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數倍增、且突破千萬的應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逐年縮招,造成了當下大學生的畢業困境:畢業即失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又拉不下作為大學生的面子,去做服務行業,每當網上有學生抱怨自己對畢業的擔憂時,評論區總會出現幾個“江浙滬”地區的ip,帶著三分天真和三分殘忍地反問:為什么不考公呢?
對于大學生來說,考公的確是一份出路,但考公也有一定的風險,且不說國考和考研時間相近,且難度同樣較大,只能二選一,就算堅定了目標不升學只考公,但萬一第一年沒考上呢?
多數人都不會甘心的,這個時候的抉擇就尤為艱難,再戰一年一旦失敗了,就意味著同時失去應屆畢業生的身份,想轉頭去找別的工作,大企業是不會要你了,可若是不嘗試,自己也不甘心,這個時候,江浙滬ip的女孩會忍不住反問:那有什么,一直考公不就行了。
“畢業后不上班”,部分“江浙滬獨女”的就業選擇,普通人破防了
難怪人人都想投胎成“江浙滬獨女”,這份“可以一直考公”的底氣,普通人別說有了,連想都不敢想,實際上阻礙80%的普通學生繼續考公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怕失敗,而是無法面對家庭的壓力。
大學生畢業后選擇考公,就意味著沒有工作也沒有收入來源,這個階段的考生只能靠著家里給的生活費繼續生活,對于普通人來說,且不說家里有沒有這個條件,就算有這個條件,多數家長也不會愿意學生以考公為理由,繼續蹲在家里,畢竟在父母眼中,這跟啃老沒區別。
但對于部分江浙滬獨女來說,他們畢業后根本不需要著急上班,家庭條件給予了她們底氣,也讓她們擁有了與普通人不同的就業選擇——一直考公。
因為對多數家境殷實的江浙滬獨女來說,上班不是必須的,為了給自己有錢有閑的生活找一點事情做,部分江浙滬獨女選擇一畢業就考公,不過她們考公可不是為了上岸而上岸,對于崗位的選擇,她們往往是最挑剔的。
心儀的崗位不僅要離家近,而且要工作輕松,環境也不能太差,當然對于她們來說,最不重要的就是錢了,最令普通人破防的是,在自己父母眼中跟啃老沒差別的一直考公,在江浙滬獨生女那里,卻能得到父母的鼎力支持,畢竟走進體制內也是給父母長臉增光。
對于普通人來說:抱怨不會改變處境,努力才是實現夢想的唯一途徑
說白了,經濟條件的差距讓江浙滬獨女跟普通人考公的目標完全不同,前者可以一直考到35歲,后者堅持不了兩年就迫于生活壓力,先去找其他工作了,考公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但實際上,作為普通人,我們固然沒有江浙滬獨女可以不用工作、還能備考到35歲的底氣,但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公務員考試是最公平的,每年的崗位都在擴招,巨大的機遇伴隨著的是更大的挑戰。
因此有考公想法的同學們不要氣餒,即便當下沒有家庭的支撐讓同學們能心無旁騖地全力備考,但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已經畢業工作多年,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備考,最終在35歲之前實現自己上岸公務員的夢想,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和命運。
可見無論任何形式的考試,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腳踏實地,江浙滬獨女的底氣固然令人羨慕,但對于普通人來說,破防無法改變自己現有的處境,只有努力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