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空間站在太空連續運行二十余年,一直都是比較輝煌的狀態,畢竟它也承擔著多個國家的載人航天持續化,尤其是美國和俄羅斯,因為國際空間站的存在,才讓這兩個國家的載人航天不曾中斷。
但是隨著國際空間站的在軌運行,它也從曾經的巔峰逐漸開始走下坡路,這也符合正常的發展規律,畢竟按照設計壽命國際空間站目前早該退役了。
但尷尬的地方在于國際空間站目前無法退役,無論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還是NASA都必須保證國際空間站的正常運行。
首先是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即使前兩年也不斷地以退出國際空間站來要挾美國,但其實也沒奏效,畢竟大家都很清楚,國際空間站不是說退就退,按照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目前最新的決定,在2028年俄羅斯將會逐步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從而轉向自己的軌道空間站。
因為按照他們自己的計劃,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的軌道空間站將會在2027-2028年開始發射構建,在2028年俄羅斯聯邦航天局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也算是無縫連接了!
這樣的計劃安排可以保證俄羅斯的載人航天一直不中斷,可以持續下去!
同樣的道理,美國也想來一波無縫連接,繼續他們載人航天的輝煌。這就需要國際空間站可以盡快的擁有替代者,跟俄羅斯不同,NASA接下來的空間站已經確定要商業化,誰做得好就用誰的。
現在美國國會弄了一個相關的法案,要求NASA確保在國際空間站和商業空間站過渡期間,美國的低地球軌道載人航天活動不會因此中斷。
沒有辦法,美國也是真害怕,畢竟它們目前的處境也非常尷尬。
俄羅斯要在2028年退出國際空間站項目,但是美國起初堅持讓國際空間站在2031年退役,后來改變主意,相關的退役時間變成了待定,其實大家都很清楚美國是在等它自己的商業空間站成熟。
根據美國媒體此前的報道,按照目前的發展情況,NASA或許將要丟失它的太空合作伙伴,尤其是隨著中國空間站的發展崛起!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顯而易見的,中國空間站在2021年開始發射建造,已經正式進入運營發展階段,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首次公開發布的《中國空間站科學研究與應用進展報告》顯示,截止到目前已實施了181項科學與應用項目,獲取科學數據超過300TB,獲得150多項專利,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中國空間站目前的在軌交會對接,也讓中國空間站處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時刻有人駐守的狀態。
尤其是隨著發展中國空間站將邀請外國宇航員進入,這是一種合作共贏,同時也是一種信號,仿佛在說太空之上不僅僅有國際空間站,中國空間站也有它的一席之地了!
其實這恰巧也是美國非常擔憂、非常苦惱,但同時也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尤其現在正是中國空間站的當打之年,而國際空間站逐漸地老去。
此前,NASA發布報告稱國際空間站目前的漏氣問題比較嚴重,并且處于一種非常嚴峻的局面,并且發出預警讓國際空間上的美國宇航員做好準備,一旦緊急情況出現,必須要盡快地撤離到龍飛船之中,時刻準備下行規避危險。
就是這個危險狀態美國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一勞永逸的去解決,畢竟歸根結底國際空間站到了出各種問題的時候,很多設備組件等都是超期運行,讓人真正擔憂的是國際空間站突然的解體,那才是最可怕的結果,畢竟時不時的露點氣,只要補充的及時就不用害怕。
現在NASA被要求加快推進空間站的商業化,保證美國的低軌道載人航天不會因為國際空間站的老化問題而中斷。
按照美國國會的意思,只要不出現威脅宇航員安全的技術問題,就不得退役國際空間站,必須要保證商業空間站的成熟,保證兩個空間站的順利交接。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