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清晨6點起,俄羅斯天然氣不再通過烏克蘭輸往奧地利,這標志著超過五十年來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至奧地利的歷史終結。這一變化是由烏克蘭主動提出的,烏克蘭決定不再延長與俄羅斯國有能源巨頭Gazprom的過境合同。
對于奧地利而言,這一變化意味著該國在逐步減少對俄羅斯能源依賴的過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自2022年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俄羅斯開始減少對奧地利的天然氣供應,以此施壓。到了2024年11月,Gazprom完全停止了對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的供應,盡管如此,天然氣仍繼續流向其他買家。12月,OMV宣布終止與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合同,該合同原本將持續至2040年。
目前,專家普遍認為,天然氣過境的結束不會對奧地利的天然氣價格產生重大影響。奧地利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通過多元化能源進口渠道,如開放至鹿特丹港口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路線,來應對可能的能源供應問題。
盡管俄羅斯因過境停止每年將損失近50億歐元的天然氣收入,但對于烏克蘭來說,這也是一個雙刃劍,因為烏克蘭每年從俄羅斯這個敵對國家那里獲得約7.7億歐元的過境費。盡管如此,俄羅斯天然氣仍有其他途徑進入歐洲,例如通過黑海的Turkstream管道。
并非所有歐洲國家都能像奧地利和歐盟國家那樣輕松應對過境停止。例如,高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的摩爾多瓦共和國不得不減少天然氣消費,包括限制街道照明。特別是從摩爾多瓦分裂出來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周三甚至停止了家庭的供暖和熱水供應。
烏克蘭憑借超過22,000公里的天然氣管道,數十年來一直是歐洲能源市場上的關鍵角色。然而,隨著年底協議的到期,這些戰略資源可能會喪失。烏克蘭作為俄羅斯天然氣輸往歐洲的重要過境國,其經濟和地緣政治影響力可能會因此受到嚴重影響。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judy原創編譯,部分內容參考自ORF、奧地利《新聞報》《信使報》《奧地利報》《今日報》等,部分圖片來自新華社、APA及網絡,轉載請注明《維城》EuroNews)
特別聲明:由本報以外渠道提供的信息(包括新聞和廣告)。由于本報無法核實,若此引起任何糾紛,本報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由本報以外渠道提供的信息(包括新聞和廣告)。由于本報無法核實,若此引起任何糾紛,本報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