沒有回頭箭,能不能行都得行的,堆利好堆資金也要把市場拉上去的。
而且大邏輯大方向是沒有變化的,變的只有“長時間等待后重歸狐疑的人心”。
因為什么導致了924行情,這個要素,至今沒有發生改變。持續性的擴大化寬松,持續性的加強復蘇,持續性的推進資本市場建設,持續性的給予更大呵護,持續性的資本流入,都沒有變。
今天跳空回踩踩破60日線,這種回踩力度比較大,也足以證明悲觀的氛圍特別濃厚,任何事情都是物極必反,既然悲觀氛圍特別濃厚,那不如先教育多頭,再教育空頭。
重要會議既然給出了今年寬松的定調,必然是對未來的國際局勢有了個確定的預判。
悲觀的人,永遠都盯著悲觀的方面不放,天天嚇自己,終究有一天會被自己活活嚇死。
對于全年行情觀點不變,還是慢牛,既然是慢牛,底部是會逐漸抬升的。現在的3400以下,就相當于去年的3000點以下,未來市場最低點調整到3300,或者3200,或者3100,應該也是大概率事件。
—6—
交易方面,一句話總結一下2024年:做的越多,賺的越少;做的越少,賺的越多。
舉個例子:假如買入說了最多次的科創芯片ETF,一直持股不動。
9.24行情啟動以來,截止12月31日,一輪漲幅為75.33%。
看年線,從年初1月1日買入持股到年末,全年漲幅33.33%,一樣可以跑贏大部分散戶收益。
有些時候,慢就是快。
—7—
短期觀點,A股每次年底挖坑是慣例,但今年因為有對寬松的定調,我估計是不太可能往死里砸的,這個坑跟2024年的大坑相比,肯定會溫柔得多。
畢竟誰也不是二傻子,在這個時候把籌碼都不要錢的扔出去,到時候就不一定能原來價格拿回來了。
所以,我認為,一月份挖坑是市場給的好機會。
手中倉位輕的朋友,錯過了9月底那波大漲的朋友,現在就是個重新上車的機會。
這一次的春季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連續暴跌以后,要么已經短期見底,要么再往下的空間非常有限。
估計明早慣性下探之后,就會出現反彈,最晚下周初反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